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衡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建设面临的问题,构建了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的三个模式,并从完善公共服务,优化创新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完善衡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对策。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对江西省经济增长贡献巨大,然而还存在着创新资源分散、中小企业创新成本高且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行高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平台十分重要。通过分析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状及相关理论分析,提出创新平台的构想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黑龙江省调方式、转结构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分析黑龙江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高校区位分布和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在高等教育层面提出打破传统教学科研组织形态,为学科交叉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契合地缘产业发展优势,科学定位新兴产业人才培养目标;依托高校优势组建技术创新平台,协同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江西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推动江西省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高校"双创"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应适应其发展需求,抓紧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双创"教育体系,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举措,从而为其发展培养和输送兼具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唐山市科技创新平台现状,从优化创新环境、加强创新资金投入、集聚创新人才等方面入手,探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多元化科技创新平台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6.
陈茁 《商场现代化》2012,(22):37-39
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较弱,原因主要有创新资源总量小、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创新人才匮乏、科技投入不足、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度不够、缺乏自主创新精神和意识以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完善等。本文通过对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以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从加大创新投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健全动态激励机制、建设创新平台、跨省域区域内合作完善产学研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重庆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培养创新意识和强大创新能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和提高高校办学实力和水平。从阐述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内涵入手,分析了组建该平台的现实意义;以河北省民办高校为例,列举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现状;最后,给出了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组建的思路,以期为河北省民办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组建及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李延罡  骆远婷 《商》2014,(24):233-233
本文研究辽宁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和产业未来的发展目标,明确目前制约辽宁省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制约因素还很多,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新兴产业链中建立以企业为支撑点的新兴产业链企业协同技术创新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间协同创新的壁垒问题。平台设立八个模块,形成“产业链+技术链+利益链”三链联动的体系,提升企业协同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苏南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增长点,谁掌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地,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先机。江阴通过制定科学的规划,不断加强政策引导、积极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从江阴的做法可以看出,在县域层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通过发挥企业的主体地位、产业的集聚效应、招商的带动作用、项目投入的支撑作用、企业家精神的支柱作用的合力,才能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发达国家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不确定性,纷纷推出了“再工业化”战略,其本质是通过国家行动重新打造以新兴产业为牵引的高价值制造业战略,核心是通过政府、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社会团体合力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推动本国优先领域先进技术迅速商业化。本文总结了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在推进本国先进制造业前沿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推广方面搭建的创新平台的建设经验,以期为我国建设未来创新平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正>导言产品创意是衔接产品创新平台与产品概念确立的桥梁,是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重要一环。一个企业通常在产品的创新策略、市场定位以及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发展其创新平台。创新平台,就其本质而言,是宽泛且战略的。具有诸如"良性"、"生动性"或"便利性"的抽象特征。一旦企业定义了自身的创新平台,就能够发掘出未满足的消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外关于产品平台研究基础上,根据汽车产业发展状况以及目前汽车行业所面临的产品创新困难的现状,提出汽车产品创新平台概念,并对其内涵和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汽车产品创新平台SAP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集群内部的产业种类日益丰富,内部细分产业之间的协同创新日益强化。本文基于雅格布斯外部性理论和我国的发展现状,阐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内部,细分产业之间协同创新效应的理论机制和现实路径,即通过技术融合和产业链融合产生协同创新效应;而后基于“珠三角”城市群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对此协同创新效应的存在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细分产业间,存在协同创新效应。未来我国可以通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深度融合、加强集群内部的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构建协同创新成果转化服务体系等,来进一步提升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协同创新效应。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引擎"背景下,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是天津市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途径。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各类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进而促进科技服务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对创新平台和科技服务业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并对天津市科技服务业创新平台的构建要素进行了理论综述。  相似文献   

15.
集群化和高端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取向,而集成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通过分析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路径和集成创新的成功典例,得知进一步推进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成创新的策略在于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工业园区建设、加大财政税收政策调整力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比较分析长株潭地区技术创新现状的基础上,指出长株潭应充分发挥其科教、资源和区位优势,通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关键技术攻关、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平台的建设,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新兴产业,引领高新技术产业可持续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品牌》2019,(12)
苏北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影响着整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产业转型升级等多个方面,对江苏省整体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持续推进,如何利用协同创新高效整合资源,使苏北五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达成全面深度合作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研究对象,从协同创新的角度分析了苏北五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协同创新存在的困境,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从政策导向、信息沟通、金融支持、人才培育引进以及创新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鉴产品平台理论,对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平台构成、特点及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实践,总结企业复杂产品系统创新平台的开发、运行及管理模式,探讨企业集成化的创新模式以及项目化的管理模式的成功经验,为企业复杂产品系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参考及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卞毓宁 《现代商业》2012,(33):192-193
文章进行了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融资平台创新研究,该创新平台包括政府部门、政府法规、金融机构、专利权质押(交易)机构、评估公司、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代偿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贴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融资产品。该创新平台就南京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的操作流程及风险分散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20.
张春宇 《消费导刊》2009,(13):183-183
本文主要对产业技术创新平台内涵其构建的意义作了逻辑性的诠释,并在深刻分析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创新平台运行过程的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沈阳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