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子》的“无为”学说似有几分当代西方所谓“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的政府”的小政府主义的意味。然而,《老子》的“无为”并不局限于政治学领域,它所要“无”的是文明社会的本质规定性。《老子》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此处的“为学”主要指学礼,此点《庄子·知北游》阐发得明白:“‘礼者,道之华而乱之道也’,故曰:‘为道者日损。’”《老子》五十七章又说:“天下多忌讳,而人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人自化;我好静,人自在;我无事,人自富;我无欲,人自朴。’”这里的“法物”二字,在帛书《老子》甲、乙本中仅存“物”字,而傅奕本、景福本中作“法令”,在《淮南子·道应训》、《文子·道原》、《史记·酷吏列传》和《后汉书·东荑传》的引文中也并作“法令”。显然,《老子》的“无为”是对文明社会的生产技艺、生产工具、礼仪规范和法令制度的否定,其所心向往之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正是无为思想的具象化图解。《老子》无为社会的理想,既是对远古蒙昧社会的挽歌,又是对现实文明社会的谤文。  相似文献   

2.
1.“无为而治”:老子在“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流传远古的无为管理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具有天然的和谐性,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必须是以“道”的规律为指导的管理。老子提倡“无为”,实则“无不为”。这里所说的“无为”,并非消极的“无为”,并非要求人们毫无作为,听从命运的摆布,  相似文献   

3.
《老子》是中国古代一部智慧书,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军事学、政治学和管理学思想.本文试就《老子》中独特的领导艺术略作阐释.一,“道家者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汉书·艺文志》),《老子》是一部治国安邦的管理书.所谓“南面之术”,系指统治之术、领导之术、指挥之术也.《老子》二十七章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段话可谓《老子》领导艺术之纲.“善数”(善于言谈,使之无瑕可击)讲的是领导素质问题;“善数”(善于计算,却不依赖筹码),讲的是领导职能问题;“善行”(善于行动者,却不留痕迹),讲的是指挥艺术问题;“善闭”(善于闭合,不用门闩却使人打不开),讲的是管理控制的问题;“常善救人”(善于挽救人,所以没有根本无用的人),讲的是用人之道问题.二,“为无为,则无不治”——领导者的治理技巧.《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无为”不是“不为”,而是有所为,“为”是目的,“无为”是手段.“……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二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五十七章),“圣人无为故无败”(六十四章),“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都反映《老子》的“  相似文献   

4.
《石油政工研究》2008,(3):77-77
老子是中国先秦时代的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五千文》即《老子》,也叫《道德经》。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学著作,是道家的主要经典,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老子》被俄、日、德、英等国视为古代哲学中的奇葩而翻译出版,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相似文献   

5.
《汽车与社会》2013,(24):8-8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说:“记者越来越多,‘大记者’却越来越少,记者们已更多在寻找话题,而非思考:1他们缺失内容信仰;2新媒体对传统内容产出方式解构;3囤里圈外‘自媒体’对好内容的‘吞噬’:4无处不在的公关‘暗流’让记者不能独立,而缺少‘大思考’”  相似文献   

6.
<正>世上无不可用之人,只有未被发现的人才和不会用人的人1."无为而治":老子在"自然和谐"观的基础上,提出了流传远古的无为管理思想。"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认为,任何社会经济的运行都要遵循"道"的规律,具有天然的和谐性,因此,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也必须是以"道"的规律为指导的管理。老子提倡"无为",实则"无不为"。这里  相似文献   

7.
段俊平 《化工管理》2013,(13):110-111
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文化讲究的是刚柔相继的管理之道,在刚柔的关系中;老子崇尚以“柔”克刚,老子在以水和金论述刚柔的关系时曾说;  相似文献   

8.
与《老子》略有不同,庄子更倾心于一种无为的精神境界。《庄子·刻意》日:“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故曰,圣人休焉则平易矣。”《庄子·大宗师》假借孔子之口曰:“(方外之人)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覆终  相似文献   

9.
《现代班组》2014,(3):56-56
“三更半夜”一词源于宋太宗时的两个名人:陈象舆和董俨。《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灏)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是说,陈、胡、董、梁等人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人们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  相似文献   

10.
在GB 3102.3—86《力学的量和单位》中审定了“转矩”这个量,在其宣贯资料中指出:“‘转矩’一词,过去曾用过‘扭矩’,英文为‘torque’,还是译成‘转矩’比较合适。而‘torsional moment’译成‘扭矩’为好。”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力学名词》中,将“转矩(torque)”列于“力”、“力偶”、“力矩”等名词之后,序码为01.056;将“扭矩(torsional moment)”列于“拉伸”、“弯曲”、“扭转”等名词之后,序码为01.687。由此看出,“扭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儒家“为政以德”思想,在管理手段上,并不反对 “以法治国”,只是在“德”与 “法”之间,主张“德主刑辅”,强调富有人情味的“爱的管理”。 孔子在《论语·为政》篇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所谓 “道”即“导”,“政”即法制禁令。意思是说,如果以法令引导而民违之,则以刑罚齐之。这种外在控制手段,其社会效果是 “民免而无耻”,即以外在暴力手段,只能使民苟免刑罚,而民心无所羞愧。“礼”即制度礼节,大至国家典章制度,小至社会风俗习惯,既含有道德意义,也含…  相似文献   

12.
“如果选择一般的竞争对手,我们最终可能也就比‘一般’好一点儿。而这不是我们要的。”张健说:“我们的竞争对手,一定要是最强的!”  相似文献   

13.
有这样一则名人轶事: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1934年在北大女子文理院担任院长时尚未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是,国民党中统特务怎么看也觉得他像共产党员,于是便将范文澜逮捕入狱。为营救范文澜,时任北大校长的蒋梦麟向中统特务头子陈果夫求情说:“范先生一向为人正直,生活俭朴……”陈道:“就凭这一点足以说明范文澜是共产党员,否则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一位老红军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参加革命时,党员的身份是不公开的。革命胜利后,当党员向大家亮明身份时,同志们说‘我们早就看出来了’。这‘看出来’的标准有三条,一是…  相似文献   

14.
“以人为本”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中国早已有之。我是在《三国志》中读到这个词的。刘备败走当阳,带10万军民。有人劝他弃众疾走,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令人归否,吾何忍弃去!”要追本溯源,孟子已提出了这个思想。孟子“天下以国为本,国以家为本,家以身为本’,这年‘以身为本’,即“以人为本”。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被后人概括为“以民为本”。“以人为本”是统治术,以民为本,也是为了治民。不过统治术中,有专制与民主之别,人治与法治之争。孟子含民主思想的“以人为本’与“以君为本’相对,其人治思想的“以人为…  相似文献   

15.
何谓应景之“景、为了理解方便,我们不妨先看一段“录像”:某日上午,职工住宅小区里突然打扫干净得“惊”人,而且齐刷刷摆放了造型精美、颜色亮丽的若干垃圾箱,就在居民们为这少见的“环境之’而奔走相告的时候,下午傍黑之前,这些亮相才几个小时的垃圾箱,又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撤走了。后来,有消息说,那是为了应付上边的检查验收,专门从外地买来应景的,检查团一走,这些完成了“使命”的垃圾箱就立刻被收起来了,怕的是真若有人往里边倒垃圾不小心给碰破了——因为是石膏制品,实在经不得磕磕碰碰。看“录像”看到这会儿,相信读者肯定明白了什么叫应景之‘景”,无需我在此饶舌了。为什么要搞应景之“景”呢?道理恐怕还是那句老话:“无利不起早”。别看就那么几个小时的工夫,这里就被评上了“先进文明小区”。为此作出‘喷献”的相关人员每人都得到了一定数目的奖金,当官的,也因此增加了一条‘又绩”,为日后提升又攒了一笔“硬件”。有了这样的‘低成本高四根’,也就难怪有人对搞应景之‘景”乐此不疲了。多少年来,我们吃过不少应景之“景”的苦头。按说,这类图虚名而招实祸的‘景”,早就该销声敛迹了,然而并不,它虽则“命奋’,却常办常新,很有点层出不穷的劲头,并随机而制,越...  相似文献   

16.
薛亚培 《商用汽车新闻》2014,(39):F0001-F0001
“文件发布后,很多生产企业打电话过来问‘环保部门是只检查这一次还是持续性的检查?’我想说的是,这次并不是简单的检查一次了事,而是要建立起机动车环保达标的长效监管机制。请大家不要心存侥幸。”近日,就环保部等五部委8月初发布的《新生产机动车环保达标临管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环保部相关工作人员强调。随后,他就《方案》进行了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7.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3,(24):38-39
已经有几周了,打开电脑,互联网上汽车群里满眼都是奇瑞新车型艾瑞泽7的各种信息、.有人说:“这是奇瑞新品牌战略实施后的首款车型,对奇瑞汽车来说有着‘救世主’般意义”.也有人说:“为了这次的转型之作,奇瑞是下了‘重本’,请来了多位知名品牌前设计师共同打造,官方将该团队称为‘技术梦之队’:所以新车艾瑞泽7无论外形还是内饰设计都达到了同级的高水准,与一众同级合资车相比也毫无逊色:”  相似文献   

18.
在拿到东风风神AX7的官方资料后,最引起我兴趣的就是它的军工出身。紧接着又听了东风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柳玉春介绍:“东风公司经历了从‘以军为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带民’到‘以民为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民带军’的转变。东风军工技术平台有两个方向:一是继续做强军品,满足军队的需求,如东风军工一号平台研发设计东风“猛士”:二是利用军工资源打造民用产品,提升民品竞争力,如东风军工二号平台,代表作品即是东风风神AX7。因此,可以说东风风神AX7是东风‘军转民’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9.
张久 《汽车与社会》2011,(25):I0096-I0099
最近《汽车经济》杂志随机对100位汽车媒体记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平时对各种品牌,各款新车说得头头是道的汽车媒体人‘当用自己的钱买车时都选择了什么车?’”  相似文献   

20.
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春秋末年伟大的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有《老子》,也叫《道德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