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网络与工资水平——基于农民工样本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民工样本实证分析了利用家庭层面和社区层面的社会网络对于民工就业的地点、工作类型以及工资水平的影响,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利用社区层面的社会网络外出就业,基本上不能直接增加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也不能直接增加民工的工资;其次,利用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也不能直接增加民工从事非农就业的机会和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但是却可以增强他们的流动性,使得他们能够跨越更远的距离,到达离经济增长的“核心”地区更近的劳动力市场,从而在那里找到更多的机会从事非农就业,以及找到更高工资的工作岗位。这表明家庭层面社会网络对民工工资水平只具有间接效应,而不具有明显的直接效应。这一结果加深了我们对于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利用社会网络的作用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周益 《开放潮》2005,(5):14-16
民工,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建设城市,创造财富,但一个鲜明的对照是他们贫穷无奈的生活状态,艰难的生存状况和陌生的城市使中国民工饱受心理疾患之苦。中国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在城市打工,每年又有上千万新的劳动力大军涌入城市,而城市并没有真正接纳这些外来者。不应该也不能够忽视民工们的生存状态。《周末报》选取全国五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武汉,对民工的出路、生活、子女教育、情感、健康权益等方面的状况进行了采访。本刊节选记者周益的文章,让我们透过上海打工妹刘丽的遭遇,了解当今民工尴尬的生存状态,希望读者能够更加关注我们身旁这些“最熟悉的陌生人”。  相似文献   

3.
哪里有城市,哪里就有民工;哪里有民工,哪里就有繁荣。可以这样说,我国许许多多城市的开放和振兴,民工是拓荒者,是支撑着这一个或那一个城市正常运转的力量。可以设想,没有民工的城市会是什么样子。可是,民工的生存状况却不容乐观。本期发表的郏启新的文章,为民工潮呼吁破三题;无锡市的经验。体现着城市服务民工的温情;云南和甘肃高台县的报道。展示了劳务经济的发展前景。尽管有风雨,民工潮依旧澎湃。[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近来有关民工打工受歧视、拿不到工资、民工子弟上学难等报道不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尽管党和政府三令五申,采取各种措施加以解决,但过去的许多做法往往是治标不治本,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社会的稳定发展,应痛下决心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农民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之所以被称为农民只是他们从事的职业,就像工人之所以被称为工人也只是他们从事的职业一样,职业本没有高下之分,但现实中农民却低人一等,即使他们进了城,从事非农职业,由于没有城市户口,不能够进入到城市的正式就业体系中来,仍被称为民工或农民工,他们在城市里没有归属感。中…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信息》2006,(21):24-24
“象牙塔里出来的是精英,农村出来的就是民工!”在21世纪,这该是个世俗、落后的观念。农民工虽没知识,但却有着淳朴的追求和梦想;他们虽缺少技术和能力,但却有着勤劳的双手!他们同样为社会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所有,他们之中,也有“最可爱的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初中刚毕业,他就加入了民工流的行列;他曾经背着一箱钢笔,冒着暴风雪挨家挨户地去推销;也曾经带着奶奶在一间7平米的房子里,靠一块钱一堆的菜叶维持生计。当他在一个曾经陌生的城市里拥有了自己的住房、自己的汽车和自己的公司的时候,他才只有28岁——  相似文献   

7.
在世界级开发的浦东新区,到处可见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和日夜奋战的外地民工的身影。对于闯荡浦东新区的外来建设者来说,他们在艰苦和疲惫的劳动之余,家,这是一个多么颇具诱惑力和令人神往的字眼。近年来,在新区这片勃勃向上的热土上,许多外来建设者确确实实寻找到了用于自己的新家。刚刚度过两周年的峨山西路街道“五湖四海俱乐部”,就是引人注目的外来建设者文明温馨之家。崂山西路街道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这里建筑工地密布,外来民工众多。街道为了使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步入“管理组织网络化,资料积累规范化,服务管理系统化,寓…  相似文献   

8.
能将自己的兴趣做成事业,是人生的一大快意之事;能将自己感兴趣的事业与亲密爱人一起分担,更是人生的一大幸事。如今,在中国的设计界,他们更多的以一个共同体出现,成为中国设计界的一个符号-HS。  相似文献   

9.
民工是一个付出血汗、地位低下、生活艰辛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劳动应该得到尊重,他们理应得到自己的劳动报酬.民工中的许多人只能依靠微薄的收入养家糊口,然而,一些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千方百计在民工身上揩油,以种种办法和理由克扣和拖欠民工工资,致使这些外来务工者流汗又流泪.  相似文献   

10.
民工荒:民工权利之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兴乾 《发展》2010,(6):100-101
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曾几何时我们把他们当作廉价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重要优势资源,但我们从来没想过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如今面临民工荒我们应当反思什么?其实反映的是有关制度所导致的缺陷,最根本的原因是民工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严重受损。民工荒也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是民工用无声来保护自己的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