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园保护地栽培即是茶园覆盖塑料大棚进行栽培。用于保护地栽培的茶园,要求茶树品种优良、树势强、生产枝密、覆盖度在90%以上,并要求地势背风向阳、无风道。茶园保护地栽培是提早名优茶开采时间、提高品质、大幅度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2.
曹刚 《乡镇经济》2002,(6):45-46
有机茶园的秋冬季管理,决定有机茶的产量和品质,必须抓住深耕施肥、茶园铺草、茶树修剪、防治病虫等主要技术环节来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3.
紫娟是1985年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科技人员在该所茶园60多万株云南大叶种茶树中发现的1株芽、叶、茎都为紫色的茶树,因该茶树所制烘青绿茶干茶和茶汤皆为紫色,特取名为"紫娟"。据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试验,该茶树成活率高,抗寒、抗旱、抗病虫能力强,适宜在海拔800~2000m,年平均温度15℃,土壤pH值4.5~5.5,绝对最低温度-5℃以上,适种云南大叶茶的地区进行种植。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移栽期  相似文献   

4.
茶树又叫茶叶树,是我国特用经济林树种之一。茶园一年采叶多次,连续几十年,尤其是秋季采摘茶叶结束之后,茶树和园地的养份消耗很大,如不加强冬季茶园管理和补充茶树足够的养分,翌年茶叶很难获得优质高产稳产,应采取如下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茶树经过一年的采摘,树体受到很大的损伤,加强秋冬季管理及时做好茶园的抚育工作,是茶园质量管理和无公害栽培的一个关键措施,这对加快恢复树体,培壮树势,夺取第二年茶叶优质高产至关重要。因此,茶园秋冬季管理应抓好如下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1、茶园土壤管理技术1)土壤耕作的技术措施及有效作用无公害茶园更重视中耕和深耕。中耕通常在春茶前进行,每年1次,深度10~15cm,中耕后,有利于春茶萌发和新梢生长;深耕具有较强的熟化改良土壤,增厚活土层、减少竖年病虫发生技术等作用。一般每1~2a进行一次。但深耕容易伤断茶树根系,是一项技术性较高的和较难掌握的措施,应因地制宜、灵活掌握深耕的次数与间隔时间。对于种植前以深垦过的幼龄茶园,头2~3a不作全园深耕,然后在树冠边缘垂直下挖一条深宽  相似文献   

7.
怎样防治茶树小绿叶蝉小绿叶蝉,又名浮尘子,叶跳虫,是茶园的主要虫害,每年发生9-11代,稍一忽视,即成大害,常常造成减产。其防治方法有:1、及时勤采。由于小绿叶蝉具有趋嫩性,在一芽二三叶上的产卵最高达63%以上,因此按一芽二三叶标准及时勤采,可除去大...  相似文献   

8.
<正>云南省是中国产茶大省,茶园面积居全国之首,产量居全国第三位,产值居全国第五位。涉茶人员达1400余万人,其中,茶农600万余人,是云南省经济作物种植中涉及人口最多的产业之一。茶树是茶区群众脱贫致富不可替代的经济作物,是当地各级财政增收的重  相似文献   

9.
茶园间作模式与好处目前农村的茶园培营方式单一、经济效益不高。为了提高茶园经济效益,各地可以将茶园单一栽培转向多项种植,其模式有三种:一是茶林模式。即茶树与樟树、桂花树等经济林木间作;二是茶果模式。即茶树与柑桔及一些矮株小水果树间作;三是茶草模式。即茶...  相似文献   

10.
勐海大叶茶又名南蛮茶、佛海茶,有性繁殖系,属于乔木型、特大叶类、早芽种,原产勐海南糯山,栽培历史已逾800年,是我国驰名的茶叶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1.
2003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没有人愿意要的贫瘠山地,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虽然离厦门只有90多公里的路程,开车却要近5个小时,以至于吓退了准备在此投资的客商。现在,这里已是茶树环绕,梯田层层,鸟语花香。茶园边上,鱼塘、菜地、  相似文献   

12.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种苗繁育研究,我国形成了以对选育品种进行芽接扩繁推广为主、天然橡胶种苗繁育生物技术应用迅猛发展的新格局.其中,芽接是巴西橡胶树(Heveabrasiliensis)商业种植材料的主要繁殖方式之一,1915年,荷兰人赫尔屯(Van Hetlen)发明了芽接繁殖法,为优良橡胶无性系大面积繁殖推广奠定了基础.当前天然橡胶种苗繁育体系的内容就是以培育橡胶芽接苗为主,按砧木、芽接材料和芽接方式不同分为橡胶籽苗芽接、橡胶微型芽务籽苗芽接、袋苗芽接和大田苗芽接等.  相似文献   

13.
搞好茶园的秋冬管理,对提高来年茶叶产量和质量关系极大。其具体管理措施是:   一、重施基肥。重施基肥,有利于茶树对养分的吸收和积累,为来年茶树的生长发育奠定物质基础。施肥要以有机肥为主,如猪牛粪、土杂肥、饼肥等。追施方法是沿茶树冠面垂直处开沟深施 10厘米左右,一般亩产干茶 100公斤左右的茶园,亩施复合肥 35公斤和农家肥 2500公斤,做到粗肥表土放下层,精肥心土放上层。   二、深耕改土。茶园经过 1年采摘的踩踏,土壤比较板结,此时,对茶园进行 1次深耕,有利于熟化土壤,增强土壤通透性能,加强茶树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能力。耕深以 15- 20厘米为宜,注意不伤根系。耕锄时应注意疏松茶园梯土内、侧沟,以避免雨水冲刷,造成茶园水土流失。   三、合理修剪。投产茶园经过多年采摘,树冠生产枝结节细弱,有的甚至形成厚厚的“鸡爪枝“层,严重影响茶树养分的供给和新梢的伸育生长。修整树冠就是获得良好的采摘面、增强树势、延长茶树寿命的有效管理措施。修整方法是:对 3- 5龄的幼龄茶树进行修剪,在树高有 30厘米- 40厘米,分枝有 1- 2个时,在离地 15- 20厘米高处剪去主枝,侧枝不剪;对成年开采茶树,要用篱剪...  相似文献   

14.
宋丁 《特区经济》2006,(1):176-178
国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是休闲旅游。其中,以茶文化为导向的茶旅游是重要的领域。重庆永川作为亚洲最大茶园所在地,拥有发展茶旅游的天然资源。永川茶旅游的发展需要从茶叶、茶园和茶城这三大品牌着手。目前,永川的茶叶品牌还十分薄弱;茶园虽大,但需要与竹海共生发展,才能形成特色;茶城的旅游氛围远远不够。永川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茶资源、茶文化的旅游优势,打造“中国西部茶都”。  相似文献   

15.
改造低产茶园三要点茶园是南方农村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部分茶园经济效益低下。如何改造?要点有三:一、深耕改土,重施肥料,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秋茶封园后离茶树根部0.3米左右处进行深翻开沟,沟深0.4至0.5米,宽约0.5...  相似文献   

16.
1、茶树的种类山茶属植物分为20个组。其中茶亚属的茶组Scet.Thea,目前全世界共发现49种3变种。在52种茶组植物中,只有茶系中的普洱茶C.assamica和小叶茶C.sinensis两种久经栽培,其余的种均为野生或半野生状态。2、茶树的植物学特征茶树是由根、茎、叶、芽、花、果等不同的器官构成的一个整体。地下部为根系,地上部为树冠,包括茎、芽、叶、花、果等部  相似文献   

17.
茶树任务补缺新技术低产茶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株少丛,而进行补种或补栽又不便管理,难以成活。现介绍一种既简便且易成活的新技术—茶树压条补缺。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从缺丛旁边的茶树上选定适当技条,摘除部分老叶,然后在缺丛位置上开沟,沟深约6厘米,宽30厘...  相似文献   

18.
“百里浮梁县,百里茶叶香。绿丛遍山野,到处是茶乡”。当你走进江西浮梁县,犹如进入了浩瀚的“茶海,那一座座山,一条条坞,都是一片片茂密的茶园。浮梁种茶历史悠久。那里群山连绵云雾多、河  相似文献   

19.
易名 《走向世界》2014,(51):88-90
泰山北麓为岱岳最幽绝之处,层林叠翠、碧水淙淙,千年古刹灵岩寺便深藏其中。远远望去,在这灵山秀水之间,如今又多了一片葱葱郁郁的茶园,佛音袅绕中,茶韵悠悠,茶香袅袅。这片茶园的主人叫董庆国,为了这份茶韵茶香,他奋斗了十几年。董庆国是山东立泰山茶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当家人,是个地道的济南汉子,待人朴实亲切,特别是聊起茶来就有止不住的话题。"但是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儿。"这是很多和他亲近的人对他的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丰顺县银溪村古茶树最老树龄达400余年,村民世世代代保留着老祖宗留下的财富,家家户户以种茶为生。现在,村民开始抱团发展。银溪村位于广东省丰顺县潭江镇南面,距离县城80多公里,是梅州市与潮州市交界处海拔1409米鸡公髻山下的偏远小山村。"从我记事起,我的爷爷就一直种植茶树,小时候经常爬上枝头摘茶叶,在茶树林里玩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