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玉米螟是我国玉米生产上的最主要害虫,在全国各玉米产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常年发生面积2亿多亩次,一般年份减产10%~30%,严重时减产超过50%,危害损失50多亿千克。主要危害区域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华中和华南等玉米产区。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玉米螟安全越冬基数增高,导致玉米螟发生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河套灌区春播玉米播种质量,要积极做好选种、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等工作,对春播玉米保全苗、夺丰收是至关重要的。1、选择适宜对路的优良品种根据热量资源与生产实际灌区应选择生育期在120~130d的中晚熟品种。通过近几年对巴彦淖尔市种植品种的调查来看,综合性状表现比较突出的玉米品种主要有巴单3号、科河8号、内单314、巴单25等。  相似文献   

3.
一、2001年农民增收态势 从结构特征分析,支撑2001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1.粮食价格上升。由于2000年粮食的大幅度减产和2001年的进一步小幅减产(2%左右),以及国际市场粮价的转暖回升,加上国家调整粮食流通体制放开主销区粮食市场政策的推动,2001年年初以来,国内粮食市场价格出现了明显反弹。据调查,到2001年10月末,全国主要粮食价格水平比2000年同期均有明显上升,一些品种如玉米、小麦、早籼稻等上升幅度较大,一些地区玉米价格升幅  相似文献   

4.
玉米为粮食作物,也是我县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在玉米病害中主要有玉米叶斑病和玉米丝黑穗病,由于病害的发生普遍,并有上升的趋势,造成玉米劣质低产。为此,我们对玉米病害的发生与综合防治进行了试验与实践。现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5.
房佳利 《魅力中国》2013,(10):378-378
玉米螟是世界性害虫,主要危害玉米、高粱等采木科作物,每年都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如果能准确地掌握玉米螟的发生规律,及时进行预测预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减轻玉米螟的危害,减少粮食损失,使农业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6.
余斌 《魅力中国》2010,(10):34-34
介绍了玉米感青枯病植株的田间症状、青枯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分析了玉米青枯病发生的规律和原因,并提出了防治玉米青枯病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红麻别名洋麻、槿麻、钟麻等,锦葵科木槿属一年生草本纤维作物。我国栽培红麻的区域非常广阔,各地在栽培技术上已形成了模式化栽培。红麻炭疽病是红麻生产上为害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全国各麻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红麻普遍受害,减产幅度一般在40%~50%之间,严重田块减产70%以上。1、红麻炭疽病症状当幼苗出土,子叶展开时,  相似文献   

8.
一、国内外玉米现状分析 1.世界玉米现状及市场分析 (1)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生产方面,2003年世界玉米产量6.24亿吨,增产5.0%;玉米产量占谷物总产量的33.3%.美国、中国和欧盟的产量占当年世界玉米总产量的66.8%,2003年美国玉米产量比2002年增产11.7%.  相似文献   

9.
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汪建熙表示,今年玉米、棉花等新品种有望上市。中国证监会将主要采取两方面措施推动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首先是期货新品种在酝酿之中。另外,中国证监会还将推动成立品种上市审核委员会,为石油产品、金融产品期货等新产品的推出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0.
<正> 一、选用抗病品种各种蔬菜品种的抗病性不同,种植时应该选用高产优质的抗病品种,并且进行种子消毒,以消除种子表面的病菌、虫卵。病菌大都喜欢高温高湿,蔬菜栽培的主要措施之一,就是菜田里开的沟要深、厢要宽、畦要  相似文献   

11.
农产品销售市场〈一〉粮食销售市场走势预计今年第1季度天津农村各地的粮食收购价格,与去年同期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扬,粮食平均收购价格上涨幅度在20%左右。分品种看,上涨幅度最高的是玉米,达22.2%;其次是稻谷,为21.1%;小麦为10.4%;大豆仅为2.3%。  相似文献   

12.
商戊 《中国经贸》2008,(15):42-42
由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天气对玉米的播种面积和单产造成影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连创新高,并带领大豆、小麦等品种集体上涨。在能源价格高位盘整之际,玉米的领涨使得振荡两个多月的农产品期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由于美国产区天气糟糕、美国玉米库存降至历史低点,以及原油高价带来的玉米能源化作用的增强,玉米已经被视为短期内具有最良好基本面的期货品种。日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近月合约涨幅已经达到33%。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越来越成熟,使得玉米的产量能够得到更大的提升,农业将朝着高效化的方向发展。地膜玉米栽培技术是玉米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1)早熟;(2)增产;(3)积极改善农田生态环境;(4)促进收入。不得不承认,推动农业科技中相关推广工作也遇到了诸多问题,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地膜玉米的栽培技术:(1)品种选择;(2)深耕;(3)水肥管理;(4)栽植;(5)田间管理等。基于此,为宁夏利通区地膜玉米的生产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14.
蚕豆病害防治,除了选用抗害品种,合理密植和整枝,搞好抗旱排渍,增施磷钾肥,增强蚕豆抗性外,药剂防治也是必要的,其主要病害及防治技术要点如下:1、根腐病根腐病是一种真菌病害,发病后,最明显的特征是植株下部叶片的叶缘变黑,严重时整叶变黑焦枯,可使蚕豆减产30%、50%。在防治上,如果病害已发生,可及时用灰粪拌磷、钾肥点穴或开沟埋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秸秆能源化利用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气化、液化、固化和炭化技术,将玉米秸秆转化为优质能源品种,替代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缓解地球能源危机。主要介绍了玉米秸秆气化、液化、固化和炭化的主要方法与利用途径,分析了玉米秸秆利用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由于美国中西部地区的洪涝灾害天气对玉米的播种面积和单产造成影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玉米期货连创新高,并带领大豆、小麦等品种集体上涨。在能源价格高位盘整之际,玉米的领涨使得振荡两个多月的农产品期货再度成为市场关注焦点。由于美国产区天气糟糕、美国玉米库存降至历史低  相似文献   

17.
张美 《魅力中国》2014,(17):124-125
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小麦居第三位。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实践中,先后推广应用了不少先进技术。玉米的产量也不断提高。但在玉米生产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玉米产量的稳定性。我对玉米生产全过程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发现由于玉米种子发芽率低而造成的玉米缺苗断条现象是影响玉米生产稳定性的普遍现象。特别是在一些特殊气候年份更是玉米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此,进行了调查研究总结。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昌图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每年播种面积13.3万hm2左右,占粮豆总面积的65%,而玉米总产量却占粮豆总产量的80%。可见,选好玉米主栽品种,推广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对提高单产、增加总产和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一、试验、示范是新品种推广的前提1989年玉米铁单九号开始参加全省玉米新组合预备试验,4个点平均单产9741kg/hm2,比丹玉13号增产1082.3kg/hm2,增长12.5%,在14个参试组合中产量居第一位。1990—1991年参加全省玉米晚熟组区域试验,两年38个点平…  相似文献   

19.
1、背景技术马铃薯与玉米套种,在我国多数地区均有栽培。一般适于在丘陵、山区发展种植。过去多采用单行或窄距套种模式,由于窄行使玉米不能早播,不便于管理和收获,以及光照彼此影响等,所以逐步向宽幅多行间套方式发展,即宽幅套种模式。如今,马铃薯与玉米套作己成为西南山区的主要栽种模式,  相似文献   

20.
吴婷婷  陶梦媛  周莎 《特区经济》2004,(11):142-143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品种之一,占我国粮食产量的1/3,生产、消费区域分布广泛,年产量和年消费量均在1.2亿吨左右,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位。此外由于玉米产业的链条很长,目前国内约80%以上的玉米是用于饲料、味精、酒精、淀粉等的加工及制药中。由此可见,玉米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玉米期货的推出,也必将给我国玉米现货市场带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