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交通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旅游业的大动脉,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河南在中国高速铁路交通网络中具有明显的交通优势,随着"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络的建成,高铁效应促使河南旅游业迅速发展。在研究高铁对河南旅游产业带来的积极作用的同时,分析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进入高铁时代,高速铁路既给国人带来出行方式的转变,也拉动了沿线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人们在享受着高速铁路带来的前所未有贴着大地飞翔的感觉,另一方面,高铁事故的发生也引发了国人对高铁技术飞速发展带来的危险性的充分关注.多维度视角下的中国高铁,催生了人们对高铁的多重思维.正如对任何一门高新技术的认识一样,高铁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双刃剑"悖论,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并将直接影响人们对高铁的评价和未来高铁的建设.本文分析总结了人们对高铁的多种思维方式,并在总结高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预测了中国高铁的未来发展状态.  相似文献   

3.
《经济师》2020,(2)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运营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城市发展中高铁的作用日益凸显,而作为高铁交通网络的枢纽节点,高铁站的建设会将高铁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放大。但是,高铁站选址是否具有合理性,会对高铁发展带来的正面效应造成直接影响,浪费建设成本与投资成本,不仅给旅客出行造成不便,还造成城市发展失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温福高铁、甬台温高铁、福厦高铁的开通,海峡西岸各省市相继进入了“高铁时代”。海西区高铁的快速发展为沿线旅游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推动了旅游目的地的串联,海西高铁旅游带已初具雏形。文章分析了高铁发展对沿线旅游地的影响效应,指出高铁已经成为海西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推手,阐述了高铁时代下海西区旅游资源配置、产业结构、区域合作以及旅游公共服务体系面临的挑战。文章建议,海西区应从新的战略角度加快旅游产品的优化升级,丰富旅游产品结构,加速旅游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使高铁成为推动沿线城市、区域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触媒”。  相似文献   

5.
如今高铁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一种相当重要的交通工具,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的舒适、安全.传统的桥梁已经难以满足高铁事业发展的要求.而具有良好结构强度、安全性高、施工成本低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的使用也就越来越频繁,为确保高铁的施工质量、顺利运行与安全,就需要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高铁时代"湖北旅游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铁建设引领湖北旅游业走进了"高铁时代".高铁时代的到来使湖北旅游发生"革命性"变化:旅游交通便捷、旅游客源市场广阔以及区域旅游核心地位增强.本文基于"高铁"带来的旅游市场变化,分析湖北旅游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旅游产业联动、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品创新和精品化、区际协调发展、旅游营销强化以及旅游人才建设六大战略,助推湖北旅游业迎接高铁时代.  相似文献   

7.
如果将搭乘民航航班出行比作"乘公共汽车",那么乘公务机出行就是"打豪华车"这是高铁与民航的零和游戏:先是航班的习惯性晚点,挥霍了先天的速度、票价优势,将乘客推向高铁;而在"7.23"温甬铁路动车追尾等一系列高铁安全事故后,备受安全质疑的高铁却又让航空公司找回了底气。今天,定位于高端航班服务的公务机,能否再为航空公司再下一城?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高铁发展的实践证明,高铁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业发展至关重要.文章在分析了石家庄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建议:石家庄应顺应高铁对旅游业发展的要求,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契机,尽快打造精品名品,完善旅游产业要素配套体系,优化服务环境,主动联合高铁沿线城市推出特色旅游线路,重视智能营销平台的应用,创新旅游营销模式,尽快把石家庄建设成令游客向往、驻足的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9.
瞿孝志 《江南论坛》2013,(12):13-15
随着京沪、沪杭、杭宁高铁的开通,长三角的高铁形成"公交化"网络格局,可以说长三角城市群在中国乃至世界上率先进入了"高铁时代"。当然,我们也看到交通建设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各种交通方式衔接不够顺畅的问题,特别是在对外交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的高铁交通和航空交通。为解决这两大交通方式衔接的难题,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了"空铁联运"模式的探索,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城市也积累了"空铁联运"的成功经验。所谓"空铁联运",指枢纽机场与高铁无缝中转,高铁主要服务于国内或国内短途旅客运输,枢纽机场则侧重国际运输和国内长途运输,通过两种出行方式的整合,未来铁路、机场可以出售联运票,旅客也只需要办理一次行李托运就可以完成的一种出行方式,是"高铁时代"一种新型的双赢客运模式。  相似文献   

10.
《大陆桥视野》2012,(11):90-91
据俄《生意人报》报道,近期,俄运输部向政府提交了至2030年发展高速铁路网的提议。按照计划规定,未来数年,俄将全面开展高铁建设,如莫斯科一圣彼得堡高铁线路拟于2017年通车,最高时速400公里,出行时间将缩短至2小时30分钟。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高速铁路在我国的发展可谓速度飞快,最近哈大高铁和京广高铁又接连开通,为大家出行增加了更多的选择。随着高速铁路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大众,保证旅客的安全,高速铁路通信信号系统的联调联试关键技术就极为重要,本文将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惠男 《经济月刊》2009,(12):44-45
高铁带来的不仅仅是出行方式的改变,也在深层次上改变着城市间的发展格局.中国已由单个城市孤立发展进入“区域化”发展时代。  相似文献   

13.
高铁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武器,从各国以及其他省市的高铁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以看出高铁相比其他运输方式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本文首先分析高安的基本情况,利用SWTO分析高安旅游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最后指出高安发展旅游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铁开通与站点城市旅游业发展:“引擎”还是“过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烽  崔琳昊 《经济管理》2020,42(2):175-191
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旅游生活需求之重要前提。我国高铁快速发展,高铁开通是成为推动区域旅游发展的“引擎”,还是仅起到交通“过道”的作用,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予以甄别。本文基于2003—2016年中国286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使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评估了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控制年份、城市和剔除其他因素影响后,整体上,高铁开通对站点城市国内游客人数和游客总人数的增长具有正向的影响但并不显著,甚至有较弱的证据显示高铁开通平均降低站点城市大约5%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总收入,这一结果提示,对大多数站点城市而言,高铁仅作为城市的“过道”,没能成为拉动旅游业发展的“引擎”。对不同城市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铁的旅游效应仅在五线城市表现显著,高铁开通可平均增加五线城市14 82%的国内游客人数。机制分析显示,高铁开通对影响旅游业发展的城市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都并非是简单的正向传导路径,而是表现为正、负向影响并存的传导模式,从而导致了高铁开通的旅游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铁路运输历来都与国民经济建设息息相关。所谓高速铁路,通常是指最高运行时速在200公里以上的铁路。历经百十年的技术改革,高速铁路作为一个新型经济产业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基础建设,特别是对于地域广袤的中国。短短十几年,中国实现了从步入高铁时代到引领世界高铁发展的一个大飞跃。高铁对于城市交通的改善作用明显,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调整了城市民众的出行次数及城市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6.
王丽 《经济地理》2015,35(3):94-99
与都市区其他区域相比,高铁站区日益成为国家空间政策的关键性战略节点,承受着更高投资强度,也面临更大发展压力。首先,依据利益相关者分析理论,从众多利益相关者中识别出高铁站区产业空间的行为主体——高铁乘客。其次,在分析4类高铁乘客行为特征、活动区域和需求预期差异的基础上,阐释同样的服务设施由于乘客需求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交通属性和消费属性,分析这一站区产业成长机制。最后,在增长极理论和圈层理论的基础上,阐释高铁站区产业设施随着高铁乘客需求意愿和使用频率的降低围绕高铁站由近及远分布的圈层空间机制。以此初步构建了基于高铁乘客出行特征的高铁站区产业空间发展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为高铁站区产业空间的调控优化、分类指导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宝玉 《经济师》2014,(1):217-218
目前,在河南焦作被确定为中原经济区经济转型示范市的大好形势下,也是焦作旅游加快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文章在深入分析焦作市旅游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焦作市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了保持焦作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宣传促销与河南旅游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锋 《经济经纬》2002,(6):90-92
宣传促销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河南旅游业发展程度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宣传促销工作不力是其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要使河南旅游业的发展上一个新台阶,出现新局面,我们就必须重视和大力发展宣传促销,使河南人了解河南,让外地人了解河南,让世界了解河南。  相似文献   

19.
随着高铁旅游时代的到来,高铁发展对旅游业具有重要影响。途经南阳的郑渝高铁建设势必对南阳旅游产生显著影响,如重塑南阳旅游交通格局、拓宽旅游客源市场、提升区域联动发展可能、催生新的高铁旅游产品等,但也有可能引发价值趋同负效应和“同城效应”。为满足高铁时代旅游转型的需要,南阳旅游在今后应该注重整合旅游资源,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开拓客源市场;突破产业升级瓶颈,加强区域合作。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陆路可达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县级空间尺度下,采用加权平均出行时间、经济潜力和到上海出行时间三种可达性指标,评估高速铁路对长三角地区陆路可达性的影响。并进一步将可达性变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格局进行比较分析,讨论高铁引起的可达性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铁路提升了长三角地区整体可达性,且能缩小区域间可达性的差异;高速铁路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可达性的提升存在差异。整体上,高铁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的加权平均出行时间和到上海的出行时间的提升更为明显,有利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接受其他区域尤其是上海的经济辐射和带动效应;但对经济潜力的提升则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区域更为明显,这一趋势可能会导致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格局的进一步极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