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暮辉 《中国报道》2014,(3):118-118
但凡谈及日本,在韩国,特别是在韩国年轻人间容易引起情绪反弹,有一名韩国“90后”朋友就语出惊人,直言自己反日。有此一例,便可见一斑。若论民族主义情绪,恐怕中国的情况更甚。前两年中国主要城市相继爆发的反日暴力事件和冲突仍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5,(15):31-32
中国近现代史上有过多次“抵制日货”运动,但并没有掀翻时快时慢但仍然在轨道上运行的中日经贸合作的“货车”。目前的状况是,中日两国经济日益融为一体,便宜的中国货使日本消费者心满意足,而中国的工厂中充斥着精密的日本设备。虽然日中两国在政治层面存在一些问题,但两国在经济领域的紧密合作则已变得不可或缺。更为有趣的是,许多高喊“抵制日货”口号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多个城市发生了反日示威活动之后,中日两国领导人也开始互相指责,双方的言辞、口气在一度有所缓和之后,周二(4月12日)又突然强硬起来。  相似文献   

4.
张树根  吴丹 《中国经贸》2011,(10):157-157
“和”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同时众所周知中国曾经是日本主要的文化输入国,在这个过程中“和”文化流传到了日本,同时在那里得到了吸收和进一步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汉字“和”的起源开始,通过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和”来透视其发展过程。之后以中日两国“和”文化的异同为出发点来探讨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联系。  相似文献   

5.
白益民 《环球财经》2010,(11):34-35
2010年初秋“钓鱼岛事件”,把中日关系再度置于两国舆论的风口。风波甫定,我们回头反思,在政治层面之外,在两国的经济合作与博弈中,中国应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日本?为此,新近写作和出版了《瞄准日本财团》的社科院日本经济学会理事、中华能源基金会日本研究所所长白益民先生,发表了自己的独特观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经济对日本市场状况的影响已发展到不容忽视的程度,过去,人们曾说,日本经济是“美国打个喷嚏,日本就在感冒”。那么,中国对日本的影响如何呢?从近年来日中两国经济交往的实际情况汉看出中国对日本市场状况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国经济周刊》2009,(32):24-24
从持有8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巨大的市场和人口来看,中国有一天超过日本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人没有必要因此对中国感到自卑,或者害怕“美中G2时代”的到来。日美两国迄今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领域是G2,今后也将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2012年9月,中日之间因钓鱼岛问题关系变得紧迫。为了抗议日本“国有化”钓鱼岛的行为,中国的反日活动于2012年9月15日在北京、上海、重庆、南京、苏州、长沙等至少28个城市爆发、扩大,至少6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类似事件在之前也发生过,2005年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民间也曾发起抗议。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快讯》2009,(32):24-24
从持有8000多亿美元美国国债、巨大的市场和人口来看,中国有一天超过日本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人没有必要因此对中国感到自卑,或者害怕“美中G2时代”的到来。日美两国迄今在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安全领域是G2,今后也将是如此。  相似文献   

10.
日本过去一直把中国看成是导致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威胁,而现在中国正成为日本经济的“救世主”,以“中国特需”为主要牵引力的出口增长成为日本经济复苏的重要推动力量.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特需论”,反映了中日两国之间在进出口的结构上不存在明显对立的竞争关系,而更多的是一种互补关系,两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对于双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在中日双边贸易额不断创出新高的同时,中日经济的双向联动性趋势也必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1.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这次事变不仅极大地震动了中国,而且在世界上也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苏中关系交恶;“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苏关系复交、苏日两国相互对峙。  相似文献   

12.
在2013年日本右翼政客抛出了所谓“购岛”言论,直接导致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中国广大人民走上街头举行了一系列的反日活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一系列的反日活动中,出现了大量的我们并不希望看到的,不恰当的爱国行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种表象下隐藏着什么样的本质,我们该如何正确表达“爱国”?  相似文献   

13.
一战时期,依照日本政府“对华经济借款”政策,王子制纸通过借款给吉林省政府的方式,创立中日合办的华森制材公司,顺利获取吉林濛江县森林利权。华森制材公司创立后,因设卡征收山价和林界纠纷,先后与日本主导的鸭绿江采木公司和大仓财团名下的丰材公司产生冲突,显示了日本殖民体制的内部矛盾。一战结束后,受到世界经济不景气与中国反日运动的影响,日本在东北的林业公司经营困难,所以王子制纸和大仓财团携手合作、改组华森制材公司,并以共荣起业株式会社的名义,联合旗下其他木材企业,统一经营吉林省林业,借以强化日本林业公司与中国本土企业争夺林场权的力量,成为日本用经济手段侵略中国的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14.
日本在浦东投资有六个“第一”文/何秉正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两国的经济合作历史悠久。而日本与上海市的经济交往更为密切。自浦东开发开放以来,日本经济界人士十分关注浦东,加强与浦东新区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浦东的开发和建设。据了解,日本经济界人士在浦...  相似文献   

15.
李海琼  刘斌 《走向世界》2010,(22):78-81
“这是继温家宝总理访日并提出要加强中日两国文化间的交往后,第一个到日本举办官方文化交流的展览,具有特殊的意义。”6月21日下午,在东京孔庙“孔子故乡·中国山东”图片展开幕式上,激动的日本朋友如此感叹。  相似文献   

16.
外储是中国巨大的国民财富。与日本等国不同,我们是典型的“官方储备国”,外汇储备大部分由央行持有。  相似文献   

17.
“过劳死”是日本一种奇特现象,在全世界闻名。不过中国最近也出现“过劳死”现象。美国彭博社称,中国每年过劳死人数达60万。由于两国衡量标准不同,难以进行单纯比较,但这还是—个相当大的数字。也有报道称,中国蓝领带薪休假的比率约为30%,认为“自己身体健康”的人仅12%。  相似文献   

18.
外储是中国巨大的国民财富。与日本等国不同,我们是典型的“官方储备国”,外汇储备大部分由央行持有。  相似文献   

19.
刘洋 《环球财经》2014,(8):53-56
佛经有“一沙一世界”之说。对中日两国而言,东海上那座宛如水中细沙一样的钓鱼岛却成了两个国家改善关系的最大障碍。在中国人眼中,钓鱼岛象征着国力上升时期的民族尊严和领土主权,没有妥协的余地。经济停滞多年的日本,民族主义也被激发出来,担心对中国的任何让步都可能令中国提出进一步要求(例如琉球群岛归属问题),日本“输不起”,因此顽固坚持既定立场。同时,美国因素在中日关系中再次突出。  相似文献   

20.
自中日两国邦交正常以来,两国的关系在各领域都得到了巨大发展。1972至1997年间,中日贸易额增加约58倍,1998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569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是日本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到1998年度,日本对华投资累计达17602件,实际利用金额达到219亿美元。从1972年至1997年日中人员往秋增加了140倍,来中国最多的外国人是日本人,1997年达158万人。同时在中国学习的日本留学生有1.5万人,而在日本学习的中国留学生有2.3万人。日本的地方自治体和中国地方政府间的交流不断扩大,日中友好县省、友好城市已有193对,中国地方政府对外友好往来中与日本的合作关系为数最多;而日本自治体的对外交往中,中国仅次于美国,居第二位。日本从1979年12月份开始对华进行经济援助。中国是日本的最大受援国,中国接受的双边援助中有50%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授国,中国接受的双边援助中有50%以上来自日本,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提供国。在中日两国交往的各领域,对华经济援助因其特殊在两国关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构成了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