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债务重组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项重要交易活动,财务人员有必要读懂相关会计准则.为了规范债务重组交易事项的会计处理与信息披露,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再次修改并颁布了新的债务重组会计准则,与之前的准则相比,新的准则有了一些变化,文章在此给予了详细的解析.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新会计准则中债务重组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必要性,对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有关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债务重组中运用公允价值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新企业会计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本次会计改革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史无前例的.新会计准则的改革主要在4方面有重大调整,即跌价准备计提、债务重组方法、存货管理及公允价值应用.其中,改革的重中之重非公允价值应用莫属.文章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涵义出发,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对企业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在2007年采用国际趋同的新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准则和债务重组准则都发生巨大变化.但税法在债务重组所得税处理的问题上仍停留在2003年的国税6号文。本文针对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两个准则下.如何处理债务重组问题在会计和税法上产生的差异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最大的亮点是公允价值的应用。文章主要以新债务重组准则中的公允价值为例,从公允价值的定义、确定以及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等方面具体探讨公允价值的应用,力求公允价值能够在新债务重组准则中更好地发挥其优势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腊梅 《特区经济》2007,219(4):84-85
随着2006年2月15日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的颁布,我国在向会计国际化的进程中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38项具体准则有些是新增加的,有些是对原有准则进行了修订,其中债务重组准则就是对原有准则的修订。  相似文献   

7.
2006年初财政部公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新旧债务重组准则,在债务重组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债权人的会计处理和债务人的会计处理等方面做出了较大改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准则制定问题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实,会计准则不仅是一种纯粹的技术规范,而且是一种具有经济后果的制度,经济后果使相关利益主体必然会积极关注会计准则的制定。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这样一个重要的相关利益主体却似乎对会计准则的制定抱着"袖手旁观"的态度。似乎上市公司并没有认识到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会计准则也没有对其产生经济影响。但是,综观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历程,却发现上市公司的另一种"参与"方式,众多会计准则的制定与修订都起源于上市公司对会计准则缺陷和不足的利用。例如,按照1998年发布的《债务重组》准则,上市公司获取的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1999年ST中华就利用《债务重组》准则的规定,通过债务重组在财务报表上制造了36639万元的收益。针对上市公司突击重组"强行扭亏"的行为,2001年新修订的《债务重组》准则,基本取消了公允价值,并规定债务重组收益直接计入资本公积。2006年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中又加入了公允价值,其前提是谨慎使用,并规定债务重组收益计入当期损益。这说明了上市公司已经认识到了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9.
许敏 《北方经济》2006,(16):52-53
本文就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意义,新旧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对债权人、债务人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结合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了目前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能有效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为规范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新会计准则作了以下主要变革:新准则体系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谨慎地采用了公允价值,从而成为本次会计准则的一大亮点。存货管理办法变革,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变革,债务重组方法变革,企业合并会计处理方法变革,合并报表基本理论变革和金融工具准则变革,这些变革的核心都是为了有效地提高会计信…  相似文献   

11.
乔继渊 《发展》2013,(8):116-116,119
债务重组作为资金融通的重要手段,既可以盘活存量资金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难,也可以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利益,促使债务双方达到"双赢"。本文对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实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调整变化,并就会计实务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做粗浅探讨,以加深对新准则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文章简要介绍了债务重组准则的演变历程,主要针对中关债务重组准则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我国新债务重组准则遭遇的现实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旨在完善我国的债务重组准则,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13.
新会计准则体系充分体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为企业财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了更加充分和有用的信息。新会计准则在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存货管理、投资性房地产、所得税会计、政府补助、合并报表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广泛采用,将给我国企业带来巨大考验,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执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对审计工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介绍了新《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产生的时代背景,在此基础上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进行了比较分析。具体包括债务重组定义、债务重组方式和债务重组会计处理三个方面。研究表明,债务重组准则变迁的突出特征是公允价值的引入,实质就是国际趋同。新债务重组准则在“堵”了债务人通过债务重组将利润转移给债权人这个“漏洞”的同时,仍客观存在债权人向债务人转移利润的可能。文章建议注册会计师在审查时,尤其应关注关联企业之间债务重组交易的公允性.  相似文献   

15.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债务重组收益和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使得税务处理与会计处理趋于一致,但依然存在差异,本文分析了以资产清偿债务、债务转为资本、修改其他债务条件、混合重组等四种债务重组方式下的会计与税务处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修订后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具体会计准则.债务重组准则主要体现了四个方面的变化,并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许敏 《北方经济》2006,(8):52-53
本文就2001年财政部颁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介绍了债务重组的定义及意义,新旧债务重组的方式以及对债权人、债务人在会计处理上的不同。结合对新旧债务重组准则的比较,探讨子目前债务重组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新会计准则债务重组的审计特征分析入手,探究其合理、可行的审计对策,从熟练掌握债务重组准则的新规定、适当引入审计风险模型、重视债务重组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影响、审查债务重组损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谨慎发表审计意见等方面对策加以阐述,旨在对审计实务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规定,以修改其他债务条件的方式进行债务重组,债务人与债权人在会计处理时,其债务重组后债务或债权的入账价值应当是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修改后债务或债权的公允价值,入账价值低于债务重组前债务或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我们认为,债务重组后债务或债权的入账金额应当是对其他债务条件进行修改后将来的应付或应收金额;入账金额的现值低于债务重组前重组债务或债权账面价值的差额为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计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入账金额的现值与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作为未确认融资费用或未实现融资收益,并在以后会计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  相似文献   

20.
蔡燕蓉 《开放潮》2006,(11):48-49
我国从2007年1月1日起将率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新会计准则,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新准则最大的亮点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等方面均采用了“公允价值”模式,这相对于以前中国会计史上以“历史成本“为主要依据的计价基础而言,可谓是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会计准则的这一重大变化不仅将对上市公司的利润、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发生重要的影响,而且会极大地影响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为此,正确解读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清醒认识目前我国实施公允价值模式存在的困难,积极寻找对策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