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袋装大米作为一种定量包装的商品,包装外面的标识必须按《产品标识标注规定》进行管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定量包装大米,标识较为混乱,无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定量包装大米的标识规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定量包装大米的标识要规  相似文献   

2.
袋装大米作为一种定量包装的商品,包装外面的标识必须按(《产品标识标注规定》进行管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定量包装大米,标识较为混乱,无法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因此,定量包装大米的标识规范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9月10日,山东省质监局在官网公布了对我省生产的月饼产品的检验结果。检验结果显示,27个被检企业生产的月饼质量不合格。
  本次月饼监督检验,省质监局共抽取全省280家生产企业的395批次产品,检验项目包括标签标识、馅料含量、大肠菌群等各方面。根据检验结果,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标签标识、馅料含量、菌落总数等。  相似文献   

4.
《上海质量》2010,(9):76-76
近日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对本市156家生产企业的181批次月饼产品开展专项监督抽查,其中不合格产品有7批次.抽样总体合格率为96.1%。不合格产品中,包装空隙率超标有5个批次。另外两个批次的不合格产品是上海贵盛食品有限公司8月22日生产的广式百果月饼菌落总数超标;上海悦来芳食品有限公司食品厂8月26日生产的鲜肉月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标。  相似文献   

5.
2005年10月28日,江苏省卫生厅公布了2005年健康相关产品省级抽检结果,其中刚刚重出江湖的知名品牌南京冠生园再次被曝光:标识为南京冠生园食品厂有限公司8月17日生产的“老南京麻伍仁月饼”(每块100克),因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及霉菌超标,被列为抽检不合格产品,这也是江苏在所有抽检的月饼中惟一不合格的产品。  相似文献   

6.
青岛市技术监督局近期对该市市场上销售的鱼油类商品进行了监督检查,情况如下:一、检查基本情况本次鱼油市场检查,依据《青岛市鱼油产品市场监督检查实施细则》进行,检验项目包括EPA含量、DHA含量、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标签等6项指标.检验的结果从鱼油的主要功效成份含量、有害成份含量、卫生指标和标识等四个方面对鱼油制品的质量状况作了一个全面的评价.这次检查共抽取样品17个,其中国产样品5个,进口样品12个;抽样结果表明,商品标识和内在质量均合格的样品9个,检查合格率仅为52.9%;不合格样品8个,其中标识不合.格样品5个,全部为进品产品,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62.5%;内在质量不合格样品4个,占不合格样品总数的50%;内在质量不合格的样品中,进口产品3个,占内在质量不合格样品总数的75%;标识和内在质量均不合格的样品1个,也为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7.
《大众标准化》2011,(2):35-37
抽查范围:太原、大同、忻州、临汾、长治、晋城6个市32家生产企业的32个批次的豆制品。抽查结果:实物质量合格28个批次,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87.5%。主要问题:个别产品菌落总数、二氧化硫残留量不符合标准要求。散装豆制品问题多菌落总数老生常谈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选购商品时要想买到质量好、物有所值的商品,首先就要从产品标识上进行了解分析,因为产品标识是产品的门面,是消费者了解产品质量性能的第一手资料。产品标识是指用于识别产品及其质量、数量、特征、特性和使用方法等所作的各种表示的统称,包括标签、标牌、吊牌、包装、装潢、说明书、合格证,它可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及其他说明物来表示。标识的这些内容可将产品的各种信息明示出来,让消费者  相似文献   

9.
一、填空题(每空2分): 1.产品标识可以用(文字)、(符号)、(数字)、(图案)以及其他说明物等表示。 2.(裸装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 3.除产品使用说明外,产品标识应当标注在产品或者产品的(销售包装)上。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家标准对绝大多数的食品产品都制定了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限量指标。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超标是食品产品卫生指标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常常受到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高度关注。菌落总数的报告单位是cfu/g(mL),大肠菌群数报告单位是MPN/100g(ml),cfu、MPN是什么意思?有的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菌落总数很高,但大肠菌群数很低,或者菌落总数很低,但霉菌、酵母菌超标,生产企业对这些情况表示不太理解。笔者这里对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的定义和报告单位做一解释说明。  相似文献   

11.
国家局抽查问题不少抽查主办单位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承检单位 :国家乳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标准 :涉及强制性国家标准GB7718—94 ,GB15198—94 ,GB15199—94 ,GB2762—94和推荐性标准GB5412—85 ,SB109—83等。抽查产品 :64种抽查合格率 :80 %主要问题 :蔗糖、标签、杂质度、细菌总数、标签、亚硝酸盐等。四川局抽查菌落总数 ,全乳固体、脂肪不合格抽查主办单位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抽查批次 :20批次抽样合格率 :71%主要问题 :1、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不符合抽查细则要求…  相似文献   

12.
2005年,下列产品的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位列排行榜后10位,且合格率仅在50%~60%徘徊,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格外小心。非发酵性豆制品56.0%2005年抽查了四川、重庆、贵州等3个省市48家企业的50种非发酵性豆制品,合格28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56.0%。有12种产品菌落总数超标,最严重的竟是标准规定限量的近307倍,5种产品违反国家标准添加苯甲酸,但重金属指标全部合格。此外还存在标签标识不规范、标注内容不完整的问题。国家强制性标准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明确规定,添加了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必须在标签上明示,让消费者进行…  相似文献   

13.
国家质检总局9月10日公布的糖果质量抽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等13个省区市114家企业生产的114种产品,合格8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只有74.6%。抽查发现个别产品菌落总数、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有1种产品菌落总数的实测值达到了标准限定值的7.5倍。还有的产品理化指标不合格,主要是干燥失重以及还原糖、蛋白质、脂肪等项目不合格。专家介绍,干燥失重的高低关系到糖果的软硬程度,干燥失重低使糖果偏硬,影响口感;高则易粘牙且不利于贮存。还原糖、蛋白质、脂肪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糖果的味道。本次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知名品…  相似文献   

14.
《质量指南》2003年第4期刊登的“生产伪造产地的磷酸二铵产品行政处罚案”中当事人有两种违法行为:1、该企业所生产的磷酸二铵标识为美国产,属生产伪造产地的产品,其行为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2、该企业购进伪造标识的塑料编织袋的行为,应视情况不同分别处理。一般情况下,如在造假现场发现的伪造标识的包装袋,除行政相对人能提供充足证据证明用于其他用途的情况外,可与造假行为视为同一案进行处理。如有充足证据证明该企业存在销售上述包装的行为,且购买者用于生产、销售与该包装袋标注的产品一致或相近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目前,莱阳市技术监督局对市场定量包装商品标识、标注问题进行了专门监督检查,标识标注合格率仅达到54%。主要问题有三: 标识混乱 有些产品的净含量未标在显著位置上,如:字迹过小,数字高度小于《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最小不得低于2毫米的要求;净含量压在封口处和用  相似文献   

16.
4月16日,天等县质量技术监督局举行天等指天椒生产厂家负责人座谈会。会上,该局就指天椒深加工以及在商标标识、定量包装、企业生产标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统一建立产品标准;二是增加产品系列、品种;三是建立可行的质量标准管理和计量标准管理体系;四是严格控制添加剂、防腐剂的含量;五是坚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六是强制执行商品定量包装。并就指天椒深加工的制作、配料、生产工艺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辅导。与会的负责人纷纷表示要坚持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生产,同时在商标制作中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规范制作;在生产过程中,保证产品质量关;为打造…  相似文献   

17.
《大众标准化》2013,(7):40-42
抽查范围:全省68家生产企业的68个批次的饮料产品。抽查结果:实物质量合格65个批次,产品实物质量抽样合格率为95.59%。主要问题:个别产品的原果汁含量、菌落总数、酵母数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众标准化》2013,(5):38-39
抽查范围:全省97家生产企业的97批次的蜜饯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结果:合格91个批次,抽样合格率为93.81%。主要问题:个别产品二氧化硫残留、霉菌计数、菌落总数、苯甲酸不符合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9.
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两批防治非典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结果。从第一批抽查结果来看,防治非典产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口罩:一是层数不够;二是生产原材料质量问题严重;三是标识标注不规范;四是微生物指标超标。消毒类产品:有效含量不足、假冒伪劣和产品标识标注不规范。一些企业使用化学试剂任意加水勾兑成消毒液,有的企业用工业过氧乙酸冒充医用过氧乙酸,有的企业甚至使用柠檬酸和二氧化氯加水稀释制作,且包装和普通饮料类似,极易造成使用者误饮误食。防护服:产品透气性、密封性和拉伸强度达不到要求,织物不符及标识标注不规范。洗涤用品…  相似文献   

20.
《监督与选择》2006,(10):15-15
国家质检总局组织对糖果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河北、上海、辽宁、浙江、江苏、广东、广西、海南、湖南、四川、福建、重庆等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4家企业生产的114种产品,合格85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4.6%。本次抽查结果表明,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大型企业的知名品牌产品质量较好,中小型企业的产品存在的质量问题较多。 本次抽查中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是:卫生指标不合格。个别产品菌落总数、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GB9678.1-2003《糖果卫生标准》和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硬质糖果菌落总数的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