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中国需要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来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因此,继续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已不符合经济发展新形势的要求,应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改革的思路是:应减少行政机制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逐步实现由市场规则形成人民币汇率;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民币汇率制度;继续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加强人民币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相似文献   

2.
本文回顾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历史,并重点分析了2005年7月21日的汇率制度改革,决定和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最后给出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主要是增加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实现人民币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浮动,逐步完善外汇市场,改进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实现人民币的自由浮动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3.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的动态溢出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关系,检验结果显示,1997年1月至2014年9月,中国、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溢出效应,且体现为人民币汇率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净溢出;人民币汇率与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之间的溢出效应占人民币汇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总溢出效应的一半以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溢出效应中,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净溢出国。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动态溢出结果显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以来,人民币收益率与经济政策不确定之间的相互溢出效应均较汇率制度改革前有所提高,而在外部经济出现不利因素冲击时,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人民币收益率的溢出效应显著加强。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人民币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但由于中美经济结构、经济机制与增长水平不同,这种相对固定汇率制度与中美两国经济之间存在偏差,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和投机预期。2005年7月,实施新的汇率机制,迄今人民币安然无恙。中国在中美经济博弈中,重新获得汇率主权。本文根据结构增长理论、结构贸易政策理论、合作博弈理论、新汇率机制理论,评估人民币价值,分析人民币升值利益,提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原则、机制与路径及政策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此次汇率政策改革入手,揭示了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动因,对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利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许莎雯 《商业时代》2011,(12):40-43
本文首先对"金砖四国"的汇率制度改革情况进行研究和比较,回顾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历程,按照经济规律的一般要求,在充分考虑我国实际经济条件和市场运行的情况之下,分析西方经典汇率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决定的适用性,同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汇率决定理论,为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然后重点从研究人民币汇率决定因素入手,探讨其深层次的内在规律,并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政策灵活性的视角出发,用相关理论分析了两种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波动程度对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而比较了1994年和2005年我国先后两次汇改后汇率制度改革效果.并通过相关实证检验,表明盯住"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具备更灵活的汇率形成机制和传导机制,建议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行,但当前的汇率制度面临了很多的问题.通过对影响汇率波动的因素的分析,发现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未来应该不断完善汇率形成机制,使汇率更加具有弹性.  相似文献   

9.
就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内容着手分析在人民币升值压力下汇制对贸易的影响,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积极面,消极面,以及对我国汇率政策未来走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人民币汇率成为世界关注的重点.本文根据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收益和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重点探讨了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