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两会”期间,高房价再次引起各方的普遍关注。但是,更多的代表关注的是像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的高房价问题,中小城市和西部省会城市的房价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个案,在深入分析2004年以来兰州市房价走势,比较同类城市房价的基础上,认为目前兰州市的房价已经超过的居民承受能力,高房价问题不但不利于“民生”,而且从长期来看,低收入与高房价的不匹配使住房消费挤出了其他消费,不利于城市经济的长期发展。2007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是如何让地方政府真正落实宏观调控政策,重点改善住房结构和实施廉价房廉租房工程建设,真正解决低收入人群“居无其所”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章林晓 《金融博览》2011,(18):22-25
8月4日,北京首宗“限地价、竞房价”土地出让项目挂牌上市,这是继2009年试点“限房价、竞地价”、2010年试点“限地价、竞配建政策性住房”等土地出让方式后,北京市国土部门又一破解高房价难题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3.
1998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发布后,我国开始住房制度改革,居民购房数量不断增加,住房状况不断改善。但由于过分依赖市场,缺少政府的监督和调控,各地房价持续上涨,近年某些城市的房价像脱缰的野马,难以控制。房价的上涨速度不仅超过了人们的预期,也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许多人因买不起房而“蜗居”生活;部分买房的居民大量靠按揭贷款,背上沉重的债务,成为“房奴”。  相似文献   

4.
作者针对近期我国房价快速上涨、房地产商及商品房主导市场、住房投机愈演愈烈、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等问题,对北京的房地产市场进行了调查研究。文中重点分析了住房开发建设的运作成本,从而揭示了房价上涨的幕前幕后受益者。同时对部分国家和地区成功的住房保障制度及政策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旨在从中找出我国城市高房价的根源及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对策。本文以调查和分析为依据,提出了强化政府责任、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个人看法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供给视角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两难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理论模型解释我国房地产市场两难困境的内在机制,提出各参与主体的博弈行为与房地产泡沫的制度逻辑:一方面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和开发商的垄断造成房价过高;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投资又依赖于土地出让收入。中央政府面临两者之间的权衡。本文提出,地方政府的利益是地价和房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开发商垄断是高地价和高房价的直接原因。我们认为,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并发展高端房市场是解决房地产市场两难处境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书架     
中国住房市场发展趋势与政策研究作者:任兴洲等出版:中国发展出版社日期:2012年9月中国房地产市场中居民住房市场的比重较大,社会关注度高,阶段性问题尤为突出,为此,本书重点研究了居民住房市场,对住房市场大幅波动、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以及房价持续高位运行、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下降、住房保障滞后等目前中国住房市场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做了全面分析,并对未来10年房  相似文献   

7.
自2005年以来,房价一直为众人所关注.当前,房价经过这几年的疯狂上涨,已经到了一个令普通老百姓瞠目结舌的地步.近年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措施来抑制房价的快速增长,各地也出台了限房令,以此来达到调控房价的目的.但依照目前房价态势来看,效果不是非常理想.想要从根源上探索治理房价的方法,必须了解形成高房价的成因,深入分析造成高房价泡沫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价居高不下,已经影响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并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沉重负担。我国现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房地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不平衡、土地财政政策不合理和人们对高房价的预期等因素构成了中国高房价的原因。房价关系到我国经济平稳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大问题,因此政府应该着眼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台一系列政策以稳定房价。  相似文献   

9.
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和谐发展的政策环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一方面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需求,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另一方面鼓励普通商品房消费,防止房价大起大落.要使我国房地产业和谐发展,需探索房价与地价剥离的定价方式,强化房地产企业的自身建设,加强与房地产相关的金融产品创新,继续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0.
高房价是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关于如何抑制房价的上涨也一直是国家宏观政策调控重点。而近年来房产税的研究和试点在学术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房产税的属性和目标、房产税、房价与其他因素的关系、对沪渝两地房产税试点的利弊分析和目前住房市场的问题和房地产市场改革的调整建议这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我国多层次的房地产市场,包含了经济适用房、普通民众的基本住房、享受型高档住房、酒店、别墅、商业用房等.由于无序开发及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使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本文着重剖析中低收入者基本住房,金融危机的影响,居民收入预期不确定,增加了房地产金融风险,构建基本住房合理的房价形成机制--政府引导的市场定价,化解危机,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我们需要建立以市场化为基础、政府提供最基本的住房保障、只鼓励一户一套住房的住房制度,并建立政府宏观调节与市场基础性作用相结合的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在许多人看来,政府建保障性住房是房价调控长期难见成效的备选方案,或者理解为房价泡沫破灭后的一种保底和补救措施,使房地产投资不至于大幅萎缩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但我理解,政府提供一定数量的保障性住房是一项制度安排,是政府重视住房这  相似文献   

13.
近年业,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倍受各界瞩目,在房改进程中,政府、企业、城镇居民面临着同一问题,即:在广大居民迫切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同时,商品住房售难度大、空置率高,房地产市场沉淀大量资金。本文针对以上述情况,以北京为例,从商品房价构成和居民购房能力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力求解决高房价与低收入的矛盾。  相似文献   

14.
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实行REITs融资的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是我国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REITs融资途径,加大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的融资支持力度,能够疏通民间投资渠道,促进房地产市场结构优化调整,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金融市场和住房市场发展状况,认为只要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在部分房价较高的城市通过REITs融资模式加快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房建设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投资与理财》2013,(24):10-13
专家出马,事乱如麻!一些专家误读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一改革信号,长期被房价压抑得直不起腰的百姓们立刻将廉价希望寄托在了小产权房上。花小产权的钱,买大产权的房,在高房价的今天,的确有着广大的市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两会,狂飙的房价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此后,国家将房地产市场调控与保障分开的思路愈发明朗——市场的归市场,政府的归政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把住房政策归在“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部分,“建立住房保障体系”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中等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被首次提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亮相,则把住房保障推上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7.
在卸任的最后时刻,前届政府对于房地产进行了最后一次调控,2013年3月1日,新“国五条”细则下发。细则扩大了限购范围,重提了房价调控目标,预留了提高首付比例,最令人吃惊的是,还要严格对二手房交易环节课以差额20%的个人所得税。这样举措到底对房价的遏制有没有作用?对于房地产,上一届政府,十年九调,大部分都是通过税收或是控制信贷的手段,抑制需求,这些调控措施作用扑朔迷离,看似更像是政府的一厢情愿。那么如何才能有效解决高房价的问题?笔者认为只有从根本改变,土地“招拍挂”的制度,增加住房的供应量,满足刚性需求,达到供需平衡,价格才能得到遏制,中国经济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孙志 《财政监督》2006,(6):78-78
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陈淮日前在“中国财富论坛”上称:我国早晚一定要征物业税,普通老百姓合理住房的物业税可象征性地征收,超过必要限度,浪费了社会资源的人,就需要多付出代价。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高层也表示将在“十一五”期间推出此项税种。笔者认为,一系列住房调控政策作用不明显,房价越走越高,以宝贵的土地资源为基础的住房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少数囤房、炒房、奢移性消费者手中,被大量闲置,很多急需住房的人被高价逐出市场,无房户、住房困难户很多,经济风险因此而累积,社会矛盾也因此而显现。在这种局面下,利用物业税这样的经济手段来调节市场,应排除利益集团的干扰,当断则断,宜早不宜迟,否则风险越来越大,矛盾越积越多。  相似文献   

19.
禹良俊 《理财》2006,(7):20-22
买了房的、想买房的、买不起房的和再次买房的——除了房地产开发商以外的所有人,都在骂开发商是疯子。是开发商把房价涨到了天上。所有开发商都在笑所有买房人是疯子,价格都涨到天上了,还担心价格会涨,争着吵着抢着买房。是买房人把价格炒到了天上。任何关于房价的争吵与激辩,不再是市场买卖双方利益的简单权衡与博弈。拨开开发商背后的高房价形成链条,发现把房价炒上天的是被开发商称为“一条绳上蚂蚱”的不同利益主谋者,他们是房价不断刷新的真正黑手。欲让人死亡,先使人疯狂。黑手之下,几乎所有人都快疯了。  相似文献   

20.
初步探讨了我国双重住房供给体系及其相互影响机制。住房制度变迁中,住房福利供给制度导致的低租金、公房低价出售、集团购买再分配等因素对商品住房需求、价格形成产生较大影响,其形成的需求累积效应和财富效应扭曲了市场,进而扭曲了房价。高房价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与住房制度安排和政策取向密切相关。在进一步的改革中,住宅供给的商品性和社会保障性,是中国住房制度及配套改革要处理好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