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预算会计不宜继续使用收付记帐法傅朝选丰少青同志的《预算会计记帐方法之我见》(见《预算会计研究》1994年第6期)明确提出"预算会计应继续实行现行的资金收付记帐法。"对这一结论我认为需要研究。因为收付记帐法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下面提出来与...  相似文献   

2.
略谈记帐方法改革──借贷记帐法浅析钱四借贷记帐法是历史上第一个复式记帐法,也是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记帐方法。借贷记帐法开始是单式记帐法,到了15世纪逐步形成比较完备的复式记帐法。当初采用"借"和"贷"二字做为记帐符号,目的是为了适应借贷资本家记...  相似文献   

3.
科学的借贷记帐法常被指责为晦涩难懂。我认为这是怎样理解和阐明“借、贷”的问题,而不是“借、贷”本身的问题。过去有些教本对借贷原理的论述是有欠缺之处的,即往往偏重讲做法,不讲“所以然”。例如,有些教本(国外当代教本也有这祥的)对帐户的“借、贷”方结构的阐明是从资产负债表的“(?)”式结构引伸出帐户的“(?)”式结构。如下图:  相似文献   

4.
周有德同志在《齐鲁珠坛》2001年第4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揭开“借”、“贷”之迷》的文章。(以下简称《揭》文)。笔者觉得,在《揭》文中所提的“许多会计初学者对借贷含义模糊”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它不仅对今天的“初学者”有困难,而且还是曾经长期困扰过我国会计界并为之争论几十年问题。所以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很有意义的。在“借、贷”含义的问题上,我国为什么争论得这么久呢?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1我国使用收付记帐法的历史太久,影响太深。我国是世界上会计产生最早的国家。据史料记载,早在距今二千五百年前的春秋时期,我国就…  相似文献   

5.
<正>建国以来,银行系统交替采用了“借贷”与“收付”两种复式记帐法。目前,人民银行的各项业务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国内存、贷、汇等业务,采用资金收付记帐法;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投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的各项业务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的外汇、信托、投资、租赁等业务采用借贷记帐法。两种记帐方法并存,给银行业务发展及经营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已不适应当前经济形势发展的要求,统一银行系统记帐法已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笔者认为,统一采用借贷记帐法为最佳选择。其理由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于《“多借多贷”有时是必需的》一文之我见上海生电技术公司李乐天《上海会计》1995年第2期所载《“多借多贷”有时是必需的》一文,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特提出,供商榷。我认为:多借多贷有时为分录简便起见是可以使用的(如涉及多个科目的转帐事项),但并非是必...  相似文献   

7.
读了《财经》第16期关于揭露原交通银行广州分行行长刘昌明骗贷大案的文章.令人十分气愤。气愤之一,刘昌明身居要职.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骗贷98亿元(至今还有46亿元未追回),而在当国家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后,他竟敢逃之天天,人间蒸发。  相似文献   

8.
银期合作的现状、障碍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步形成阶段(1990年-1995年)。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以现贷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贷交易机制,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期贷市场开业,迈出了中国期贷市场发展的第一步。1992年,第一家期贷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贷经纪公司成立。  相似文献   

9.
《上海会计》1982年第11期刊载方兴同志的《借贷复式记帐法引进我国考》一文(以下简称《方文》),介绍了我国最初引进借贷复式记帐法的基本史实,读了很有收获。但对日本的银行会计制度是不是以“收”、“支”为符号,想提出来与他商榷。 《方文》指出:“日本在明治维新初期开始发展银行时,曾聘请英人亚林亨(Allenshand)设计会计制度。”这里与日本会计学大辞典及其他会计书刊有点出入,即这位被聘请的英人为亚历山大·阿伦·夏特(Alexander Allan Shand)。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国内外金融业务发展需要,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服务,农业银行和信用社,将于1994年1月1日起恢复使用借款记帐法。借贷记帐法具有科学、严密、适应性强的特点和优越性。它是以资金占用总额等于资金来源总额的平衡原理为依据,以“借”、“贷”作为记帐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帐规则来反映资金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帐法。它在不同性质的资金(指占用或来源科目)帐户里,借既可以表示增加,也可以表示减少,因而运用于任何经济业务的活动。如资产负债共同类的往来科目,既可以用于资产类,也可用于负债类,资金的最后性质由最后余额在借方或贷方来确定。余额在借方表示为资产类,余额在贷  相似文献   

11.
《上海会计》1989年第11期发表孟森刚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孟文),例举“一笔通过银行结算,应直接记入某项工程成本的支出费用,在编制记帐凭证时误入了管理费,并已登记入帐。”的具体更正办法,认为“记帐分录不必拘泥于有借必有贷。”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2.
贵刊1997年第9期刊登谢勇同志的《是“应收”还是“应付”》一文,认为企业购买对方的材料和商品后,发现有质量和其他问题,要求退货,在货款已付的情况下,会计处理有两种:一是(借)应收帐款,(贷)原材料、存货等科目;二是(借)应付帐款,(贷)原材料、存货...  相似文献   

13.
1999年第10期《预算管理与会计》中刊登杨瑜轩同志写的《行政事业单位怎样调整以前年度的错误账项》一文(以下简称“杨文”),笔者认为有些地方欠妥,在此提出与杨瑜轩同志商榷。一、对应缴财政预算款和应缴财政专户款错入本单位收入的调整杨文认为:行政事业单位将应缴的预算内外资金直接转入本单位收入最终形成了单位的结余或基金,财政部门在追缴此类款项时,对于按比例和结余上缴财政的专户款,应作调整账务为:借:结余(事业基金——一般基金)贷:应缴财政专户款同时,借:应缴财政专户款贷:预算外资金收入(事业收入)银行存款“杨文”说:上述分录…  相似文献   

14.
搞好贷后管理是防范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本息安全收回的重要基础工作。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由于金额较小,业务发生频率较高,绝大部分贷款都实行分期还款方式,贷后管理工作更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既能有效落实总行贷后检查制度,又能从实际出发,实现个人汽车消费贷后管理简单、高效、实用的目标,笔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搞好贷后管理是防范贷款风险,确保贷款本息安全收回的重要基础工作。个人汽车消费贷款由于金额较小,业务发生频率较高,绝大部分贷款都实行分期还款方式,贷后管理工作更显得尤其重要。如何既能有效落实总行贷后检查制度,又能从实际出发,实现个人汽车消费贷后管理简单、高效、实用的目标,笔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英语Debit、Credit和它的简写Dr.Cr.,被引进我国译作“借”、“贷”,有它形成的一段过程。除我国外的其他国家,从引进后,形成字母各异而读音相近的大体一致的局面,也各有一段过程。尽管各自的形成有先、后,亦有比较顺利和比较曲折之不同,但经过各自的反复实践,毕竟已被公认,成为应用于复式记帐法的共同术语了。 据说日本是于民治初年(公元1873年)引进的。在日语中称为[借]、[贷]。由此可窥,我国通行的“借”、“贷”两词,无疑是本自日语的这两个译词。  相似文献   

17.
《四川预算与会计》1999年第3期发表了徐雁雁同志撰写的《受赠财物不宜作“其他收入”》一文(以下简称《徐文》),读后深受启发。笔者对此有不同认识,现谈几点看法。《徐文》认为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财物不宜作“其他收入”处理,应增加“事业基金”并在其下增设“...  相似文献   

18.
贷后管理是信贷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是指从贷款发放至回收的贷款管理,是负责对贷款用途的监督,掌握贷款客户的动态信息,补充完善贷款档案资料,落实还款来源,保全信贷资产,确保贷款本息回收的全过程。贷后管理作为银行信贷管理的末端环节,对防范风险、提高信贷资产质量作用重大。长期以来,银行为控制信贷风险建立起了严格的“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贷后检查”的三查制度,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贷后管理却成了信贷管理“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笔者认为商业银行可以考虑通过设置专职机构来强化贷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 《福建金融》1989年第10期刊载了李春生、吴文锦同志撰写的《贷款利息计收方法与营运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货文”)。笔者对“货文”作者所持的某些观点不敢苟同。现提出三个问题与李春生、吴文锦同志商榷。其一,收取的贷款利息转入营业收入科目后,是否列入了信贷计划?“贷文”认为:“收取的货款利息转入营业收入科目后,就被视为‘禁区’”.事实上,自1985年初开始实行“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后,资金管理体制就由原来的“存贷挂钩,差额控制”改为“收  相似文献   

20.
前言:以“评估·成长·展望”为主题的2013中国评估论坛于去年的金秋十月在北京成功举办,论坛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及嘉宾参与,盛况空前。本刊从2013年第11期开始连续两期刊登了论坛的精彩内容,本期将继续刊载专业建设分论坛上七位嘉宾的演讲文章,展示评估专业建设与发展成果,研讨评估业务最新动态,以期全行业深化专业交流,推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