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凤 《农村展望》1992,(2):20-21
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省委、省政府对发展县域经济十分重视,很早就确定了“富省先富基层”的战略方针。省政府在七届一次人代会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把搞活县域经济作为振兴龙江的战略措施之一,对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因素还很多,主要是农业的基础不牢,抗灾能力不高,农业生产不稳,结构比较单一,比较效益偏低;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落后,经济效益低;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产品结构还不尽合理;城乡商品流通不畅,“买难卖难”问题时有发生,等等。因此,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要从解决这些问题入手,逐步探索有龙江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总的思路是: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的既定方针,继续深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生产力标准,解放思想,转变旧的思维方式,在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突出抓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从单一抓粮食的圈子中跳出来,走粮牧企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县域经济的路子,打破“大农业、小工业、穷财政”的县域经济结构,确立工农商贸并举、城乡同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逐步走上“以工促工,以商带,以工聚财、以财补农”的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县域作为中国最基本经济单元,县域经济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基础性地位; 探索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指导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法]以中部地区安徽县域单元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2016年县域人均GDP数据,运用变异系数、锡尔指数等定量分析安徽县域经济发展整体差异及其不平衡性; 通过空间自相关模型描述2000—2016年安徽县域经济差异格局动态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解释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成因。[结果](1)2000年以来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不断在显著,具有“阶段性”特征(缓慢上升期、快速上升期、平稳增长期),四大区域间差异及皖江地区、皖中地区、皖北地区内部差异是研究期间安徽县域经济发展差异的主要贡献力。(2)县域经济发展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增强,县域经济局部形成“合肥—芜湖—马鞍山”集聚热点区,以及“宿州—阜阳—亳州”哑铃型塌陷冷点区。(3)资源禀赋差异、交通条件改善及区域发展政策是造成研究期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空间差异主要因素。[结论]从制定扶持皖北政策、合理布局县域产业及推动城镇化的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中的县域经济呼唤多元化县域金融服务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县域经济的主体已转变为个体、私营经济和现代“三农”经济,中小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个体、私营性质的中小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亮点。但是,现有县域金融体制不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低下、服务品种单一,已经成为制约县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本文从县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出发,分析了县域金融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河南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省份,县域人口和县域国土面积都占全省总数的90%左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历来是关系全局的“重头戏”。没有农村第一步改革的成功和县域经济的繁荣和发展,就没有今天全省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同样,到本世末,河南经济再上新台阶的难点、关键、潜力和希望都较多的反映在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上。据匡算,我们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半的目标,其增长速度就必须达10%。而要达到这个速度,完全依靠预算内工业和中心城市的发展回旋余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县域经济特别是乡镇工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我省实现小康的关键和难点都集中在人均水平的  相似文献   

5.
县域经济既不是指单一的农业经济,也不是指县本级经济,而是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包括县域范围内多种经济成分、诸多产业和各个经济层次全部经济的总和。各地实践经验证明,只有把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放到县域经济的全局中去把握,坚持做到粮牧企一齐抓,工农财一齐抓,城乡经济一齐抓,才能牵住农村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抓住农村现代化和奔小康的关键。发展县域经济是富县裕民的必由之路,无论是对农村和农民还是对全省经济的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发展县域经济要有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力 《农业经济》2000,(3):23-24
近一个时期 ,县域经济又热起来 ,理论研讨不断 ,地方也陆续推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典型。笔者认为 ,在目前的国民经济发展阶段 ,若能使县域经济得到真正发展 ,避免过去屡次出现的“一哄而起”、“一刀切”和“一风吹”等大起大落的现象 ,必须要有新思路。而这就需要对县域经济的产生、发展和意义有新的认识 ,由此提出发展县域经济的新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一、要对县域经济有新的认识从字面上看 ,县域经济可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指的是县的行政区划 ,是从政治的角度划分 ;后半部则是农户、企业等经济主体的活动 ,是从经济的角度划分。按理说…  相似文献   

7.
(一)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壮大县域经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这充分表明党中央对发展县域经济的高度重视.县域经济迎来了大好发展时机。但是。面对新机遇,怎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理念创新.确立科学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实现县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又是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8.
技术进步对县域比较优势的动态影响浅析喻国华县域比较优势,是选择县域主导产业、确定县域发展方向的基础,也是实行合理的区域分工、实现社会资源空间配置合理化的基本依据。早在80年代,我们就把“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作为指导区域发展的基本方针,促进地区经济朝着...  相似文献   

9.
县域经济发展的极化效应与相关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柯美成 《中国改革》2005,(12):61-64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发展县域经济与解决“三农”问题被同时放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于是“县域经济”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热门话题被广泛地讨论,全国各地的县域都在“一拥而上”地大搞县域经济。在这种发展县域经济的大跃进中,有许多偏差和问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其中作者在文中提到的县域经济极化效应则是众多偏差和问题中应当引起足够重视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年来,位于成都远效的大邑县扬长避短,大胆创新,发挥优势,推进区域内工业化发展,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以招商促发展,积极推进与工业化同步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了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典范。四川大邑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四川其它丘陵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以有益的启示,即提高执政能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比较优势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策略,经营城市是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统筹城乡,和谐社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1.
戴旭宏 《农村经济》2005,(10):53-5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四川与发达地区相比,其落后主要表现在县域经济方面,研究和发展县域经济应当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本文深入研究了四川省县域经济较好的典型,总结了他们的发展经验,并对当前四川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障碍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支持和鼓励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农业大省的黑龙江长期存在“农业大”而“经济穷”、“产量高效益低” ,农业产业化进展不快 ,乡镇企业起步晚 ,县域经济基础薄弱的现象。甚至还存在相当一些贫困县、乡、村等。为此 ,黑龙江省确定了“搞好二次创业 ,实现富民强省”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个目标 ,首先的硬仗是建设农业强省。而要加快这一步伐 ,县域经济发展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基本单位 ,同时 ,又作为相对独立 ,结构完善的经济和社会体系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我国一些发达省份的县域经济比重占其整个国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功能完备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经济可以说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本单元,其相关活动关联到生产、流通、消费、分配等各环节,第一、二、三产业等各个部门。其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相关重点产业。而县域经济的中心,中心城镇如何通过加快发展建设,实现所属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良性、高速、协同发展,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转移期,进行突破性、实质性、高效性全面部署,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空间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为此,本文基于聚焦主导产业的视角,就沈阳中心镇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探讨,旨在加快沈阳中心镇建设,推动沈阳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是涉及社会方方面而的综合性经济体系。县域粮食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圈家粮食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基石’。”11月7日在长沙召开的“全目县域粮食经济暨粮食经纪人培育发展T作经验交流会”上,圈家粮食局副局长张桂风指出,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县域经济的地位日益更加突出,工业化、城镇化成为新阶段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与方向,县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趋于优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工农关系从“剥夺”到“补助”,农村综合改革配套推进。  相似文献   

16.
《农业经济问题》1991,(9):18-22
深化农村改革,抓哪些关键问题,突破口在哪里,这是农经理论界和农村实际工作者十分关注的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我国一些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搞得好的典型县的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了深化农村改革,交流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经验,研讨有关县域经济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促进全国县域经济更好地发展,在中国农业经济学  相似文献   

17.
"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县域经济竞争力状况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发展成功经验,总结了“长三角”成功经验带来的启示;提出各地应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集群,实施外向发展战略,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作为县域经济如何“谋发展”呢?大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就是落实十六大报告精神的一个具体方面。 县域经济应该是区域特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县域经济发展为研究背景,就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探讨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意义,以及“三农”问题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更好的协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发展县域经济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郡县治,天下安。”自古以来,作为中国最基本的政权单位——县,就被赋予了安邦定国的重任。但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县域经济,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壮大县域经济”的号召,自此,“县域经济”这一概念被正式列入国家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范畴。县域经济是一个区域经济,但是必须明确一个基本的点,县一级的农民占大多数,农村占很大比重,所以县域经济的发展要更多地解决三农问题,而粮食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自然充当了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