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鉴于我国与东盟水产品的双边贸易额、增长率、市场分布及贸易种类等特点,本文运用修正后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与东盟水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增长因素进行因素分解和效果分析,认为竞争力因素在中国向东盟出口水产品贸易额增长中发挥了主要效用,其次是需求规模效应,而出口结构的贡献率极低,尤其是产品结构亟需改进;产品需求规模在东盟出口水产品时起到了主要的拉动作用,东盟出口水产品的种类结构适应中国市场是次要推动原因,而竞争力的贡献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APEC+OECD"环境产品清单为基础,通过分析2003~2013年中国环境产品贸易的相关数据,发现11年间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规模增长迅速、贸易结构以及出口市场稳定。在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基础上,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分解为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分析了中国环境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环境产品整体竞争力的提升是中国环境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主要源泉,而结构效应和交叉效应对出口贸易增长贡献较小。因此,中国应尽快制定和实施新的环境产品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积极调整原有不合理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进一步增强中国环境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因素的恒定市场模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国水产品的出口增长是进口市场的结构效应、本身的竞争力效应以及结构与竞争力的交互影响的次级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竞争力效应起到了最为关键的促进作用,表明中国水产品是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出口行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的源泉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借助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渔业统计时间序列通用软件"数据库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增长源泉展开分析,并与泰国、印尼、印度和越南进行横向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水产品竞争力提高引起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商品结构效应和具体竞争效应对水产品出口的作用由负面作用转为正向作用,说明水产品出口市场结构日趋合理,并开始对出口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泰国、印尼和印度出口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需求规模的扩大,越南则是其竞争力增强起到了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日韩3国水产品贸易联系紧密,日韩是中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市场.本文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2001~2012年的数据,在比较中国水产品对日韩出口现状的前提下,利用CMS模型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日韩的增长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日韩市场对水产品需求的增长是促进中国水产品出口的最关键因素,中国水产品对日出口的“产品结构效应”和“综合竞争力效应”高于对韩出口,但对这两个市场出口的“产品竞争力效应”和“交叉效应”不明显.本文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1992~2011年的出口数据,分别运用出口的二元边际分解方法和修正的CMS模型分解和判别中国纸和纸板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并比较分析金融危机前后中国纸和纸板出口波动影响因素的差异。研究表明:在后危机时代,中国纸和纸板出口波动的影响因素、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与金融危机前相似;集约边际和需求规模效应是影响出口波动的主导因素;出口竞争力效应具有较强的正效应;出口结构效应抑制了中国纸和纸板出口的增长。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出口贸易规模、市场结构和产品结构三方面对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进行分析,并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析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中亚五国市场对农产品的进口需求是决定中国对其农产品出口贸易波动的主导因素,且中国出口中亚五国的农产品贸易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中亚五国市场进口规模的扩大,而竞争力效应和二阶效应在促进中国对中亚五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中发挥的作用逐渐弱化。  相似文献   

8.
RCEP的正式生效使得中国与RCEP各成员国乃至世界的水产品出口贸易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选取2006—2022年中国与RCEP13个成员国之间的面板数据,在测算对外贸易依存度和水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的基础上,引入拓展的引力模型分析影响中国对RCEP各成员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并依据实证结果测算各国的水产品出口潜力。结果表明,贸易伙伴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对外贸易依存度和中国水产品产量及在各贸易伙伴国市场上的贸易竞争力指数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有显著的正向作用;除老挝是潜力巨大型、文莱是潜力再造型外,其余国家均为潜力开拓型,说明我国水产品对RCEP国家出口贸易已有一定的基础,且依然存在较大潜力空间可供开拓。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分析法(CMS),选取2001-2012年的相关数据,从产品和市场两个角度对中国向东盟出口机电产品的结构效应及竞争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竞争力效应是中国对东盟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结构效应则贡献很小。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笔者对如何优化我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增强我国机电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韩国是中、美两国农产品重要出口市场。本文基于2000~2011年中美两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的有关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分解两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因素。结果显示:规模效应始终是中美两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规模效应较美国更加突出;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下降导致竞争效应贡献度不断降低,严重制约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的扩大,而美国农产品竞争优势的提高促进了对韩国出口增长。美韩FTA协定中韩国农产品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必然会对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构成威胁。最后,提出了扩大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促进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金砖国家贸易关系日趋紧密,中国对其出口贸易额呈波动上升趋势。本文选取2000-2013年贸易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逐年分解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动态波动的影响因素。CMS模型测算结果显示:结构效应对总效应贡献率的平均值为86.86%,是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增长的主导因素;竞争力效应对总效应贡献率的平均值为22.14%,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贸易额增长一定程度得益于出口竞争力的提升。针对阻碍中国在金砖国家市场出口贸易增长的症结,本文提出以下建议:推进区域贸易自由化,提高中国出口竞争力;优化出口结构,实现互补多赢。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对象国,两国贸易关系相当密切。本文采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日本市场的增长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中国输日农产品增长主要由日本国内市场需求增长所引致;产品结构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综合竞争力效应和产品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农产品输日增长产生阻碍作用。为扩大中国农产品对日出口,本文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国蔬菜出口的增长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对我国蔬菜出口贸易变动进行阶段分析,以寻找蔬菜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实证结果发现,进口国的需求扩大是我国蔬菜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商品结构效应对出口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小;竞争力效应对1992-1997年期间的蔬菜出口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但对其它时期蔬菜出口增长效果不明显。对竞争力效应的近一步分解发现,新鲜蔬菜等传统优势产品竞争力效应下降,而加工蔬菜等产品竞争力效应增长。根据分析,最后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金砖四国2004-2009年货物出口贸易额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将货物出口贸易额变化情况分解为需求效应、产品效应、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通过对比分析发现需求效应是此次金融危机中对四国货物出口最主要的负向影响因素;竞争效应是影响中国、巴西、俄罗斯货物出口的最主要正向因素。除此之外,竞争效应、市场效应又分别是影响印度、俄罗斯货物出口的主要负向因素。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三元分解法、修正的CMS模型及贸易竞争力CTG指数对目标市场1995-2012年的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中国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模式、因素和潜力。研究表明:在目标市场上不同时期、不同产品出口增长模式有一定差别;出口增长因素对于出口整体和代表性产品也存在差异,需要结合产品自身特征开拓市场;出口产品的贸易潜力除个别产品、市场外,基本保持较大潜力,竞争力较强。研究结果揭示了现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出口增长模式存在一定的调整空间,今后可以结合不同产品、不同市场出口增长因素和贸易潜力的特征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以达到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出口碳排放:总量、结构、要素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结构分解法探讨制造业CO2排放变化趋势,分析出口对中国制造业CO2排放的总体影响,将制造业出口CO2排放的影响因素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行业研究。结果表明:规模效应是制造业出口完全CO2排放上升的最重要因素;结构效应的作用方向不稳定,总体上增加了制造业出口CO2排放,但这种效应很小;技术效应对制造业出口CO2的排放虽有一定的减排作用,但还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因此,应当对当前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进行更加有效的调整,提高各行业尤其是高污染行业的减排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建立投入产出模型,测算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及其部门分布,采用LMDI 分解法将2001-2013年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增长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等3种因素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2001-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量年均增长8.98%,农业部门、食品加工业部门是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多的部门,规模效应是导致农产品出口的CO2增加的主要原因,技术效应是抑制农产品出口的CO2排放量增长贡献的最重要因素,而结构效应较微弱。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份额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贸易呈快速增长的趋势。采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我国农机产品出口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分析在我国农机产品出口中市场规模效应、市场分布效应和竞争力效应各自的作用及贡献。本文选择了11个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主要国家,采用1997-1998年、1999-2000年和2001-2002年三期的贸易额数据对我国农机产品出口市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机产品出口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农机产品竞争力提高引起的,市场规模的扩大对我国农机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市场分布效应对农机出口的作用由负面作用转为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特质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问题成为两国FTA谈判的敏感议题。文章基于1990-2013年UN Comtrade相关数据,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市场需求引致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主导因素及各方面对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贡献。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中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两国农产品贸易增长,尤其是韩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结构与中国消费结构的错位导致这种负面效应更加明显;出口竞争力效应拉动了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增长,但竞争优势不具备持久稳定性,而韩国农产品竞争力下降阻碍了其对中国出口增长。为扩大中韩农产品贸易规模,提高贸易质量,两国应该根据彼此市场消费变化,调整农产品贸易结构;加强农业合作交流,扩大互补性农产品出口;推进中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和集约化,促进农产品价格竞争力向非价格竞争力转变;在FTA谈判中,可借鉴美韩FTA农产品开放条款,合理设计中韩FTA谈判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戴澍 《中国市场》2013,(48):16-17,2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丝类产品出口国,出口额占全球同类产品出口额的极大比重。本文依托1991—2010年中国丝类产品出口数据对中国丝类产品进行CMS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丝类产品主要受市场规模效应影响,结构效用对出口影响不明显,竞争力效应同比略有下降。重视全球丝类产品需求、提高中国丝类产品竞争力是扩大中国丝类产品出口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