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1998年中国诞生第一部自产手机,国产手机就始终摆脱不了"山寨"、"低质低价"的名声,直到小米手机横空出世。小米手机开创了国产手机新的局面,并诞生了一批与苹果手机的追捧者"果粉"相呼应的"米粉"。这其中,小米手机硬件配置方面的抢眼功不可没,而作出更大贡献的,当属饥饿营销策略的高水准运用。饥饿营销成就了小米的品牌与附加价值,而小米手机也将饥饿营销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本文将结合小米手机实例对饥饿营销对于企业、品牌的影响一一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2.
工作之余,我整理了2011年比较有影响力的十大品牌营销事件,并作了简要点评,与各位同仁共勉。TOP10:小米手机饥饿营销事件回放:8月16日,小米科技在北京发布国内首款双核1.5GHz主频手机——小米手机,2011年9月5日小米手机正式开放网络预订,  相似文献   

3.
《福建质量管理》2014,(9):52-52
限量红米手机"1分08秒已售罄"、"0分25秒已售罄",这是小米机进入台湾市场在2013年底时给人的印象,不过,公平交易委员会2014年7月31日委员会议通过,台湾小米通讯公司在去年底举办的3波网络购买红米手机活动,商品数量广告不实,处台湾小米新台币60万元罚锾,这是个经典饥饿营销的案例,在现代的商业营销手法中屡见不鲜,但被政府处罚似乎非常少见。  相似文献   

4.
小米手机以“高配置、低价格”的定位,赢得了众多80、90后的青睐。小米自上市以来以独特的互联网销售模式,配合新媒体营销组合,成功的吸取了众多媒体和消费者的心。本文立足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结合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在对小米的产品特色和销售理念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研究小米手机的新媒体营销组合,理性分析小米手机营销中的过人之处,为其他国产手机的营销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5.
何常在 《英才》2014,(11):54-54
尽管我不是小米手机的拥趸,但不可否认的是,小米手机的营销水平确实高明,我不只一次从各种媒体上看到小米的新闻和宣传,更不只一次看到身边的人从口袋中拿出手机,赫然发现居然是小米。今天不是想讨论小米为什么会成功的话题,而是想讨论一个为什么小米手机叫小米而不是叫大米的形而上的问题。弹指间,小米利用三年光阴完成了别人30年都有可能达不到的高度,成为中国互联网商业领域里的发展典范。  相似文献   

6.
蔡建林 《新远见》2013,(3):80-83
说起近来的国产手机市场,就不得不说到小米科技,小米成立才两年多,估值从一开始的1100万美元到如今的40亿美元,接近400倍惊人的增值,自其推出手机以来,也不到一年,而前小米手机的出货量已经突破300万台,可以说,小米创造了一个手机神话。它是怎么做到的?面对陆续"下海"的互联网企业虎狼之师,小米又将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7.
小米手机自发售以来,广受社会好评。本文通过对小米手机营销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促进小米手机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我国智能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昕  王珏  林花 《企业经济》2012,(8):84-86
随着科技进步和消费习惯的变革,智能手机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速抢占全球手机市场,而其营销在我国市场范围内具有其特殊性。本文针对我国手机市场和消费者行为、心理的调查,以当下最具代表性的智能手机品牌苹果和小米为例,运用4Ps理论从产品、价格、分销、促销四角度,对我国智能手机营销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旨在为我国智能手机营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前Google、微软、金山等公司的顶尖技术人员组建的、专注于iphone、android等新一代智能手机软件开发与移动互联网业务运营的公司。2011年8月16日,小米手机在北京正式发布,国内媒体首次接触到这款号称为"手机发烧友打造"的智能国产手机。小米手机通过采用一些有效的营销策略,在短时间内获得一定的成功。一、小米手机的营销策略分析1.产品策略。概念营销即将那些准备传达给消费者的品牌文化,通过概念转换、概念传播,达到能使消费者认知并购  相似文献   

10.
2014年,小米手机在国内市场已经坐稳了头把交椅,四年的突飞猛进,它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手机巨头,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统计显示,2013年度小米手机全年销量1870万台,投诉量为993例,2014年小米手机销量达6112万台,投诉总量为1395例,仅增加了400余例,显示出它在手机行业的逐渐成熟。对比两年的投诉案例可以发现,小米手机的投诉也开始从单一的发货问题延伸到了更多问题上,包括  相似文献   

11.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互联网+"思维深度应用于经济、教育、社会等各个领域。"小米"手机在"互联网+"这一时代背景下较为成功地进行了营销策略的创新与改革,于2014年和2015年获得了中国市场智能手机销售量第一名。手机行业属于高动荡行业,在"互联网+"背景下面临更多的挑战与机遇。文章选取了"小米"手机营销策略的创新与改革为案例,研究其营销策略创新之处,并展望"互联网+"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一小米公司简介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高端智能手机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MIUI、米聊、小米网、小米盒子、小米电视和小米路由器是小米公司旗下七大核心业务。"为发烧而生"是小米的产品理念。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60万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将小米手机打造成全球首个互联网手机品牌,并通过互联网开发、营销和销售小米的产品。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2013,(20):60-61
尽管很多企业也依靠互联网注入新基因,但似乎都没有小米这么耀眼。传统的企业到底可以向小米学些什么? 2013年9月,小米发布了小米3和小米智能电视,发布会人山人海的拥挤场面,粉丝的各种尖叫和鼓掌,再一次的饥饿营销攻势,让小米再一次戍为科技的头条新闻。  相似文献   

14.
小米手机,从出世到现在还未一年的时间,9轮的抢购及目前全面的开放,已经吸引了很多消费者前去购买,速度之快以至于让传统手机厂商措手不及。然而小米的快速成功,无疑也留下了诸多问题。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平台上,已有超过100多位用户反映小米的问题。从开始的掉漆门,到之后发货慢、频繁死机重启、黑屏、按键不灵、通话破音、遭遇二手小米等问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不断地反映小米手机的问题。小米"青春版"问题多北京的周女士5月18号购买了青春版手机,25号收到手机,拿到手机后黑屏、死机、程序加载不了。随后周女士打电话给客服,客服告诉她刷机程序,但刷完之后还是黑屏死机。把手机寄回给小米之后,周女士收到小米检测短信,同意帮助她换货,换货  相似文献   

15.
《政策与管理》2014,(10):28-29
在小米所有的智能手机里面,小米3恐怕是最受争议的一款小米手机了。这款手机自上市以来,也是收到投诉最多的一款智能手机,主要体现在手机散热问题上,一旦使用时间过长就会出现发烫现象,个别手机还出现了频繁死机状况。因此这款手机收到了诸多用户的返修、投诉……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小米3这款智能手机却在国际市场走红。小米手机3日前正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市场销售。  相似文献   

16.
王慧荣 《企业导报》2014,(24):100-100
目前,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我国许多企业日益加强对网络营销的研发和投入力度。小米企业在网络营销建设方面形成了独有的成功经验,比如饥饿营销、口碑营销、互动营销等,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网络营销战略,比如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网络营销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产品的推广和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小米企业在网络营销方面依然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小米企业网络营销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张博 《企业研究》2012,(20):32-33
小米手机获得40亿美金估值事件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在小米获得超高估值的背后显现了针对企业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的异同之处。本文从小米手机入手研究小米现象,并最终从小米现象分析了企业的资产评估和企业的价值评估的异同之处,并给出了针对异同的看法。同时,从投资者的角度衡量了两种评估方式的利弊。  相似文献   

18.
《厂长经理之友》2013,(9):48-56
“对于雷军来说,是否有“饥饿营销”已经无关紧要,但是有一点他却非常清晰,“我们一定要办一个轻轻松松的公司。顺势而为,登到山顶看到风景很漂亮,将山顶上的石头往下踢,这是小米要做的事情。如果小米是把一个一干公斤的石头运到山顶上,那一定没有现在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9.
夹生的小米     
《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7期一线《口水四溅时,他们在想什么?》一个头顶诸多或虚或突光环的资深"苦逼"创业者雷军创造了一个命名为"小米"的手机品牌。这个仅两年的市场新生儿已经制造了太多的话题和争议:铁人三项、宗教式营销、轻资产、发烧手机。引来争议的有重启门、掉漆门、漏光门、期货说、虚假销量、虚假估值等。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社会什么都需要抢,甚至连买个便宜点的手机都需要抢,似乎能让消费者顺利买到就意味着营销失败,就意味着手机卖不出去。这种营销模式源自小米,目前已经被诸多国内厂商广泛采用,随后出现了黄牛,手机营销又陷入了厂商、黄牛和消费者时间的混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