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再次明确将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指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是一个有机整体,农民是"三农"的主体,因此,农业银行服务"三农"的重点也将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个人客户,尤其是未来的"三农"个人金融服务要紧紧抓住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国家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及户籍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农村个人金融业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建立农村个人金融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必然要求。要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挑战,更加注重完善制度、创新制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有力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土地制度改革的关键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近几年来,河南各地结合实际,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不仅保障了农民权益,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还促进了城镇化进程中新型农村社区的建设,有效地缩减了城乡差距,但也存在支持政策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了配合和助推新型城镇化进程,需要着力推进承包地确权颁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构建完善的农民承包地流转市场及服务体系和有利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金融、补贴等政策体系,建成以"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程序合法化、合同规范化"为主要特征的农民承包地流转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在描绘新的施政蓝图,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国梦将开启新的征程。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宏大背景下,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举办城乡发展一体化与制度创新论坛,就是要在农业财政科研战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的重要精神,深入研讨财政支持和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措施,探索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弱质、农民弱势、农村落后二元结构。出席论坛的十二位嘉宾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发表了对于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真知灼见。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郭庆旺院长和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苏明副所长分别做了点评。下面是按论坛上的演讲顺序,刊登十二位嘉宾演讲。  相似文献   

5.
农村土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与此同时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农村土地制度进一步创新的契机。本文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为例,分别从土地征用、土地产权、土地流转以及集体建设用地等方面分析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呼和浩特市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农村土地制度完善和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步伐,已成为当前基层财政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基于对湖北省21家“四化同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示范乡镇试点之一的襄阳市襄城区尹集乡的调研,对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进行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7.
十八大报告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从经济角度给出了未来一段时期内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农民进入城镇务工是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的纽带党的十八大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强调坚持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四化"同步发展。农业现代化的建设,其核心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因此民众对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诉求显得格外迫切。2008年10月9日召开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正是顺应了这一呼声,提到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本文认为,现代农业是推进"四化"协同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同时"四化"协同也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并从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非农产业,加快农村金融服务等方面给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两次提到"乡村振兴战略",强调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未来指导我国"三农"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作为安徽省面积最大、山库区人口最多的县,金寨县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梁云林 《中国外资》2013,(14):41-42
经过几十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与探索,各类农村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长,但仍然普遍存在"三农"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等问题,西部农村金融问题更加突出。基于国家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本文从城乡一体化建设背景出发,结合西部农村金融服务发展现状,探讨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中西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基于构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评价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11年河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河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逐步提高。但城镇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生产率低.城乡教育质量悬殊、农村人居环境落后等因素制约着河南省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进一步推进。鉴于此,河南省应当从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银行家》2014,(2)
正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三化同步"还是"四化同步",其共同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的难点在农村,"四化同步"的短板是农业现代化。多年来,农发行大力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做出了巨大贡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社会开始进人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农发行应抓住历史机遇,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周小全 《中国金融》2012,(17):57-58
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经之路,其中必然涉及到土地、劳动力、资本三大生产要素的整合和统一,这就要求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与农村金融制度二者的改革与创新应相互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保护和支持本国农业,取得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效果。中共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战略,提出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积极完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通过减轻农业经营者的税收负担、增加其投资和劳动收入,推动农业发展,加速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土地流转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和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积极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加速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安徽省明光市农村土地流转实践,就此提出相关建议。一、明光市农村土地流转现状农村土地流转是指在保留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土地承包经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养老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回避、必须解决的问题.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妥善解决农村居民的"老有所养",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当前,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从江苏省泰州市的实施情况看,社会...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我国一直实行城乡二元化的金融模式,随着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形成,这就要求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金融体系的完善,通过完善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金融结构,实现城乡之间更为平衡的发展。载完善城乡一体化的金融发展模式过程中尤其是要注重农村金融结构的相关问题,加大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建设发展的支持力度,培养现代化的农民和新型的农村。本文立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模式,重点探讨金融机构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所具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我国已站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起点上,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从2007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