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议题之一是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北京、上海等多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社会各界有感于"压力山大"的就业形势,纷纷断言今年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史上最难就业年"指谓的"最难",固然可以归咎为短期因素交汇所致,但是这些  相似文献   

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议题之一是研究做好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切实保障应届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有提高”。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北京、上海等多数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不足三成、,社会各界有感于“压力山大”的就业形势,纷纷断言今年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文章阐述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的现状,运用经济学的博弈模型分析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原因;并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过程中的参与者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不宽松的市场就业环境、不到位的毕业生就业意识、落后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境的出路离不开地方高校、毕业生、用人单位和政府这就业制度四主体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5.
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适应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适应毕业生就业心理变化的需要,是促进高校深化改革的需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应着重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培养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技巧;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加强高校就业指导课建设.  相似文献   

6.
从长远来看,促进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是大势所趋,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对西藏而言,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最大的标志就是以市场就业为主体。解决观念性矛盾是建立高校毕业生市场就业长效机制的根本途径,同时要广开就业门路,树立市场就业光荣的鲜明导向,为已经在企业和区外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免除后顾之忧,逐步建立促进市场就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
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焦虑、从众、攀比等心理问题,严重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现状极其成因,从高校教育角度出发,研究可行对策,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8.
赵秋艳 《中国经贸》2013,(10):143-143
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较为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和高校对于大学生进行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不尽合理。为了有效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就必须要改进入力资本投资方式,提高其就业能力,顺利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巧霞  杨同华 《魅力中国》2014,(16):187-187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开拓与建设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家人力资源保障局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万,2011年为660万。根据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以上数据表明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依然十分的严峻。因此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尤其是引导高校毕业生建立良好的就业意向对毕业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毕业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引导地方高校通过设置特色专业、专业能力培养等方式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既是提升地方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方式,也是地方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闫明圣 《乡镇经济》2011,2(2):93-96
目前,全社会都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把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就业工作首位,将就业工作当作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13.
《首都经济》2009,(8):9-1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定于今年7-9月在全国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进行动”,集中所有力量开展工作,力争在今年底使大多数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并确保家庭困难和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当年实现就业。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就业已是广受关注的社会问题。首先,文章从社会环境、教育制度、家庭以及毕业生自身角度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然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探讨高校在氛围营造、就业服务、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方面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文章就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方面,从引导学生树立主体意识、创新培养模式、加快课程体系改革3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目前就业市场的现象出发,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存在的教育体制、就业市场、就业信息等方面的问题与弊病,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杜平 《新西部(上)》2007,(8X):193-193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中遭遇性别歧视与就业歧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就业歧视是通过不合理地限制求职者或者雇员的就业相关权利的方法与实现差别对待的行为。目前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面临着显性和隐性两种形式的就业歧视。  相似文献   

17.
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日渐凸现,高校毕业生作为具有较先进知识储备的群体,其就业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全和稳定及毕业生前途。日前,就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所造成困难问题的成因及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程琳 《开发研究》2007,(3):51-55
本文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心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确立以高校毕业生就业为核心的产业经济政策、保持适度快速的产业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就业弹性系数、加快城镇化速度,引导高校毕业生走向基层、改革财政货币政策等产业经济策略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  相似文献   

19.
在就业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内,高校毕业生这一群体尤其重要。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趋于稳定,就业工作的重点转向毕业生能否高质量就业这一问题。文章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必要的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丁明 《改革与开放》2012,(21):43-44
<正>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改革,新成长劳动力规模的庞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了僧多粥少工作难找的现状,高校毕业生求职前景不容乐观。我校——闽江学院软件学院是以"培养实用技能型软件人才"为目标的高职院校。作为福建省软件职业教育集团的龙头院校,在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我们也备感压力,本人通过对自己就职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分析,就如何应对就业形势的变化,提高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