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宝洁的精明 案例 2003年,玉兰油成功晋级为宝洁公司年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的第13个品牌,同样的2003年,宝洁在CCTV在2004年广告竞标中成为了中标最多的外资企业、2005年央视黄金时段的标王。据《化妆品报》2004年2月调查数据显示,玉兰油在国内11个二三级城市品牌认知度独占鳌头。宝洁一向是市场营销的教科书,同样他也把“隐性广告”带到了中国,经常以公益面貌出现在一些活动中。  相似文献   

2.
王迅 《中国广告》2006,(12):98-99
2005、2006年的央视黄金时段的广告招标的“标王”都为化妆品业老大宝洁所夺,在某种程度上已说明了我国化妆品广告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势头,来自《2005年中国广告业统计数据报告》的数据也证实了这点。2005年化妆品广告投放总额达到111.665亿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28.8%,占了广告投放总额的788%,在投放额度排名表上仅次于药品、食品、房地产。然而,巨额市场和繁荣表象并不能掩盖问题,被曝光出来的问题化妆品广告让爱美的人们暂时冷静了一下。  相似文献   

3.
数字     
《中国广告》2005,(9):152-153
克莱恩公司即将发行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全球化妆品和化妆用具2004年市值将近150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超过4%。  相似文献   

4.
近年,亚洲各国吹着“韩”风,不论是电视剧“大长今)),或是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都深得民心,令人感觉到韩国在亚洲金融风暴危机后复苏得很快,其中,在市场上出现了不少先进的成功品牌。THE FACE SHOP于2003年12月在韩国开设首间护肤及化妆品专卖店,现在全球分店超过500间。其中超过100间分店遍布13个国家,远至美国、欧洲、澳洲及中东国家。2005年11月,THE FACE SHOP被美国“商业周刊》评为亚洲7大最具成长力企业之一。在当时,THE FACE SHOP在韩国已拥有约360间分店,海外分店超过60间,当时以平均每两天开设1间分店的速度,在国内外扩展自己的版图,很快就成为韩国第三大护肤及化妆品公司。在2005年,THE FACE SHOP营业额较2004年增加176%,达1.6(L美元,而利润增加219%,达至2千8百万美元。在2010年,集团期望国外分店数目增加至600间,占集团总营业额的60%。  相似文献   

5.
2004年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年行业总利润的三分之一可能将没了!全国信息产业的统计数字,历来莺歌燕舞。但今年不同,只要把一个数据前后一拼接,将“于无声处听惊雷”:2003年买际完成出口额1400亿美元,增长52%。2004年预期出口总额1400亿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6.
陈建秋 《中国市场》2010,(38):56-56
<正>在《中国美容经济年度报告》中指出,我国化妆品销售额,1982年为2亿元,1985年为10亿元,1995年为190亿元,2000年为335亿元,2003年为520亿元。美容经济成为继房产、汽车、电子通信、旅游之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而这个美丽产业的产品品类众多,品牌云集。例如澳洲的RedEarth、日本的Za和Kanebo、韩国的TheFaceShop等。  相似文献   

7.
据海关统计,2004年机电产品进出口6253亿美元,比2003年(下同)增长38.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11547.9亿美元的54.14%。其中出口3234亿美元,增长42.3%,占全国出口5933.69亿美元的54.5%,一年净增960.7亿美元,增幅与2003年的44.8%相比,回落2.5个百分点;进口3018.97亿美元,增长34.2%,占全国进口5614.23亿美元的53.77%,一年净增769.61亿美元。但进口增幅与  相似文献   

8.
刘琼 《华商》2014,(19):52-54
在雷富礼“王者归来”后的最新一个完整财年,近年来增长乏“速”的消费品公司巨头宝洁公司,并没有如华尔街期待的那样发生颠覆性的变化。截至6月30日结束的财年中,宝洁净销售额仅增长1%至830亿美元,同期净利润增长3%至116亿美元,均落后于竞争对手。华尔街曾对雷富礼充满期待。2000年他临危受命,成为宝洁公司CEO之后,曾在27个月内成功地使这家老公司再次“焕发青春”,利润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公司股价上涨了40%,成为当年道琼斯成份股中表现最好的公司,并且在2000年至2009年的雷富礼时代,宝洁的销售额增长了一倍,年销售额超10亿美元的品牌从10个增加到23个。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 中国成为俄罗斯第二大贸易伙伴俄国际文传电讯社2004年2月11日消息,俄国家海关委员会宣布,2003年中俄贸易额达到117亿美元,已成为俄在独联体国家以外的第二大贸易伙伴(据中国商务部数字,2003年中俄贸易额为157亿美元--编者注)。2003年俄同独联体以外国家的贸易额为德国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6.1%;中国117亿美元,增长26.5%;意  相似文献   

10.
马文 《经贸世界》2004,(9):28-30
如今,全球化妆品市场风起云涌,一个令无数女人心动的响亮品牌“欧莱雅”L'oreaL以它婷婷玉立的靓丽风姿,超时尚的独特魅力,悄然崛杞于世界化妆品市场。继2001年欧莱雅品牌创下全球销售138亿美元,净利润12亿美元之后,2002年,该公司再创营销新业绩,全球销售额达156亿美元,将利润为16亿美元。进入2003年以来,欧莱雅品牌更是被亚洲、非洲和北美地区市场认可,成千上万的女士们对欧莱雅品牌趋之若鹜,情有独钟。显然.“欧莱雅”这个来自法兰西的欧洲品牌,已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机床工具行业工业产品产销保持高速增长.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都好于预期。2003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销售收人705.94亿元.同比增长21.99%,实现利润33.76亿元.同比增长18.79%。另外2003年我国机床工具进出口总额达到79.15亿美元,占机械工业进出口总额的5.08%,其中出口金额为14.50亿美元.占机械工业出口额的2.49%.进口额为64.65亿美元,占机械工业进口额的6.63%,进出口逆差高达50.15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一、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出口高速增长,双双突破1400亿美元 据海关统计,2004年上半年机电产品进出口2807.2亿美元,比2003年上半年(下同)增长44.5%,占全国进出口总额5229.7亿美元的53.7%。增长速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俄罗斯对外贸易增长强劲,2004年外贸总额达2780.2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31.1%。据俄国家海关总局统计,2004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刘外贸易额为76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额为46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当人们为蒙牛在一档全民选秀节目中获得的10亿市场回报惊叹时,对于宝洁来说,那已经是2004年与湖南经视曾经的精彩尝试。或许,最近传言中的宝洁大规模调整广告战略,准备缩减平播,加大植入广告投入,也与此事相关。央视索福瑞显示。曾经历时5个月的《海飞丝明星学院》,仅通过电视广告的宣传。海飞丝广告到达率在长沙超过了50%。CTR市场研究显示,2004年7月活动结束后,海飞丝品牌力在长沙从2004年1月的1421%提升到15.66%,渗透率则从2003年同期48%提升到了75%。  相似文献   

15.
宝洁的烦恼     
<正>全球裁员、利润表现成谜、创新骨干被传大量流失,产品被指更新过慢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宝洁。在大日化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宝洁到底怎么了?在2012年,与家化大佬宝洁相关的传言和风波一直都未停止。全球裁员、利润表现成谜、创新骨干被传大量流失,产品被指更新过慢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宝洁。在大日化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不禁要问:宝洁到底怎么了?而点燃人们敏感神经的消息是,宝洁全球首席执行官麦睿博宣布,作为在2016财年之前削减开支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袁铭良 《新财富》2005,(4):78-86
尽管2004年全球股票承销额只占证券承销总量的大约10%,但较2003年的规模增长十分可观:首次公开上市发行额增长一倍多,达1350亿美元;股票增发增长62%至2710亿美元。IPO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回升。同时并购交易数量也出现增长;经过3年的低迷后,2004年己宣布的并购交易额大增41%至19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旧闻     
宝洁和伟大的广告人约翰·梅尔斯:再造宝洁约翰·梅尔斯1949年毕业于迈阿密大学,三年后进入了宝洁的一个化妆品部门工作,并以此为基点,步步高升,从一个部门副总裁荣升到企业  相似文献   

18.
《北京商业》2005,(1):29-29
最近,内地零售巨头物美商业在香港公布了2004年财报。财报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物美商业去年全年营业额25.97亿元,较2003年的15.75亿增长64.89%;全年利润高达1.079亿元,较2003年的7160万元增长了50.7%。  相似文献   

19.
冯海超 《华商》2014,(13):32-33
阳光帅气的80后创业新贵、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如今拥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头:纽交所历史上最年轻的上市公司CEO。 2014年5月16日,化妆品电商平台聚美优品在美国纽交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赴美上市的垂直化妆品电商。首日收盘价为24.18美元,较发行价22美元上涨9.91%,按收盘价计算,聚美优品市值34.33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肖利娟 《新财富》2007,(1):31-33
印度软件外包公司2004、2005财年的收入分别为130亿美元、172亿美元,分别占有全球市场43%、44%的比例,按此推算,2003、2004年度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分别为302亿美元、391亿美元。另一方面,作为第一大接包方,印度软件外包公司年增长速度约20.30%。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增速应当与此相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