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琪 《商场现代化》2012,(20):321-322
基因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基因专利的问题。符合条件的基因技术应当被授予专利权保护,基因技术必须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才能被授予专利,但是对基因技术的专利保护也应当有范围限制,以此达到申请人和社会、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利益平衡。  相似文献   

2.
基因技术的出现不仅在技术领域内倍受关注,而且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提出新的挑战。虽然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合同、商业秘密、版权、专利等法律手段进行保护,但专利手段的保护最为重要。我们在考虑对基因提供专利保护的同时也是在检验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因为是否应该对基因提供专利保护以及能否与如何保护已经触动了以专利法为支柱的知识产权大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根本原则,本文主要从基因的专利性、基因专利保护与道德条款以及公共政策的冲突、基因专利在技术充分公开与过宽权利要求的冲突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和阐述,以为抛砖引玉之词。  相似文献   

3.
基因专利保护法律问题探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宪栋  徐磊 《现代商业》2007,(30):252-253
基因技术的出现不仅在技术领域内倍受关注,而且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尤其是专利制度提出新的挑战.虽然基因技术可以通过合同、商业秘密、版权、专利等法律手段进行保护,但专利手段的保护最为重要.我们在考虑对基因提供专利保护的同时也是在检验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合理性,因为是否应该对基因提供专利保护以及能否与如何保护已经触动了以专利法为支柱的知识产权大厦中的一些基本概念与根本原则,本文主要从基因的专利性、基因专利保护与道德条款以及公共政策的冲突、基因专利在技术充分公开与过宽权利要求的冲突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和阐述,以为抛砖引玉之词.  相似文献   

4.
联合基因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依托复旦大学强大的科技实力,多年从事专业基因生物相关工程研究。今年,联合基因集团将专业基因技术应用于少儿成长教育领域,成立专业的天赋基因监测项目。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潜力,帮助更多想要对孩子进行个性化培养,特别推出了天赋基因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   

5.
代锷 《消费导刊》2009,(15):149-149
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歧视问题也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在保险领域,有关保险公司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基因歧视的争议尤其激烈。笔者认为立法不应当一概禁止保险公司使用投保人或被保险人的基因信息,而是应该根据基因信息与疾病之间关联性的不同有所区分。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法律在保险中基因歧视问题上需要进行规制的三个方面,力求在保险人的知情权和被保险人的基因隐私权中找到法律上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争论何时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科学家们通过孤立于其它机体的基因(DNA)进行基因转化获得成功后,科学家们认为,转基因技术的出现,将掀起新一轮“绿色革命”,将使农业变得更清洁,生态环境更具有可持续性,可以消灭能造成重大损失的病虫害,提高粮食产量并大幅度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通过基因技术培育出来的水果和蔬菜更硬挺、生脆、外表更好看。苹果、西瓜以及西红柿更耐储存,采摘后几天都不发蔫,且口感好。澳大利亚从 1996年起就有了转基因葡萄,这种葡萄比过去的品种口感好,而且抗病虫害。法国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技术制造一种酵母,它使…  相似文献   

7.
与广告中的专利问题有关的法律文件主要有二:一是《广告法》第十一条,二是国家工商局《关于加强专利广告出证管理的通知》(工商广字〖1998〗第40号)。一、《广告法》第十一条:“广告中涉及专利产品或者专利方法的,应当标明专利号和专利种类。未取得专利权的,不得在广告中谎称取得专利权。禁止使用未授予专利权的专利申请和已经终止、撤销、无效的专利做广告。”以上三款规定,构成了关于含有专利内容的广告应当真实、清楚明白、不误导消费者的基本规定。判断一则广告是否符合上述规定,应当查验中国专利局颁发的《专利证书》。…  相似文献   

8.
基因技术给21世纪人类带来的最大福音是增强体质、预防和减少疾病。基因技术在医学领域的使用价值极大,其巨大的市场潜力被许多企业看好。  相似文献   

9.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在全球食品领域内转基因技术已经有了重要的发展应用,为了对转基因食品做出有效标识,应当对转基因的识别技术建立统一的标准。在这种不同的认识体系中,国际上目前尚且没有一个统一具体的标识体系,因此在国与国之间开展贸易的过程中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在部分发达国家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过程中甚至使用了转基因产品的标识与成分检测技术,因此应当充分加强对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自上而下法是测算标准必要专利许可费的重要方法,确定合理费基范围尤为关键。本文对通信行业标准必要专利授权中涉及的费基问题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总结出甄别合理费基的几条原则,包括需求基础原则、假设市场谈判原则等。在测算手机的费基时,以往采用整体市场价值规则和最小可售实施专利单元两种常规授权模式都是极端的做法,合理的费基应当介于两者之间。基于传统的自上而下法,本文构建一种合理的费基模型,并通过向行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的方式计算合理的费基。结果发现:以整体市场价值规则确认费基的方法高估了实际专利贡献,其高估程度达到3.65-4.7倍,合理费基仅为整个市场价值的20%-30%。本研究有助于为标准必要专利许可的司法实践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任远 《饭店世界》2009,(5):41-41
出点子、想对策不仅是企业决策班子的专利,更是每个管理者、每个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管理者应当把鼓励、启发员工多提建议纳入工作职责内,员工也应当将献计献策作为本职工作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企业专利战略是指企业从发展的目的出发,利用专利制度提供的法律保护以及种种便利条件,促进科技创新,控制专利技术市场,有效地保护自己,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企业专利战略模式主要包括进攻性专利战略、防御性专利战略、混合性专利战略。它是现代企业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技术创新密切相关,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整体情况看,我国企业专利战略工作仍十分落后,存在着许多问题,我们应当从多个方面加以改善。技术创新是企业专利战略的重要目标,实施企业专利战略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为促进技术创新和保持竞争优势,入世后的我国企业应当根据我国国情和自身实际积极制定和实施适合自己的专利战略。  相似文献   

13.
张成立 《商业研究》2000,(1):132-135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不仅应当重视科技进步、科技开发,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更应当保护自己的技术信息、经营信息等商业秘密。做为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商业秘密和专利权、商标权一样,是经营者生存发展的锐利武器,是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珐码。同时,商业秘密又不同于专利权、商标权,它更需要法律的严密保护。  相似文献   

14.
王秀惠 《商》2014,(9):182-183
首先简单叙述商业秘密和专利的概念特征,并厘清二者的内在关系,这是理解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的前提。接着阐述商业秘密和专利保护的优劣,阐述商业秘密保护和专利保护的利弊。通过上述比较之后,总结企业在选择商业秘密和专利保护时应当综合考虑的诸多因素,同时建议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将商业秘密和专利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采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来保护本企业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相似文献   

15.
四位不同领域的顶尖专家,怀抱一个共同的理想,加之全新的靶点专利,使得珅奥基从创办起就拥有强大的“生长基因”。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技术已对我国相关产业领域产生冲击,在日新月异的技术变革下,如何拓宽应用场景和提升专利保护水平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企业应当充分考虑国内外人工智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在技术专利层面防止重复投入,把握国际方向,协同人工智能技术基础层、技术层与应用层的专利发展,合理选择提前公开与专利保密,重视人工智能专利的开发、应用以及保护,提升本企业在相关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黄蓉 《消费导刊》2013,(1):126-126
在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权在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无可厚非的,这就决定了保证专利权有效性和提高专利质量的专利无效制度在专利制度中的重要地位。专利无效制度将不具备专利保护条件的错误授权剔除出专利权垄断的范围,可见专利无效是专利授权制度的延续,也可以被视为弥补授权不足的补救制度。然而,在我国的专利无效制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研究我国的专利无效制度,并结合国内实际进行完善和修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商业方法专利是国际立法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国应积极与国际立法接轨。在立法上肯定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并尽快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商业方法专利标准及程序。同时中资银行还应当构建与外资银行相抗衡的商业方法专利战略,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姬晓莹 《商》2014,(39):232-233
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专利侵权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涉及现有技术的涉外性愈加普遍,域外证据越来越多,成为专利诉讼证据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现有技术域外证据的界定和我国的域外证据证明规则这两个方面展开了细致研究,探讨了我国现行域外证据公证认证制度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构建域外证据证明规则的若干个人建议。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应当迅速构建和完善现有技术域外证据的证明规则,切实维护专利诉讼利益,实现诉讼利益的最大化,全力推进专利科技创新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论加入WTO后我国企业的专利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管理对企业发展的意义非同等闲 ,然而国内企业对此重视得还很不够。面对入世以后国际竞争的压力 ,我国企业应当树立并强化专利管理的意识 ,建立专门的专利管理机构 ,使专利管理成为企业日常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并且根据市场形势与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专利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专利管理上与外国企业作一抗衡 ,遏制他们在中国的专利圈地运动 ,并进而主动出击 ,尽可能夺取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