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这个人很值得一写。他个人对卡车技术和车型的痴迷、他在卡车司机圈内的知名度、他的试车员工作和对企业的热爱。还打他个人多年与车打交道的经历,都可以深入地聊一聊。”住采访吴华成之前,有人这样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2.
元元 《董事会》2005,(12):84-85
你试过车吗?如果你是汽车记者肯定试过,或许还写过试驾报告,假如你没有试过,那就让我们一同看看今天大多数汽车品牌是如何试车的——  相似文献   

3.
《航天工业管理》2009,(8):41-41
近日,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成功进行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长程摇摆试车,这是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进行的第101次试车。本次试车是该发动机伺服机构状态改进后的首次热摇摆试车。主要考核试车台摇摆控制系统及发动机长时间工作能力。发动机所执行的摇摆动作是历次试车中经历时间最长、项目考核最完备、复杂程度最高的一次,充分考核了发动机及伺服机构在摇摆热试车条件下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近日,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成功进行了我国新一代大推力运载火箭发动机长程摇摆试车,这是新一代大推力发动机进行的第101次试车。本次试车是该发动机伺服机构状态改进后的首次热摇摆试车。主要考  相似文献   

5.
<正>通讯是一种详细、深入的新闻报道。如何细分,怎么采写,教科书上都有详细介绍,毋庸赘言。但是,如何结合电力工作实际,写好电力工作通讯,  相似文献   

6.
《IT经理世界》2011,(20):100-101
最近某汽车业界知名媒体人士在微博上感叹:“前几年都是找我帮忙买日本车,怎么劝都没用;这两年全都是找我帮忙买欧美系的车,怎么劝也没有用!”  相似文献   

7.
《汽车与社会》2014,(18):90-91
瑞虎5和长安CS75怎么选?前者凭借奇瑞多年SUV市场经验和成熟造车技术,在整车表现上凸显一种“实在”的味道,外观时尚而不乏稳重,敦实感强,实用性突出。后者则以大胆的造型设计和内饰风格展现了时尚气息,这两款车不仅各具特色,在价格上也有重叠区域,至于如何选,就看你是更符合哪一款车“气质”的消费人群了。  相似文献   

8.
严正声明     
各汽车厂商、经销商、各汽车广告公司、公关公司:上海三众华纳汽车在线传播有限公司(自称三众华纳(中国))在进行《车经车时代周刊》杂志的经营活动散发的广告刊例中盗用了《汽车与社会》杂志的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8-8903;盗用、篡改了《汽车与社会》杂志“车时代周刊”专辑2002年的封面,作为自己创刊《车经车时代周刊》、《车时代周刊》刊物两周年的证明;将《汽车与社会》杂志申请改版为正度8开周刊的20002年8月称为《车经车时代周刊》的创刊日期;冒用《汽车与社会》杂志的定价8元(优惠价两元)作为《车经车时代周刊》的定价,现将有关材料附上。《汽车与社会》杂志社郑重声明,上海三众华纳汽车在线传播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9.
张久 《董事会》2006,(3):90-93
新年前夕,应韩国现代汽车邀请去韩国试车。这是记者第二次去韩国,由于此行仅仅是试一款车,便逗留时间较短,总计只有40余小时。但是就在这40余小时中,记者却至少有10余小时是在车上度过的,  相似文献   

10.
三月二十九日,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汽车与社会》杂志社、BTV《汽车俱乐部》、清华大学汽车系、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及北京今日新概念销售公司等单位共同举办了主题为“选满意车,开放心车”的百姓购车试车活动。整个试车活动从创意到出方案,倾注了以社长周立群为首的《汽车与社会》杂志社全体工作人员的心血,这是为开拓汽车市场,引导百姓消费而进行的一次有益的尝试。目前,我国私人购车比例急剧上升,面对众多缺乏选车能力的用户,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一辆满意放心的车,将潜在的购车用户变为现实的…  相似文献   

11.
先讲一个故事: “How are yon?”一位英语老师在黑板上写了这句话,来考他的学生。 “怎么是你?” 学生翻译道。 How old are yon?”老师又写了一句。 “怎么老是你!”学生答道。 在一次风险投资的研讨会上,一个证券公司的朋友给我讲了上面这个笑话。他觉得,在开来开去的各种风险投资会议上,总是那么几个老面孔,人气明显不旺。  相似文献   

12.
梁瀚文 《汽车与社会》2014,(26):110-111
2014年7月12日(周六),两岸三地联合组织的赛事——华夏杯赛车大奖赛(简称华夏杯)赛前试车正式打响。代表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国台湾四个地区的12位车手参加了周六的赛前试车。在试车场所——广东国际赛车场。我们随记者的脚步一起先行探访整个试车环节。  相似文献   

13.
太空首次“跑”小车2002年4月15日,世界上第一条太空轨道“跑”起了一辆小型有轨车。美宇航局人士认为,这次太空实地测试,对未来利用小车建设国际空间站具有重要意义。这条长约13米的轨道,安装在国际空间站外新架起的首根“横梁”上。“横梁”、轨道及小车是由“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上太空的。宇航员们进行了三次太空行走,完成了架设“横梁”和轨道试车的准备工作。在15日的通车试验中,空间站的成员沃尔兹首先通过便携电脑向小型有轨车发出指令,小车随后向横梁上的第一个指定“站”点前进,但车子到了这一位置后,却…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负责的"嫦娥"三号着陆器热试车力学试验工作圆满完成。该试验是着陆器推进系统试车试验前一次重要的力学性能考核,也是验证推进系统设计状态是否满足"嫦娥"三号在轨运行性能要求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5.
现在报刊上常出现“准轿车”一词——在汽车新闻中,在车市评论中,甚至在某些厂家的新车广告中。 什么是“准轿车”?对这个问题,恐怕笔者最有发言权。早在1997年底笔者写了一篇文章谈论“国情车”,叫做《谁是未来十年中国市场表现最优秀的车》。在分析了中国的国情车必须是私家车、必须符合中国普通百姓的消费水平等四个条件后来逐步发展成“六要素”之后,还有这样一段文字: 那么,中国的国情车大概是个什么车﹖笔者认为,它应该是一种同我们现在所认为的轿车有差距的“准轿车”。它车型小,附加功能不多,以小城市和乡村为主…  相似文献   

16.
《羊皮卷》是近几年在世界上比较流行,被称为是最伟大的励志丛书之一,其中共收了10篇美国人写的文章,第一篇是《最伟大的力量》,作者叫马丁·科尔。文中指出:"当你要买一辆小汽车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买某个特殊牌子的车,也可以选择买一个制造商的车。换句话说,一个人所掌握的最大的力  相似文献   

17.
当人们看到一辆表面被撞得一塌糊涂的车,往往便会认为这车铁皮真薄,质量真差,肯定不安全。其实不然,在车辆碰撞过程中,是车架在其中承担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通常车架碰撞后的吸能、分散能量、抵御变形的能力强弱才能真正起到保护车上人员的作用。试想一下,如果由于车架设计的不合理而造成车虽然没怎么变形,但是人变成了吸能的介质,车还在,人却没了,那又有什么意义?长期以来或许正是由于对“吸能”这种安全设计得理念不同,让很多日本车莫名其妙地背上了“皮薄不安全”的骂名。  相似文献   

18.
《汽车观察》2008,(5):28-47
2008年"两会"期间,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代表提出,要改变中国汽车低价低质的形象,全力打造世界车,也就是符合全球标准的好车,才能重新赢得市场。由于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特殊性,中国还没有出现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国民车",但是很多企业将打造"国民车"作为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在国际上,高尔夫和甲壳虫都曾经是"国民车",印度塔塔集团推出的2500美元的汽车也被称之为"人民车"。4月23日,中国北京,一场围绕"中国车·世界车"的话题正在展开并不断延伸。由《汽车观察》杂志和美中汽车交流协会联合主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支持、中顺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2008中国汽车观察家论坛上,来自政府、行业的领导及国内外整车、零部件企业的相关人士就中国车如何早日成为世界车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从办了汽车杂志,一年到头去国内外风景名胜试车的机会很多,但是在沈阳试车的机会却不多。印象中沈阳这个老工业基地,还真没有三亚、张家界或“上赛道”那样被大多数车企认为适合试驾的场地,包括闻名遐迩的风景。但东风悦达起亚新车K4的全国媒体试驾会却破天荒的选在了沈阳。  相似文献   

20.
我们有些记者和通讯员,对给杂志写稿有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认为杂志的要求太高,文章难写,不好发。其实这个想法是有点偏颇,因为提高报道质量是报纸和杂志的共同要求,你写的东西好,有内容,有思想,在报纸和杂志都是同样受欢迎的。反之,粗制滥造、空洞无物的稿件,在报纸和杂志同样不受欢迎。不同的是,报纸的报道以快捷见长,杂志则以深度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