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王治华 《农村展望》1992,(11):33-34
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是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生产再上新台阶的关键一环。我认为当前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应处理好八个关系。  相似文献   

2.
村镇银行“支农支小”的本质功能和服务定位,决定了其必须走差异化、错位发展的新路子。只有勇敢走向农村、服务农村、依靠农村,村镇银行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  相似文献   

3.
1984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指出: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应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组织为农户服务的工作上来,首先要做好土地管理;其次要管好水利设施和农业机械,组织植保、防疫、推广科学技术,兴办农田水利建设以及其它产前产后服务,同时指出:不仅要依靠本身的力量,更重要的是要扶持各种服务性专业户的发展,并同供销社、信用社、农工商联合公司、多种经营服务公司、社队企业经理部、贸易货栈以及农林技术推广站、畜牧兽医站、农业机械站、经营指导站等企事业单位联系,协同工作更好地为农户服务。这就明确的指出了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由于我们认识和理解的偏差以及工作中的某些失误,致使双经营中的集体经营层次薄弱,不少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处于无能力服务或无服务状态,社会化服务也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生产需要,严重地制约了家庭经营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深化农村改革重点就是增强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统的功能和社会化服务功能,这是因为:首先,双层经营体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一家一户能办的事由农户去办,调动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一家一户不能办的事由集体来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统分结双层经营。其次,从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矛盾看,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增强统的功能,是促进提高农业集约化水平的有力杠杆。第三,从农业长远发展的基础条件看,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增强统的功能是改变农业基础建设落后局面,增强农业后劲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村镇银行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新生事物,是解决我国现有农村区域银行业金融机构覆盖率低、金融服务缺位、竞争不充分、金融供给不足等问题的创新之举,对于促进农村地区覆盖全面、治理灵活、投资多元、种类多样,服务高效的新型农村金融体系的形成,改进和加强农村和城镇的金融服务,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村镇银行给农村金融市场带来了竞争,有效增加了农村的金融供给,对农村金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帝黼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相似文献   

6.
我们宁安县共有19个乡镇,335个村,28万农业人口,125万亩耕地。1989年以来,我们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在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运行机制上,在科技兴农的战术选择上,从抓基础入手,选择村屯搞突破,建立了农村科技服务室,在全县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配套功能互补,富有活力的社会化服务运行的新机制,从而完善健全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突出"政府主导、财政扶持、组织整合、机制创新、市场运作"。凉山州供销社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应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政府服务职能改革,整合供销系统为农服务基础功能,强化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体地位,为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提供协同高效的综合性社会化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前理论界对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研究较多倾向于对其发展的必要性、紧迫性和作用进行探讨,或者对农村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具体形式、操作过程作案例分析,却较少地从社会化服务的商品经济属性出发去研究社会化服务供求的微观机制。本文正立足于此对发展我国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行动纲领。在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松江区各镇都建立了村镇建设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村镇办)承担着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村容镇貌环境改善的使命,任务十分艰巨。村镇建设管理队伍素质、管理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有必要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进行有关如何发挥村镇办作用的深入思考,以促进农村建设管理工作质和量的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村镇银行面临吸储资金有限、外部环境不理想等困境,应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监管入手,解决好其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村镇银行是为解决农村地区金融供给不足、竞争不充分、金融服务缺位等"金融抑制"问题而设立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村镇银行承担着普惠金融之责,更需突出特色、突破困境,解决好当前存在的体制机制问题。村镇银行发展特点自2007年全国首批村镇银行试点以来,机构数量增长较快,覆盖率不断上升,业务规模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村镇金融出现了金融机构服务方向不明、县城内的贷款紧缩、村镇金融市场存在空白等一系列问题,造成了村镇融资正规渠道不通畅,村镇居民贷款难等阻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为缓解上述问题应采取把农村信用社变为由农村各种主体入股的地方性金融机构、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功能、建立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结合的保障型农业保险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构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考郑铁王国钰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对坚持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推动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图在分析总结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体选...  相似文献   

13.
《农家致富顾问》2009,(10):14-14
大足宝顶镇的冬尖、江津支坪镇的米花糖、长寿葛兰镇的沙田柚……如今重庆各区县越来越多的村镇开始通过网络平台向外推介地方特产资源和农产品。据重庆市农业委员会介绍,重庆涉农行政村1万余个,目前已有70%实现互联网覆盖,众多村镇纷纷到中国移动农村信息网等一批农业网站群。  相似文献   

14.
(接上期)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紧迫要求,重点在于加强农业公共服务,发育多元化服务主体 农业社会化服务是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家庭经营的重要纽带。目前在粮食作物耕种收环节,分户经营亩均人工成本已高出机械作业价格15元以上,植保成本高出统防统治30元以上,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的趋势日益明显,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但是,  相似文献   

15.
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目前许多地区已出现了国营事业、区域组织、专业协会、民间个体等若干类型的服务组织,初步形成了农业科技、农业机械,畜禽防疫、农田水利、经营管理、商品供销、良种繁供等系列化服务体系,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总体而言,农业的社会化服务还处于初创阶段。服务体系不健全、服务面窄、服务功能弱等问题普遍存在。特别是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一些矛盾开始产生和日趋突出,已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从钟祥县调查情况看,矛盾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6.
如何破解农业服务领域存在的组织涣散、力量薄弱、手段滞后、效率低下等难题,使农业服务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7作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2008年以来,湖南省怀化市各级各部门掀起了一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实践。怀化市市委、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勾勒出一幅信息服务、科技推广、疫病防治、物流营销、金融支持的农业服务蓝图。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中央有关"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和支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精神,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营造社会良好发展氛围,农业部经管司、经管总站联合中国农村杂志社于今年6月启动了"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奖征文活动。  相似文献   

18.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户经营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与农户经营行为孙德凤农户是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农户的经济行为。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很多,其中社会化服务则是一个关键的因素。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但这种积极性并没有长久的...  相似文献   

19.
五、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5—0 从总体上把握农村社会化服务的进程,对于指导农村社会化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农村社会化服务,是指农村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于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个环节上的经济行为。考虑到有关产中社会化服务的资料能较为准确地得到,本次调查暂不过多涉及产前和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仅就农民迫切要求的机耕、排灌、植保、种子、化肥和畜禽疫病防治等6项,进  相似文献   

20.
《南方农村》2005,(2):34-34
这5种模式分别是:1.珠江三角洲模式。依托毗邻港澳区位优势,发展“三来一补”加工贸易,转移农村劳动力,同时发展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形成村中有城、城中有村的格局。2.江浙模式。苏南以工补农,以工建农,协调工农关系,稳定农业,推动农业机械化、良种化、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