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独立审计对债权人的保护作用——来自债务代理成本的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投资者,对其利益的保护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独立审计是降低债务代理成本的机制,可以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高质量审计能给债权人更好的保护;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债权人可以利用审计意见所传递的信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而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给债权人更强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独立审计,其自身质量的高低会影响这种作用的发挥。公司代理成本可以大致分为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管理层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以及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代理成本。通过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门化对这些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一种制度安排——独立审计,其自身质量的高低会影响这种作用的发挥。公司代理成本可以大致分为公司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管理层代理成本、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控股股东代理成本以及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债务代理成本。通过分析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行业专门化对这些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基于一个两时点大股东掠夺模型,考察了股权结构、代理成本与外部审计需求之间的关系。我们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成U型曲线关系,而与外部审计需求成倒U型曲线关系。即:代理成本较高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聘请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师,以降低代理成本,提高公司市场价值。我们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1和2002年的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并得到支持,本文分析还表明,债务融资与外部审计在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具有相互替代性。 相似文献
6.
内部控制治理效率与成本收益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本文基于成本收益的视角对内部控制治理效率进行了研究,通过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阐述了内部控制的意义,根据函数推演论证了内部控制治理效率与边际成本、边际效益之间的关系,并就如何建构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两类代理成本、债务治理及其可观测绩效的研究——来自我国中小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改进国内学者对债务治理效应实证研究不足的基础之上,我们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102家公司2004—2006年三年数据共306个观测值进行实证分析发现:(1)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对显性代理成本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表明债务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治理效应),而对隐性代理成本却无抑制作用或者抑制作用不显著,因此,无法形成债务治理可观测的债务治理财务绩效;(2)短期负债主要抑制显性代理成本,而长期负债主要抑制隐性代理成本。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极其不平衡是债务治理整体效应不显著的一个重要原因;(3)虽然我国中小上市公司债务治理效应难以形成其可观测的财务绩效,但由于财务杠杆效应的原因,存在可观测的债务综合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