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申光 《新远见》2010,(7):82-89
2010年4月,在海南博鳌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主题为"绿色复苏:亚洲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该论坛在发布的《新兴经济体发展2009年度报告》(下称《报告》)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E11,即新兴经济体11国,其实就是把"G20"国当中的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尼,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等11个国家进行整体研究。  相似文献   

2.
全球几大主要经济体目前都处于经济复苏的上升通道,只不过在顺序上存在差别:先是中国,接着是欧元区和日本,最后是美国和英国,将呈现出明显的经济复苏先后顺序。而这种趋势变化对于能源领域也将产生相应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总会计师》2013,(1):28-29
受金融危机影响,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仅为3.3‰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在此期间均经历了经济增长的减速。在全球经济一片萎靡中,中国经济依然是亮点,2012年中国经济再次实现软着陆,年底经济已出现复苏迹象,预计2013年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好转。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发达经济体财政风险不减、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前景不明朗、部分新兴经济体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影响全球金融市场的三大风险。在世界经济延续总体缓慢复苏、保持"北强南弱"态势的前提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走势将继续分化,国际资本流向变化也将更趋频  相似文献   

5.
去年世界经济仍在复苏,但动力明显减弱。据IMF预测,去年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13%,比2011年回落0.3个百分点。2013年,欧债危机仍会继续发酵,发达经济体债务收缩将继续抑制世界经济复苏,新兴经济体受此拖累,复苏乏力,世界经济走出衰退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6.
《中外管理》2014,(2):24-24
IMF总裁拉加德近日发表文章称,2014年全球经济可能仍然动力不足。因为2013年,全球经济依旧悬在希望与不确定两极之间。尽管复苏势头增加,但世界经济的引擎尚未全部高速转动起来。邱震海:2014年世界经济最大的直接风险或不确定因素,就是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后果。除此以外,世界经济的引擎将更多由发达国家掌控,而原来曾支撑世界经济的新兴经济体则可能落在后面。但问题是:发达经济体的增长空间是有限的,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实际贡献或支持率也将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7.
一、前言当前,全球经济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发酵和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乏力的影响,增长放缓或有步入衰退的风险。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来说,经济发展速度已有放缓的苗头,受到的冲击才刚刚开始。深入分析中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8.
王思宁 《英才》2013,(1):137-138
关注领域:战略新兴产业、高科技、房地产"2013年中国经济将出现复苏,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在政策的助力下,已经在转型。相信未来五年、十年中国的经济仍会有一个很好的增长。"战龙对《英才》记者表达了对2013年甚至更远期的中国经济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更新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总体走强,发达经济体持续复苏,但部分新兴经济体增长前景不容乐观,预测全球经济增长从2013年的3%升至2014年的36%,比今年1月上一次预测下调0.1%,2015年将升至3.9%.与2013年10月的预期大体相同。  相似文献   

10.
正近两年全球经济增长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不再是一枝独秀,发达国家正在摆脱困境,走向复苏,但要彻底修复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的创伤仍需时日。在这一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其走势如何,倍受关注。本文从国际视角对此进行了初步分析。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以金砖国家为主体的所谓新兴经济体的高速增长,一直是  相似文献   

11.
现在对于世界经济何时复苏还没有定论。悲观论者认为衰退会达到5年以上,甚至像日本“失去的十年”一样漫长。乐观论者认为世界经济2010年即会复苏。而对于不同经济体,显然复苏的时间也会有所差异。中国2009年保持了8%以上的增长,而有些欧洲国家却几近破产。也正因为如此,强调中国率先走出危机的呼声很高。那么,这种说法有理由吗?决定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到底有哪些?总的来讲,一个经济体的复苏取决于其初始条件、发展阶段以及经济体的弹性。以下将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审视中国在这几个方面所具备的优势或不足。  相似文献   

12.
当前全球经济以"双速"模式复苏,而且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发达经济体增长乏力,而新兴经济体复苏强劲,但却面临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威胁。本文试图通过借鉴美国政府促进经济增长和应对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为各国未来政策取向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3.
声音     
《中国新时代》2012,(5):18-18
"中国将成为最后一个摆脱全球危机的主要经济体。" ——这是知名经济学家MichaelPettis在日前发送的一封电子邮件中对中国经济做出的预测。与一批投行经济学家周期性地唱多唱空中国经济不同,Michael近年长居中国,一直唱空中国经济。他与《经济学人》打了两个赌:他认为中国未来9年经济平均增速将低于3.5%;他认为中国经济总量在2018年绝不会超过美国。  相似文献   

14.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等"金砖国家"一直充当着世界经济复苏引擎。然而,随着美欧国家不断通过低利率货币政策向市场注资流动性资本,新兴经济体逐渐陷入通胀高企、劳动力成本大增、  相似文献   

15.
渣打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李籁思在最近撰写的一篇分析报告中指出,对全球经济而言,2008年是金融危机之年,2009年则将是衰退之年。至于201O年,西方发达经济体仍是停滞之年,但新兴经济体则是复苏之年。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相互交织,金融市场依然处于动荡之中,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前景仍不明朗,新兴经济体则面临着结构调整和转型压力。在这个复杂的阶段,我们需要关注和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更为稳健的银行体系,兼具安全与高效的特点,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今年的"寒冬"来得比以往更早一些。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不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中国外贸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国内成本上升、国外内需不振等客观因素外,中国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增多也成为影响出口的重要因素。不仅我国传统的贸易伙伴夹击中国商品,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加入其中,"中国制造"遭遇十面埋伏。  相似文献   

18.
环保     
《中国企业家》2008,(11):20-20
“中国和中东这两个世界上最具流动性的经济体正在组成一个新的商业集团,改变全球经济格局。”——政论家斯蒂芬·格兰在《新闻周刊》上写到:一条“新丝绸之路”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19.
《乡镇企业导报》2009,(5):26-26
[美国《华尔街日报》4月11日发表文章]题:支出稳固,中国经济好转(记者安德鲁·巴特森发自北京) 昨天的新数据表明,中国5860亿美元的政府刺激计划看来产生了效果,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好转的可能性增加了。  相似文献   

20.
经济传真     
《审计与理财》2005,(5):61-62
世行预测:中国贸易盈余将大大超过1000亿美元。世界银行最新一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指出,东亚新兴经济体预计今年将增长6%;其中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8.3%,通货膨胀率为3.5%,2005年全年的贸易盈余可能大大超过10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