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字显示,今年1~2月份我国葡萄酒进口量和进口产值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了78.6%和35%。进口葡萄酒虽然并没有像很多专家预测的那样产生“井喷”,但其市场销量还是在稳步提升。这种增长并非表现在具有消费进口酒传统的一线城市市场,比如京、沪、粤,而是集中在一些以前进口酒市场不太活跃的二线市场,比如湘、桂、鄂等,可以看出,进口酒的市场接受层面正在扩展。  相似文献   

2.
2006年伊始,卡斯特联手东海鑫业,张裕成立先锋国际酒业,五粮液进军红酒行业等,无不跟进口葡萄酒有直接关系。从最初“狼来了”的恐惧,到今天的宽容“拥抱”,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越来越引人关注。可以预见,在国内葡萄酒业大发展的今天,进口酒势必成为国内红酒市场一股最为活跃的力量,进口酒与国内红酒代理商的合作模式成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笔者在密切关注进口酒动态的同时,认为有必要对目前进口酒的业态进行一下分析整理,希望对行业有所推动。从目前进口酒与商家合作模式来看,进口葡萄酒市场具体呈现出以下四大形态:  相似文献   

3.
去年上半年.我国进口葡萄酒1778.2万升,价值1669.5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8.6%和35%.进口酒在我国市场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经过长期运作,进口洒却逐渐陷入一种自己设下的迷局。不突破这个迷局,进口酒的春天还会很远!  相似文献   

4.
根据各个口岸统计的数字显示,今年进口葡萄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表)。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英国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36%。进口葡萄酒新一轮的发展浪潮空前火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商场现代化》2012,(34):71
<正>进口葡萄酒的快速增长,不可避免地对国产葡萄酒产生巨大竞争压力。在进口酒的冲击下,作为国产葡萄酒品牌龙头的张裕和长城也尝到了市场被蚕食的苦果。时移事异,今年欧洲葡萄大量减产,使全球葡萄产量惨遭近40年来的最大"滑铁卢"。有预测称,这将导致全球葡萄酒产量锐减13亿瓶。在连锁反应下,追捧进口葡萄酒的中国酒商及消费者将不得不为进口酒支付更高的价钱。那么,在这个市场背景下,国产葡萄酒是不是迎来了一个抢回市场的契机呢?国产酒及酒商是否已经嗅到这一商机,并在为抢占市场做准  相似文献   

6.
很多人认为关税壁垒是影响进口葡萄酒无法上量的最根本因素,但是随着中国进口酒关税下调,进口酒的经营者并没有过上舒服的日子。除了增值税、消费税等还将在一段时间内影响到进口酒外,还有其他市场性的因素影响到了进口酒的销量。可以说,中国市场的高关税掩盖了非关税因素对进口葡萄酒的制约。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需求加大,很多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在去年都实现了快速增长。例如骏德酒业全国专卖店已经开到了16家,年内将开到二十家左右,公司形态也从最初的“骏德酒业”改名为“骏德酒业连锁有限公司”;富隆酒业今年也在广外厌河区开设了全国最大的,集零售与饮用为一体的进口葡萄酒专卖店。可以说,在完成对中国市场的初步导入后,进口酒商迎来了一个发展良机。但整体来看,国内进口酒代理商在操作思路、品牌打造以及具体实施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解决不好的话,初期操作中国市场的这批代理商将会错失—个发展良机。  相似文献   

8.
邹思晓 《品牌》2015,(1):8-9
大众普遍认为酒和文化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而在中国,葡萄酒更是作为西方外来文化的典型代表。自中国加入WTO以来,我国葡萄酒市场陆续迎来国际酒商的入驻。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在看到巨大市场潜力的同时,酒商还面临着中国葡萄酒行业进入洗牌期的压力。本文运用现代营销理论结合葡萄酒产业文化,就中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分析入手,从实际出发,探究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的文化营销战略。  相似文献   

9.
2004年,进口葡萄酒占到了中国葡萄酒市场总量的五分之一强;时至今日,进口烈性酒依然是夜场、礼品酒市场的主角……进口酒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酒市场的结构。为此,《糖烟酒周刊》在国内媒体中首开进口酒专栏,向酒类厂商展示一个真实的进口酒市场。通过“洋酒中国行”栏目,我们希望能够实现双重价值:第一,给进口酒一个平台,实现与国内渠道商的深度沟通;第二,国内酒“以洋为鉴”,使经营思路与运作方式更加科学、理性?  相似文献   

10.
在第一期(见10月28日出版的《糖烟酒周刊》)的系列报道中,我们重点介绍了引进国外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时需要注意的包装、瓶标设计问题,本期我们将从进口葡萄酒当前在国内市场的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对现阶段国内市场销售的主要进口葡萄酒产品的来源、销量、销售渠道等进行分析预测,进一步介绍商家选择进口葡萄酒产品的几种可用方法,供读者朋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梁剑 《糖烟酒周刊》2004,(34):28-29
进口葡萄酒虽然已经占到我国葡萄酒市场总量的13%,但是,目前进口的葡萄酒主要是原酒,通过中国品牌销售。国外成品葡萄酒面临严峻的品牌推广难题。全国总代理 省级代理是目前进口品牌葡萄酒比较适合的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2.
随着越来越频繁的品鉴酒会、时尚赞助、专卖店开业等活动,进口葡萄酒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焦点。不仅一些知名企业纷纷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拓展力度,而且大代理商也加速了直接开发进口酒的进程。更有业界人士预测。2007年进口酒的发展会对2006年普遍走强的国内葡萄酒企业板块产生影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广东红酒和进口酒的销售额有10多个亿,是国内红酒消费的主力市场。国产酒、进口酒在市场上共舞,一些新现象、新的营销思路也在产品之间、产品与市场之间、产品与经销商的碰撞中产生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进口酒关税下调、新国标的推行,中国葡萄酒与国际市场接轨已经成为发展的潮流。伴随着这一进程,行业发展也具有了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中国国内的葡萄酒市场已经逐渐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具体表现在新旧世界葡萄酒生产国的葡萄酒产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市场上,来自不同国家、不同产区、不同品牌、不同葡萄品种、  相似文献   

15.
广东市场是众多进口酒争夺的焦点,这里既有多年经营进口酒、代理品种丰富多样的专业代理商,如富隆、骏德、ASC等;同时,广东也有实力雄厚、利用原有丰富网络资源的新进者,如大水、龙程等传统红酒代理商。因此,广东市场上的进口酒呈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化。深圳天翔商贸的罗志杰总经理认为,从整体来看,进口酒在广东的市场策略有着明显的差别,这使得进口酒在广东市场上表现出了不同的风情。  相似文献   

16.
《糖烟酒周刊》2005,(20):26-27
据专家预测,2010年中国对葡萄酒的需求,高档酒将占到50%,中档酒占到40%,而低档酒只占10%。由于自身难以克服的渠道绝症限制了传统营销模式,葡萄酒诸侯纷纷向高端寻求突破;关税下调,大量进口葡萄酒集结中国,盘踞高端市场虎视群雄。一时间,高端市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可以说,高端酒市场成了中洋对决、国内品牌对决的主战场,抢得高端酒,就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那么,高端市场将引发怎样一场鏖战?高端市场在整个中国葡萄酒市场现阶段的价值与地位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正>"葡萄美酒夜光杯",如今,葡萄酒已经成为普通市民佳节团聚、宴请亲朋的餐桌必备。作为福建传统的进口葡萄酒消费市场之一,葡萄酒越来越受到泉州人的追捧。加之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相比,在品质、口感上更具竞争力,也刺激了国外经销商加大开拓泉州市场的力度。据泉州检验检疫局统计,2016年,泉州市共进口葡萄酒556.5万升,货值883.7万美元,分别增长52.97%、53.13%,呈大幅增长态势。2013年以来,泉  相似文献   

18.
在本届重庆糖酒会上,最大的亮点就是进口酒品牌参展数量明显增多,而且经销商对进口酒的关注度也越来越强,可以预计,进口酒热潮将有可能席卷中国酒类市场,从而对中国酒类市场的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4年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WTO),使其世界各国的葡萄酒品牌商都瞄准了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并纷纷加入进来,对国内的葡萄酒企业造成了巨大压力。在此基础上,受"零关税"以及欧美国家的出口补贴等政策的影响,进口葡萄酒在价格上的绝对优势更加明显,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国产葡萄酒越来越难以与之匹敌。本文从我国葡萄酒市场现状入手,探究进口葡萄酒对国内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并结合进口葡萄酒,对我国葡萄酒产业进行SWOT分析,提出了应对进口葡萄酒冲击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葡萄酒企业纷纷向高端寻求突破,进口酒也集结中国,盘踞高端。一时间,高端市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么。高端酒的这种发展热潮到底有什么原因?高端酒活跃的背后向我们昭示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