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国军 《糖烟酒周刊》2007,(24):115-115
在黄酒行业大发展、全国化的进程中,有一个品牌和一个人物应该被写入历史,并将浓墨重彩。这个品牌就是黄酒之源——会稽山,而这个传奇人物就是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总经理或者说黄酒行业的旗手——傅祖康。因为,从2005年开始,黄酒行业的发展、转折就与会稽山、傅祖康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洪帆 《糖烟酒周刊》2006,(14):30-31
“在广东,绍兴黄酒阵营古越龙山、塔牌、会稽山、女儿红、孔乙己等品牌年销量在8000万左右.加上海派黄酒、广东客家黄酒。广东黄酒市场总容量在115亿左右。”一位行业人士给出了这样的数据。  相似文献   

3.
黄酒业已经从“春天”向“夏天”过渡。这是会稽山公司董事长傅祖康在该公司2006年度总结会议上提出的一个代表性观点。从各厂家看,与2005年相比,2006年表现出来的业绩似乎均暗合了傅祖康的论断。比如会稽山全年实现销售收入(包括嘉善黄酒)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63%。而包括古越龙山在内的绍兴黄酒集团销售收入据称达到18.8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而和酒、石库门以及其他几家颇有规模的绍兴黄酒企业也均披露出有较大增幅。  相似文献   

4.
倾听     
《糖烟酒周刊》2007,(13):28-28
黄酒产业的整合和洗牌迟早会到来.传统的成本加利润的核算方法无法承担起高额的市场投入。企业必须通过调整结构,加强管理,培育“明星产品”来应对新出现的问题。——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傅祖康  相似文献   

5.
丁璐燕 《浙商》2013,(17):46-46
在所有的酿酒行业里,黄酒的消费税已经是比较低的,但会稽山去年的缴税金额仍高出净利润0.5亿元。与多数企业不同,洒类企业除了需缴纳一般税种外,还需缴纳不等的消费税。例如,生产一吨黄酒就要缴240元的消费税。“相比白酒一吨就要上千元的消费税,黄酒的税足不高的。”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祖康说。  相似文献   

6.
又一个11月侣日,来自浙沪一带的黄酒企业自2004年后,再一次入围了中央电视台黄金段位广告的招标。古越龙山、会稽山、致中和、上海冠生园(和酒)各有斩获,其中,会稽山斥资7000万“中标”抢得黄金时段广告,此种态势预示着2006年的黄酒大战将更加激烈。央视传播对黄酒拓展市场固然是件大好事,经销商也很关注,但经销商不是来看热闹的,而是看下一步会做什么,怎么做。这都给黄酒企业的市场运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糖烟酒周刊》2005,(45):86-86
目前,北京黄酒市场已初步启动.各大绍兴黄酒品牌如古越龙山、醇雕酒、会稽山、塔牌等在京城各大商超均可看到,消费者也初步接受了绍兴黄酒,预计2005年北京黄酒市场份额将达到3000万元.随着古越龙山在央视上的重拳出击,以古越龙山为代表的绍兴黄酒在北京纷纷加大投入力度,预计今后几年内,北京黄酒市场还有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2005年,会稽山绍兴酒有限公司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令整个行业为之瞩目,成功摘得2006年央视黄金资源多个广告标的,一举收购嘉善黄酒股份有限公司,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免检产品”称号。2006年是会稽山打造10亿企业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遵循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祖康年初提出的加强过程管理和细节管理的指导思想,该公司上下努力将工作做细做透。新近赴任的市场部经理刘建伟表示,市场部要以此次糖酒会为契机,加强对细节的管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工作质量,从一个又一个的细节中展示出会稽山的公司形象。  相似文献   

9.
2006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这对一个白酒品牌而言不过是个小数目,但对于黄酒,特别是一个新品而言,这个数字已是来之不易的惊喜。创造这个业绩的是会稽山公司于2005年上市的“营养型”黄酒品牌水香国色。另据了解,会稽山公司已计划用2—3年的时间,在江苏市场做到1个亿的销售,使水香国色这个中高档黄酒真正成为一个强势品牌。这个从苏南市场成长起来的黄酒新品牌.在黄酒大扩张中脱颖而出,其运作方式如今已被众多黄酒企业争相效仿,我们甚至可以把它称为“苏南模式”。  相似文献   

10.
黄保啤信息     
《糖烟酒周刊》2005,(43):36-36
北京黄酒市场近况,石家庄黄酒市场逐渐升温,会稽山携手央视,椰岛鹿龟酒宣传主题即将全面更新,莲花山当归酒上市试销,燕京继续南扩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前三季度青岛啤酒利润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11.
目前.会稽山全国市场布局已基本完成。重点市场已经成功实现了渠道下沉,市场销量在稳步上升。但在绍兴黄酒纷纷到省外市场争抢地盘的形势下.作为浙江省内市场“老大”的会稽山抓住机遇重拳出击.加紧了对省内市场的拓展和巩固。在绍兴、杭州市场会稽山占有绝对优势.据称截至9月份其总销量已经与2004年全年销量持平:而宁波市场则是其他黄酒品牌的天下。  相似文献   

12.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虽然以古越龙山、会稽山为代表的高端黄酒品牌的快速提升,带动了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但是,从目前黄酒市场的现状来看,领先一步的黄酒品牌,销量的提升不仅要依靠自身的品质,更要将市场营销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3.
《糖烟酒周刊》2005,(28):46-46
会稽山吹响绍兴酒新一轮大发展的号角,绍兴黄酒集团牵手法国卡慕国际,劲牌公司上半年经营运行情况良好,东北保健酒瞄准广东市场,龙碗酒湖南市场看好,皇宫酒业进行战略调整,青岛啤酒推出“优质8度”,……  相似文献   

14.
秀秀 《广告大观》2005,(12):158-159
11月18日,CCTV黄金资源广告招标现场人声鼎沸,“179”号频频亮牌,成为当天招标现场的一大亮点,“179”号的持有者是浙江东风绍兴有限公司的著名黄酒品牌“会稽山”,“179”与“要吃酒”谐音,更喻意会稽山“要持久”地屹立于中国黄酒名牌阵列中。  相似文献   

15.
“实事求是地讲,把问题看得很深。谁也解决不了。我的看法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会稽山的董事长傅祖康对记者如此坦承。在黄酒行业,会稽山无论是对营销方式的探索,还是资本运作以及品牌开发,都是比较前卫一点的。而这与傅祖康有着,必然联系。和他接触,  相似文献   

16.
也算是经过多方努力吧,黄酒市场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了。在此状态下,黄酒市场品牌竞争的内容也变得丰富起来,除主导品牌外,黄酒新品牌也如雨后春笋了。从2005年开始,绍兴黄酒阵营已经推出了一批新的黄酒品牌。其中以会稽山为最。例如会稽山推出的水香国色、稽山清,还有像稽山鉴水、稽山干雕、稽山源等等有厂商合作背景的新品牌。截至2006年,已是星罗棋布的它们与会稽山主导品牌一起,在渐渐兴起的黄酒市场上攻城拔寨。从市场成长层面讲,它们越来越像是一支“会稽山系”,为会稽山打天下。  相似文献   

17.
以品牌数量和产业规模衡量黄酒的产业结构,古越龙山、会稽山等一线黄酒品牌只是“冰山一角”,二线黄酒这一庞大的产业群落才是黄酒产业的“主体”。黄酒产业的真正崛起仅仅依靠几个领军品牌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崛起有待于黄酒产业整体素质的提升,或者说,关键因素在于黄酒产业潜在“主体”即二线黄酒品牌的崛起。  相似文献   

18.
以前.全国糖酒会对于黄酒企业而言似乎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事情。由于各个黄酒企业相对缺乏自身宣传推广意识.黄酒企业的形象和声音总是被无情地淹没。糖酒会几乎成了绍兴黄酒企业的“鸡肋”。然而,现在的情况却大不相同。秋意渐浓之际.今年秋季糖酒会在泉城济南开幕,继成都会后黄酒企业再次集体发力,在此次糖酒会上成功地展示了自己的形象.并赢得了众多经销商前来洽谈台作。会稽山市场部负责人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年的糖酒会我们黄酒企业终于扬眉吐气了.全国经销商对黄酒表现出的强烈兴趣让我们都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19.
《糖烟酒周刊》2006,(13):56-56
会稽山江苏力拓水香国色,劲酒、张裕至宝三鞭角力山东,两湖黄酒市场快速增长的内因比较,竹叶青酒2006年要发力,以活动的形式引导保健酒消费  相似文献   

20.
谁能在竞争中既壮大了自己又促进了行业发展?怎样实现这个双重目标?在日益火热的市场上,作为绍兴黄酒领头羊之一,会稽山当仁不让地亮出了自己的高姿态:做大黄酒市场,争做行业领头羊。从市场上看,会稽山在黄酒的新一轮大发展中行动非常积极,俨然是一个领跑的竞争者。据了解,在新形势下,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傅祖康先后进行了多项改革。最主要的内容是,在对市场的定位上,他认为会稽山不应该是地方品牌,而应该是全国品牌。因此加大了对全国市场的投入,通过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