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品牌扩展中“稀释效应”的消费者认知机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洁怡  马威 《商业研究》2005,(16):143-145
品牌扩展策略中的“稀释效应”,是指随着核心品牌在新产品上的使用,消费者对核心品牌的评价有所下降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否发生,主要取决于消费者对扩展产品的评价值。从消费者的认知出发,用情感迁移模型和联想需求模型分析消费者如何对扩展产品进行评价,认为扩展产品与核心产品的拟合度低、核心品牌的联想不能适用于扩展产品的领域而导致“稀释效应”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当品牌绞尽脑汁增加产品功能,推出各种传播活动时,殊不知消费者更乐意购买传递“简洁”体验和互动的品牌。  相似文献   

3.
宋晓玲 《广告导报》2005,(11):29-30
品牌是一种感受;是一种评价;是消费者心目中对于企业与产品醇香浓厚的情结。品牌是产品的延伸,是企业在营销和传播的过程中形成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广告主如何在海量信息中使品牌所要传达的信息准确到达目标消费者,并促使其产生反馈?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以市场营销学、传播学、消费者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将互联网、终端、内容产品等新兴营销传播工具纳入品牌传播体系,建构以“告知——认知——体验——共享”为核心的“品牌创新传播层级模型”,并提出了差异、整合、互动三大导向性原则,以期为广告主更好地控制品牌信息、提高传播效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银行业品牌构成中,“实”是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品质;“名”是通过形象或符号进行传播活动而得到的消费者评价。工商银行认为,品牌建设中能否妥善地处理“名”与“实”的关系,是其成败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陈浩 《网际商务》2011,(10):64-65
2011年8月31日,第三届中国品牌与传播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饮料行业领导品牌王老吉荣获“最具消费者信赖品牌”奖。可以说,这是一个特别有价值的奖,核心在于“信赖”二字。  相似文献   

7.
宋岳江 《浙商》2012,(11):122-123
在外资品牌、合资品牌联合夹击自主品牌传播空间的大背景下.面对持续上升的传播成本,极度微弱的行业话语权已经无法支撑企业正常营销推广的需要。2011年是众泰转型升级的关键年,众泰在保持传统传播节奏基础上,采取了差异化的品牌传播方式,从“产品——消费者”单一的传播源到“多触点、多层次、多媒体、多受众”的立体多元形象进行深度挖掘。  相似文献   

8.
汪恩 《网际商务》2011,(8):87-87
戈尔的体验式营销,核心是让消费者了解其独特产品的功能,自发地传播戈尔品牌,达到指名购买的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9.
品牌名称是品牌的核心要素,是形成品牌和推广品牌的基础,也是消费者进行口碑传播的主要内容,产品的品牌名称对产品的销售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确定产品品牌名称就很重要,但在操作中,存在不少误区。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品牌的形象,都是由三重因素构成的。第一重因素是产品品质。它是构建一个品牌,一个企业形象的最根本因素,姑且称之为“核心要素”,因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最终目的是享用这个产品的功能属性,但是,当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高的时候,产品的外观造型,销售价格等产品功能之外的因素,对消费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李国良 《销售与管理》2007,(1):I0022-I0024
当前国内市场已经进入“品牌独尊”的时代。大到汽车小到卫生纸,品牌成为消费者选购产品时考虑的关键要素;在广告信息大肆泛滥的空间里,消费者对传播过度的信息很难形成深刻印象,品牌的打造和提升愈发艰难。一个新兴品牌想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广大消费者知晓并且产生信任,即使进行巨额投资进行品牌建设,也很难获得如期的品牌地位。那么,在诸多强势品牌的挤压下,新品牌如何才能获得一席之地?如何才能将品牌信息快速地植入消费者的头脑中呢?“借船出海”——关联某个强势品牌,无疑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郭振玺 《广告导报》2005,(6):133-133
企业产品销售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就是铺货。铺货其实有两种,一是往消费者面前铺货。一是在消费者心里铺货。在消费者面前铺货靠通路、渠道,而在消费者心中铺货靠品牌、靠传播。在消费者面前的实物铺货看得见,摸得着,容易被理解,而在消费者心里铺货也就是品牌传播。则还没有被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品牌传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完成很多基础工作:产品信息传递给消费者,消费者理解产品信息,消费者接受产品信息,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等等,而且有效的传播对品牌资产的积累还有着重大的作用。所以,企业在铺货时一定要把货铺到消费者心里。  相似文献   

13.
国际国内双循环背景下我国外贸企业既面临重大挑战又存在难得机遇,跨境电商传统的“商品出海”模式正日益被“品牌出海”模式所替代,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不同行业企业借助独立站、数字化平台和海外社交媒体等核心媒介要素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塑造和传播,以期实现品牌无差别的全球化布局和品牌打造之路,推动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并运用全球资源实现自身的战略发展和转型升级。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借助直接面对终端消费者的DTC营销模式持续打造跨境品牌,DTC模式无疑正成为后疫情时代“品牌出海”争夺制高点的制胜之道。  相似文献   

14.
《国际广告》2009,(11):128-129
“双喜”这个品牌名称所代表的产品不止一种。但是很多消费者却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出哪一支广告是出自广东的“双喜”,这就是广东“双喜”多年来对“喜”文化不遗余力地追求和传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5.
马驰 《网际商务》2014,(1):90-92
在传统的媒体环境中,通常是企业向消费者推荐和介绍品牌,但在新媒体和新技术推动下的品牌营销,是消费者主动“拥抱”品牌,参与并定义品牌,消费者越来越期待在体验中主动接受信息,从被动接受品牌为主动获取并自发为其传播。  相似文献   

16.
战略的本质是塑造出企业的核心专长,从而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科技高度发达,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产品,技术及管理诀窍等容易被对手模仿,比较难成为核心专长,而品牌一旦树立,则不但有价值并且不可模仿,因为品牌是一种消费者认知,是一种心理感觉,这种认知和感觉不能轻易模仿。品牌的打造已经  相似文献   

17.
网络传播为企业的品牌传播提供了许多新的途径,如企业网站中的品牌形象传播、网络广告宣传中的品牌传播、搜索引擎营销中的品牌推广、电子邮件中的品牌建设和传播、基于网络的品牌口碑传播等。网络是一个高效的传播工具,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品牌的宣传和推广中,品牌本身所提供的核心价值的作用至关重要。对消费者来说没有价值或价值缺失的品牌,推广做的越好,对品牌的负面影响越大。企业应时时考察品牌所提供的价值是否符合市场和消费者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对延伸产品属性和核心品牌联想要素的发掘,建立并提升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并通过营销传播努力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消费者.企业明确产品品牌关联度后可以运用广告、包装、公关,促销四个营销路径实行品牌延伸营销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9.
白酒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产品,也是最具民族性的。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消费习惯的改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传统的白酒产品和白酒业也不断“与时俱进”,他们不仅在产品口味、包装等产品核心的层面时尚化,更在品牌的传播与塑造方面时尚起来。以下我们特别从2006年纷繁复杂的白酒企业事件营销和传播运动中,选出如下几则皆具代表性的“时尚典范”,组成“时尚秀场”。[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国际广告》2011,(10):70-71
“小空间大作为”一直是宜家产品的特色,同时也是其品牌传播的主线之一。在近期主推的厨房产品中.创意方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更加生动的表达方式体现这一主题,让消费者把对宜家品牌的好感度转移到”整体厨房”这个具体的产品上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