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武汉金融》2001,(1):59-59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资产剥离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以及金融风险的防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资产剥离绝不是人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由于实际操作的失误以及认识上的偏差,目前的资产剥离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深思:一是资产剥离额度较少,不能满足国有商业银行减负需要;二是资产剥离违背初衷,有剥优不剥差现象;三是剥离后的资金不到位;四是后续管理滞后,逃废债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2.
韩志文 《浙江金融》2001,(12):20-21
有利的方面 (一)对国有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言.有利的方面有: 1、盘活部分存量资产,提高资产质量水平.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资产出售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后,不良资产的总额及占比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不良资产的"不良"程度也有所缓解,因为剥离出去的不良资产大多属于呆账贷款和呆滞贷款(按一逾两呆划分)或损失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按五级分类划分).  相似文献   

3.
赵建刚  王全化 《西安金融》2001,(1):18-19,17
借鉴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我国政府采取对国有独资商业银行1995年以前发放的、截止1998年形成的不良贷款通过剥离,交由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处置的重大决策,是提高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对推进国有企业和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截止2000年6月末,不良资产剥离工作基本结束。笔者近期选择了一家具有代表性的省分行,对其剥离工作进行了调研,发现这一举措值得肯定的同时,还有数额不少的不良资产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越来越多地通过债权转让方式处置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各级法院在司法实践上较为混乱,既导致国有资产严重流失,又给银行风险控制增加了难度.笔者对案发类型的法律问题及处理机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将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处置和管理,是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实力,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大举措。它将对今后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基层农行来说,不良资产的剥离,意味着经营环境的重大变化。如何应对新环境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已经成为一个摆在基层农行面前既现实又紧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各行年报入手,分析了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状及其基本发展趋势,并就银行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再次剥离不良资产的可能性问题进行了描述。作者认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增加不良资产处置手段,将变相的折扣处置变为直接的折扣处置;直接通过大量新增贷款来稀释不良贷款是一把双刃剑,稀释不良贷款的同时可能提高每年的新增不良贷款比率;银行与触AMC合作是一条可行的道路,二次剥离的类型将采用商业性和准商业性剥离的方式,各种方式的结果将在实施前被谨慎评估,以保证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能够从不良资产中脱身和不会给财政造成太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使国有商业银行在加入WTO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宏观措施,对现有国有商业银行进行换血。一方面,通过注入大量资本金,增加银行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同时采取裁减富余人员、撤并低效网点、制定扭亏增盈计划等措施,从内部增强商业银行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8.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二次剥离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5月,英国《金融时报》、高盛公司、穆迪公司、法国里昂证券同时发表对中国银行业的研究报告,报告说:“目前中国银行业的最大风险是7000亿美元的不良贷款。处理不好,经济改革的成本会吞没经济改革的成果。”近日,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胡祖六在接受《新闻周刊》独家采访时说:“最近三年来中国银行体系资产质量有所改善,新增不良资产亦有所减缓。但不良贷款比例过高这一情况并没得到根本性克服。尽管近几年宏观经济周期十分有利,但中国银行体系处置降低不良贷款的速度显然过慢,是未来中国金融体系与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隐患。”  相似文献   

9.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二次剥离之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我国金融机构核心组成部分的国有商业银行正致力于体制改革和竞争实力的提高,迎接国际运行规则 下 市 场 竞 争的 考 验 。而 无 论是 改 制 上 市 ,抑 或 提高 业 务 水 平应 对 国 际 竞 争,巨 大的 不 良 资 产包 袱 都 是 束 缚其 健 康发展 的 严 重 桎 梏。 不 良 资产 解 决 的 好 坏直 接 关 系 到中 国 整 个 金 融运 行 效 率 的 提 高 和 体 制 改 革 的 成 败 ,本 文 就 剥 离 国有商 业 银 行 不 良资 产 的 必 要性 及 相 关 问 题作 了 初 步 探 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加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步伐,必须坚持"政府扶持、集中处置、治标治本、防范兼顾"的策略,"二次剥离"是现实形势下加快不良资产处置的客观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