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对于商誉,不同的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企业合并》中规定,商誉是指交易发生时,购买成本超过企业在所购买可辨认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中的股权份额的部分,它应确认为一项资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企业合并与无形资产》准则中规定,收购成本大于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减去负债的余额的总和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英国会计准则委员会(ASB)以财务报告准则(FRS)形式发布的会计准则,对商誉的定义则是针对外购商誉。FRS指出,外购商誉指被购买企业的成本与该企业  相似文献   

2.
李健 《广西会计》2000,(7):40-41
商誉会计是会计理论与实务中最富争议的论题之一。目前 ,许多国家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 ,已制定了有关商誉的会计准则。我国在市场经济建设中 ,也遇到了许多有关商誉及商誉会计问题 ,因此 ,如何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需要 ,制定商誉会计准则 ,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具体会计准则第×号———无形资产》(征求意见稿 )中规定 :企业应将外购商誉确认入账。商誉的成本应根据购买企业支付的价款扣除被收购企业可辩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后的余额确定 ;外购商誉的价值应在 10年以内等额摊销 ;负商誉应确认为企业的递延收益 ,并在不短于 5年的期限…  相似文献   

3.
商管,是企业的获利能力超过一般企业的获利水平,能够在未来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一种无形资产.商誉是企业持续经营中所体现出的一种价值,这种价值不能离开企业而独立存在,只有当收购、兼并企业时,才对商誉于以资本化,即只对外购商管才进行人账处理。当外购商誉初始人账后如何继续处理,在当今会计学界至少存在着三种观点.他们各持己见不能达到统一,因此对于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再进一步探讨。一、外购商誉会计处理方法的三种观点五、直接冲销法直接冲销法承认外购商誉是企业的收购与兼并中客观存在的,但不赞同在财务报表上单独反映商…  相似文献   

4.
负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确认方式有相似之处,即确认时间为企业并购日,确认金额为购买价格低于被收购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确认依据为购买业务中支付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合法证据。但负商誉与外购商誉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别,对应于对负商誉性质的三种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5.
吴雄华 《广西会计》1999,(11):22-23
一、观点述评观点一:一个企业能够超过同类型企业而获得与成本支出没有关联的额外利润,就有可能存在无形资产,而这种无形资产大部分由商誉构成。商誉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在消费者的心目中的良好印象,自然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观点二:商誉是最无形的无形资产,其之所以作为资产是由于预期的、未来超额(超过平均水平)的经济利益的代表,商誉不同于其他无形资产的特点是它不能同企业整体脱离,无法单独存在并用来进行交换。外购商誉属于收购企业所有之后,它就变成收购企业整体盈利能力的组成部分,它转化为企业的自创…  相似文献   

6.
康均 《广西会计》2000,(6):21-23
在传统会计理论中,对企业的自创商誉不予确认。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自创商誉逐渐成为企业无形资产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而且占总资产的比重也越来越大。自创商誉的确认再度成为当前会计理论界的焦点话题。一、现有商誉确认理论的不合理性1.现有商誉确认理论不符合一致性原则。现有商誉确认理论只确认和计量外购商誉,而对自创商誉则不予确认。其理由是外购商誉的市场交换价值使确认具有可靠性。事实上,这种商誉确认理论并不科学,它违反了会计的一致性原则。自创商誉是外购商誉的基础,外购商誉是自创商誉的转化形式,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外购商…  相似文献   

7.
一、商誉概述商誉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为企业带来超额收益的无法具体辨认的资产,能使企业具有一定的未来盈利能力。我国将商誉定义为企业获取超额收益的能力,从无形资产中分离出来,单独列作一项资产。商誉按来源分为外购商誉和自创商誉两种。外购商誉是企业购并活动中,收购方在对被购方的资产  相似文献   

8.
企业收购与兼并的发展,带来了外购商誉在企业报表上的普遍存在.文章将探讨报表上体现的外购商誉的本质是什么,通过分析产生外购商誉的影响因素,发现外购商誉不完全等同于自创商誉,而企业报表上列示的商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誉.  相似文献   

9.
商誉的本质是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价值有“潜在价值“与“现实价值“之分,在企业被并购过程中,人力资源的“现实价值“可以为负数,表现为“负商誉“.人力资源的剩余索取权本质上是对人力资本的间接定价,是企业内部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之间的动态博弈.外购商誉的计量是直接定价,自创商誉的计量是间接定价,自创商誉不可能被纳入现行的财务会计核算体系之内,因此,自创商誉价值量大的企业表现为具有超额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讨论商誉本质的基础上,得出“外购商誉”中只有一部分是商誉,并将外购实务中收购成本与被购企业可辨认资产和负债公允价值总和的差额分解为多种因素:有商誉、管理费用、交易费用等,以期使有关外购中商誉的信息更具相关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商誉本质的误解以及商誉的会计处理中存在的误区。本文认为,将商誉人为划分为“自创”和“外购”是商誉会计理论始终存在“瓶颈”的根源。商誉本质上是一种自创价值,外购只是商誉价值在某个特殊时点上得以实现的一种途径,而不能作为商誉的主要来源。然而,商誉会计理论中对“外购商誉”与“商誉”的表述导致了概念的混淆,对本质的误解必然导致会计计量上存在误区。只有澄清商誉的本质,否则商誉会计理论的“瓶颈”将永远不会突破。  相似文献   

12.
在资源优势理论与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着重探讨了,资金、技术、管理等都处于劣势的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源泉是家庭资本(社会资本的一个子集),家庭资本是家族企业潜在资产,不能直接产生竞争优势,但能创造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更直接有关的资产。本文认为对于这些资产,或者仅仅只有家族企业能获得,或者家族企业比非家族企业更容易获得,因此这些家庭资本成为家族企业的独特资源优势,最终导致家族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财务核心能力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财务核心能力是财务活动中能够为企业不断创造价值、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的财务能力的集合体,主要包括CFO才能和制度安排、财务战略管理能力、财务运营管理能力、财务应变能力和财务创新能力。本文在回顾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财务核心能力的概念,分析了财务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并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企业财务核心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商誉本质的研究,得出商誉的再定义;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侍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分析论证了二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直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确认、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阐述,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搜集的1994年—2004年造假上市公司的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行为的个体和群体特征进行多个层面的统计分析,并对下一步规范和治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行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study, we extend our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diversity on market behavior.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whether 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purchased goodwill are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ces in premia offered by non-U.S. acquirers other than the British when bidding for U.S. target companies. We find merger premia offered by foreign acquirors who enjoy advantageous accounting or tax treatments relative to U.S. acquirors to be higher, on average, than those offered by U.S. acquirors.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 that goodwill accounting does explain merger premia. The higher coefficient on goodwill in German acquisitions, relative to Japanese acquisitions, indicates that merger premia are associated with accounting diversity among various countries in the sense that, while tax benefits are available in both Japan and Germany, more favorable accounting treatments are operative in the latter.  相似文献   

17.
确认自创商誉的正反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商誉会计问题中,争论最激烈、持续时间最久的是自创商誉应否确认的问题,这也是财务会计的一个难题。我们首先论述自创商誉的本质、定义,然后对自创商誉确认的正反理由进行了比较讨论,以供判断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关于商誉会计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商誉是会计界所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历来倍受争议。本文从对商誉本有关质诸多观点的分析出发, 得出商誉的再定义。同时,针对理论界与实务界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的现状,也分析论证了两者的内在统一性,提出当前更应重视自创商誉问题研究的建议,并对自创商誉的计量及后续处理问题予以探讨,以期有助于商誉会计的整体协调发展并最终达成科学的共识。  相似文献   

19.
The question in this paper is whether the inclusion of intangibles is meaningful in a credit decision context. To examine this issue we conducted an experiment with forty loan officers. The loan officers were presented with a situation of a company that required a credit of 5 million Swedish kronor. Half of the loan officers were given a traditional annual statement in which intangibles were treated as costs while the other half received a balance sheet in which brand, R&D and education were capitalized. The loan officers were asked to give their opinion regarding the credit decis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extra information. They were also confronted with four short cases where extra information about the company appeared.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none of three hypotheses relating to the statement that ‘accounting for intangibles does not matter’ could be falsified. Still, the acquired qualitative data that emerged from the study makes it possible to suggest another finding. The study shows that accounting for intangibles is accepted if the accounts were seen as reliable. The conclusion is that if it is possible to create reliable data about intangibles, accounting for intangibles is meaningful for credit decisions.  相似文献   

20.
商誉“黑箱”:推导、解构与还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誉是一个古老的会计命题,但它至今仍未得到一致的理论解释。商誉是现代财务会计的一个"黑箱",我们分析了商誉解构与纯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商誉的纯化是商誉解构的第一步,揭示商誉的来源只能是企业家和管理团队的高效整合,最后在扩展现有资产负债表的基础上对"纯商誉"进行尝试性的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