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经济周刊》2005,(28):12-12
人民币对美元2.1%的升值幅度够了吗?没人知道——只有市场知道。目前这种试探性的安排已经给中国货币当局留下了相当的缓冲余地与空间。汇率机制的灵活性运比汇率水平重要,短期升值是毫无疑问的;但是,这一轮热钱来去和亚洲货币多头聚集之后,在中国经济减缓成定局之后,在中国长期通胀压力之下,谁知道人民币以后是升是贬呢?其他亚洲央行又将如何行动、外汇储备结构如何调整、美元资产又将如何波动?但是不管怎么说,目前人民币终于升值了。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5,(34):28-29
【美国《纽约时报》8月15日】国际投资者断言,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将使亚洲经济增长。而有些分析师和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人民币升值对经济不会产生较大影响,投资者的判断令他们深感困惑。  相似文献   

3.
越来越多的中国和世界民众发现。他们正在面对这样一种论调:尚未完全国际化的人民币这些日子确实“国际化”了。一方面,它被指责为他国经济危机的“替罪羊”:阻碍了他国出口,影响了他国就业;另一方面,似乎又成了他国经济发展的“万灵药”:好像人民币一升值就会立竿见影地提振他国经济。人民币果真具有如此的效应?问题的真相又是什么呢? 近期围绕人民币汇率问题国内外博弈再次达到顶峰。中国维稳意图十分明显,国际期待人民币升值声音则一浪盖过一浪。面对强大的压力,中国政府表示,坚决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这是否是暴风雨前的平静?要求人民币升值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利益关系?人民币到底要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地位也进一步提升。但是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压力下,人民币面临着升值的巨大压力,这对我国出口企业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那么要如何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和出口企业的发展间的关系,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以实现中小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呢?  相似文献   

5.
刘冶平 《中国经贸》2008,(24):74-75
随着人民币升值速度加快、资源能源劳动力成本上升和国内政策环境趋紧等多种因素叠加的效应,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幅明显回落,出口企业面临极大挑战。在世界经济衰退和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下滑风险的形势下,是否应该让人民币贬值以促进出口增长呢?本文认为,出口订单减少的原因不完全是由于价格上升,需求不足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因此,采取汇率的办法只能是缓解而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出口企业的问题。相反.无论是在理论依据的层面上还是在现实基础的层面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依然存在。在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将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逐渐升值。  相似文献   

6.
张君 《中国经贸》2010,(7):38-39
相对于美国单方面试图迫使人民币升值,国际上大多数的人士认为,中国佣有汇率政策自主权,中国目前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有利于世界经济实现持久稳固的复苏。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口厂商开始集体涨价。原材料价格上涨、中国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人民币升值,使风靡全球的“中国制造”面临压力。在不久前结束的广交会上,不少行业涨价幅度选到了10%到20%。这轮涨价,将会时中国出口乃至中国经济、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企业面时成本的不断提高,又该怎样调整自己呢?请看——[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杜鹏 《发展》2010,(10):100-101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政府努力克服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使中国经济在2009年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而与此同时,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这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依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对人民币汇率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有升值的空间,且升值时机已趋成熟。当前情况下人民币应主动稳步升值,但升值空间依然不大。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5,(24):34-34
亚洲开发银行(ADB)最新报告表示,人民币大幅升值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将影响甚微。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10%或20%,中国经济将减速,与之竞争的其它亚洲出口国将得到一次推动。亚洲开发银行的报告表示,中国占美国进口的13.4%,出口的4.3%,在美国贸易中所占比例相对较低,这将减小升值带来的变化。报告称‘升值将对美国贸易逆差影响甚微。即便升值使美国从中国的进口减少一半,  相似文献   

10.
刘镭 《科学决策》2007,(6):33-35
前不久,笔者在与日本庆英义熟大学某经济学教授交流时,听该学者谈起了80年代美国压日元升值的情形。他不无感慨地评论美国政府利用“舆论造势先行、政治施压为辅”的手段,迫使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由此引发了我一个大胆的假设:前一段时问被国际经济学界热议的“世界经济失衡”问题,会不会又是美国政府为了就人民币问题向中国施压,而与国际主流经济学界合演的“双簧戏”呢?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升值是一剂误判的“药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以美国两大赤字为标志的全球经济失衡成为世界经济关注的焦点。由于中国资本项目与经常项目的双顺差,特别是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使人们把人民币升值与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联系起来,进而把人民币升值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亚洲经济奇迹现在在哪儿?亚洲“四小龙”、“四小虎”还有人提吗?这都是残酷的历史,现在轮到中国了。人民币开始被国际社会热捧,而中国经济却在遭受严厉打压,这才是真正的“奇迹”。笔者绝不相信,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是为了让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这样的想法和说法是不是过于天真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危机后,在超常规经济刺激政策的作用下,美国经济展开了缓慢复苏,但个人消费开支乏力,失业率高企,债务负担沉重等因素仍然拖累美国经济。在此背景下,美国频频向人民币汇率问题施压,要求人民币升值,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转移债务负担。在外界要求升值的压力加大同时,升值也有助于国内缓解通胀压力,并且有管理的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较小,因此,本文认为人民币将在国内外压力下将形成自主升值趋势。  相似文献   

14.
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 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还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5.
10月11日,美国会参议院通过了《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国政府和中国央行分别表态,坚决反对。 态度当然是正确的,但关键是行动。为什么央行一方面反驳人民币币值大幅低估等错误言论;一方面又允许人民币汇率没完没了地升值,而且美国对人民币一施压还加速升值?这是不是给了全世界“人民币汇率不由自主”的信号?是不是给了人民币投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6.
《纽约时报》2005年1月14日 布什政府和许多经济界人士都力图推动中国政府允许人民币升值。他们希望中国公民能够停止购买美元,并且发行更多的人民币来控制货币的价值。但是许多业内的中国人士却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并非是中美贸易差额的解决之道,因为认为中国的消费是如此之低,以至于人民币的升值不仅不会缩小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相反,还可能进一步加大这一赤字。  相似文献   

17.
《沪港经济》2005,(8):8-8
梁红认为。人民币汇率改革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选择。选择一:人民币升值3%至5%。这时人民币逐步升值的概率最大,这将引发市场投机以及人民币进一步的升值。人民币小幅升值有利于经济增长,因为这使得中国政府有机会出台促进内需的政策。从而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多地转向非外贸行业。在这种方案中。由于净出口额对增长的贡献减少,2005年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率可能会调低,但是国内需求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金 《辽宁经济》2009,(4):69-69
一、我国企业品牌竞争力的现状 在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对中国反倾销、反补贴的国际环境下.出口行业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空前恶化.从国际环境看.美国次贷危机的确使出口面临困难。交通银行最新实证研究表明.如果美国进口下降10%,中国出口将下降3.5%.如果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10%.中国出口将下降7%.若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0%.则中国出口将下降10.5%。由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经济放缓将导致中国外部需求明显下降.出口面临重大挑战.而这无疑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构成挑战.  相似文献   

19.
必须谨慎对待人民币自由兑换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2003年起,随着美元的不断贬值,发达国家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美国官方与媒体不断散布中国人民币应该升值的舆论,美国议员在国会也宣称人民币贬值对美国制造业形成巨大压力,必须压人民币升值。随美国之后,欧洲人也发表了差不多的意见,要求中国向上调整人民币汇率。表面看来,要中国人民币升值,是为了调整中国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巨大贸易顺差。然而,美国华尔街日报7月17日发表的评论透露了天机。它说,解决人民币汇率的最终办法是完全自由兑换。这意味着什么呢?人民币的自由兑换意味着开放资本账户,这是金融自由化最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20.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宣告了中美"汇率战"将暂时熄火,但这并不意味着中美汇率之争已经结束.美国不断地给人民币施加压力,是出于对自身有利的目的,但是从经济学上分析即使人民币升值,并无益于美国缓解其国内问题,且对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百害而无一利.中国政府应该顶住压力,并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真正使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