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奇瑞成了中国民族汽车产业自主知识产权的代名词.而一个一贯低调人物的身影.也在中国乃至世界汽车界逐渐清晰。他叫尹同耀.一个面带书生气、不爱张扬.却带着奇瑞跌跌撞撞行走了整整10年的人物……  相似文献   

2.
奇瑞创造     
樽粮 《中国品牌》2008,(2):116-124
奇瑞,弱势品牌成功突围的典范,"中国创造"的标志性样板!当来来往往的大街上出现越来越多的QQ小车的时候,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买车的时候将奇瑞品牌和众多进口品牌放到同一个层面上进行对比的时候,当欧美的汽车巨头们已经开始将奇瑞和丰田视为同一个级别的竞争对手的时候……你可能会疑惑,"世界工厂"中国真的能自己生产自主产权的汽车了吗?中国自主品牌的汽车已经发展到了怎样的程度?奇瑞能挑起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大任吗?勿庸置疑,奇瑞以其创造性巨石砸中了世界汽车市场的眉心!从零起步的奇瑞在东方和西方都赢得了尊敬。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奇瑞成了中国制造的突破性象征。而这本《奇瑞创造》就试图破译奇瑞标志性突破这一密码,这对"世界工厂"来说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本书着重研究奇瑞的企业管理理念。通过对奇瑞汽车公司的全面分析,展示了奇瑞汽车的发展进程以及其产品研发生产的情况。着重分析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不同策略。作者在管理思想方面有着较深入的研究,书中描写了奇瑞水银泻地的穿插竞争战略,"系统集成"的企业核心能力,"草坪式"的成本控制思想及"保守赌徒式"的领导风格……同时对奇瑞企业的成长史做了清晰的整理。相信一切的疑惑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3.
刘旭 《中国市场》2008,(51):38-39
一提到中国本土的汽车工业,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奇瑞。奇瑞QQ,一度曾成为众多家庭进行选购时候的首选车型。也正是随着这款车的热销,让奇瑞这个中国民族企业在汽车市场站稳脚跟打下了基础。北京中瑞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市场总监卢伟,作为北京销售奇瑞汽车的第一人,亲眼见证了奇瑞,乃至中国汽车行业这些年的跌宕起伏。  相似文献   

4.
《三联竞争力》2008,(8):20-20
2008年6月22日,中国第一汽车自主品牌奇瑞有了新武器:奇瑞徽银汽车金融有限公司。 经过3年筹备,奇瑞进军汽车金融的梦想终于实现,奇瑞徽银成为九家外资汽车金融公司之后的中国首家自主汽车金融公司。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的加快。然而作为第一汽车产销大国,中国尚缺少世界级的自主汽车品牌。作为本土品牌的奇瑞汽车是中国目前自主品牌中的代表和精品。本文以奇瑞汽车为例,通过对奇瑞汽车国际化过程的研究,总结奇瑞汽车国际化战略的经验及成果,并结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奇瑞汽车国际化过程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面对竞争,奇瑞正迸发出越来越强的生命力对奇瑞汽车而言,无论起自草根,还是被捧至高处,都要经受市场的严峻考验。过去一年里,尹同耀的忧患意识让这家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根据奇瑞提供的统计数字,奇瑞汽车  相似文献   

7.
还原奇瑞     
很少有哪个企业比奇瑞引起更多的争议。奇瑞去年的年产销量达到了18.9万台,在2005年十大汽车厂商产销排行榜上排名第七。排在它前面的一汽丰田仅仅多卖了4000辆车,而排在它后面的东风日产却足足少卖了31000辆。成立不过5年,总投资不超17.52亿,奇瑞却已经自主研发出了4个车型平台(微车、经济车型、中级车和 SUV),和与世界技术水平同步的国内第一款自主品牌的发动机系列 ACTECO。并非主流的奇瑞正在做着以前很多人一直想做的事情。有人开始欢呼中国自主品牌的胜利——奇瑞打破了研发高不可攀的神话,跨国同行却指责奇瑞模仿抄袭;有人感到了威胁,奇瑞正在蚕食原本分属于各大品牌的市场,从行业的追赶者变成了追随者。2005年中国从汽车净进口国变为净出口国的暗合,更是强化了奇瑞版灰姑娘传奇里的  相似文献   

8.
在合资企业主导的中国汽车市场,市场份额的瓶颈,制约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突破式发展,同时也加速了以奇瑞和吉利为代表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进军海外的步伐。本文以奇瑞和吉利为例,研究了中国自主品牌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着重对奇瑞新建投资和吉利海外并购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得出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循序渐进"、"因地制宜"和"双管齐下"三点启示。  相似文献   

9.
王芳 《现代商贸工业》2008,(13):127-128
奇瑞汽车企业作为中国汽车的后起之秀,目前已有相当一部分产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分析了奇瑞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趋势及动因,以及奇瑞汽车的国际化战与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奇瑞要做中国品牌第一。目前,这一愿景已经成为奇瑞员工内化于心的追求,树民族品牌已经成为奇瑞公司的文化营销核心。  相似文献   

11.
芜湖,一个地处安徽省南部的内陆城市。这里除了毗邻长江的地利而成为历史上的“四大米市”之外,并没有太大的名气,无论看国内生产总值,还是看区域优势,芜湖在东中部城市群中都不算抢眼。但这里却诞生了一家汽车界十分抢眼的企业——奇瑞汽车公司。在2005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  相似文献   

12.
当月快览     
《成功营销》2012,(10):12-15
正国际上很少有汽车企业推多品牌成功的案例。奇瑞虽然打造了中高端品牌,但是市场并不买账。LMC Automotive亚太区汽车市场研究总监曾志凌表示。近日,奇瑞汽车内部人士指出,奇瑞将回归一个品牌,剥离威麟品牌和开瑞品牌,将这两个品牌放到奇瑞控股公司。回归一个品牌将标志着奇瑞历时2年的战略转型告一段落。奇瑞2009年推出多品牌体系,扩张为奇瑞、开瑞、瑞麒、威麟四大品牌,其中后两者为奇瑞的高端品牌。但是,奇瑞的转型并不成功。郑重向美国政府、美国人民声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相似文献   

13.
奇瑞:“逼上梁山”的全球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瑞连续5年成为中国乘用车第一大出口商,奇瑞的瑞虎、东方之子、A5等车型已驶进70个国家的大街小巷。奇瑞还在俄罗斯、乌克兰、伊朗、埃及、印尼、乌拉圭等6个国家建立了7个组装厂。  相似文献   

14.
《商》2015,(35)
在中国奇瑞汽车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诞生于1997年,是一家国有股份制企业,并于2001年成功上市,2002年奇瑞汽车年销量超过5万辆,已经成为中国汽车业的领军品牌;2005年,奇瑞QQ年销量突破10万大关,在经济型轿车销量排名中位居第一。奇瑞之所以能够成功并不断发展壮大,与其精准的营销策划方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奇瑞汽车不断创新的营销手段也是适应当下迅猛发展的数字时代潮流的。奇瑞的成功不可简单复制,但却可以总结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大致原则,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经过十年的发展,脱颖而出。奇瑞的出口发展迅速,2005年,奇瑞海外全年出口轿车18000余辆,位居全国第一。究竟奇瑞是怎么“走出去”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拟以为中国汽车的出口提供一个思考。  相似文献   

16.
倪菲 《广告大观》2007,(1S):70-72
一场“没有输赢的危机” 韩国通用大宇汽车和技术公司与中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的知识产权纠纷历时三年之久,在中国汽车业和相关产业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这场纠纷最初于2003年。2003年5月底,奇瑞QQ正式上市,当时通用公司便发表声明表示,奇瑞QQ在外形上与通用大宇的Matiz车(在国内即由上汽通用五菱生产的雪佛兰Spark)过于相似。经过三年艰苦谈判,2005年11月,通用和奇瑞达成了和解协议,宣布中国汽车知识产权第一案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17.
新QQ归位     
这是奇瑞十年来自身发展战略的重新审视,但盈利仍是最大障碍。QQ是奇瑞的幸运车型,曾经帮助公司迅速成长为产销最大的民族汽车品牌,并成为中国首款产销过百万的微轿产品。2012年奇瑞汽车共完成销量42.5万辆,其中,QQ销量14.4万,占34%。在奇瑞"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大规模品牌扩张的2007-2009年间,QQ单一品牌的销量更是曾经占据了奇瑞总销量的50%-60%。不过,QQ占比太大给奇瑞带来的隐忧便是"体  相似文献   

18.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经过十年的发展,脱颖而出.奇瑞的出口发展迅速,2005年,奇瑞海外全年出口轿车18000余辆,位居全国第一.究竟奇瑞是怎么"走出去"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拟以为中国汽车的出口提供一个思考.  相似文献   

19.
谢静  何晓琳 《现代商业》2007,(6Z):175-175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经过十年的发展,脱颖而出。奇瑞的出口发展迅速,2005年,奇瑞海外全年出口轿车18000余辆,位居全国第一。究竟奇瑞是怎么,“走出去”的呢?本文将就此展开分析,拟以为中国汽车的出口提供一个思考。  相似文献   

20.
黄轩 《商》2002,(3):64-65
“奇瑞现象”已引起中国汽年界和众多强势媒体的普遍关注。作为安徽省汽车工业的领头雁和未来的工业经济支柱,奇瑞创造了一个中国国有合资资本快速建设、快速盈利的奇迹。是对国有资本经营增值的崭新诠释。今天。已获得当地省市政府支持的奇瑞似乎可以笑对汽车工业的机遇和挑战奇瑞人说“挑战很大,但机会更让人激动。”这是一股农业大省对待现代化工业制造。对待经济挑战和行业机遇的激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