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包装新视点     
新材料美国雷赛拉工学院研究出可降解硬化塑料美国雷赛拉工学院詹姆斯·克里沃洛教授将可与紫外光起反应的化学物质植物油为原料,经用紫外光照射,使其转变成为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硬化塑料。这种硬化塑料是食物容器内壁理想的涂层材料。用传统方法生产出来的塑料会污染环境,不能生物降解,生产过程需耗费大量的能源。而克里沃洛教授采用新技术制成的硬化塑料,既有目前所使用塑料的韧性,又有良好的塑性,更重要的是不污染环境。因此,在食品包装容器上大有用途。嫩玉米保鲜剂在安徽问世安徽省岳西县益农科技研究所技术人员最近开发出一种玉米保鲜剂…  相似文献   

2.
随着板栗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板栗保鲜已成为果农提高经济收入的关键技术。羧甲基壳聚糖是壳聚糖的衍生物,是一种天然生物制剂,具有较好的抗菌保鲜功效。首次提出将羧甲基壳聚糖应用于板栗保鲜,并系统研究了此保鲜剂对板栗的作用机理及保鲜效果,旨在寻找一种适用于板栗的新型天然可食性复合保鲜技术,以提高板栗贮藏品质,调节延长板栗货架售期,实现效益最大化。以羧甲基壳聚糖溶液为主剂,通过添加最佳复合配比茶多酚抑菌成分,制成复合保鲜剂,在低温条件下对板栗进行保鲜,防止其在储藏过程中出现失水、霉变、发芽等问题,延长保鲜时间,提高商品率。以质量分数为2%的羧甲基壳聚糖为主剂,质量分数为0.02%的茶多酚为助剂,配成复合保鲜剂对板栗进行保鲜,在-3℃下贮存8个月,基本保持了板栗的新鲜度,好果率达97%以上,含糖量由原来的28.72%上升到32.14%,增加了3.42%,淀粉含量42.89%,蛋白质含量4.23%,失水率仅为2.1%,板栗外观新鲜,果仁无失水皱缩现象,保持了板栗原有的色、香、味。  相似文献   

3.
正无论是气调包装技术、真空包装技术、辐射保鲜技术,或是保鲜剂技术在肉类保鲜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完善和提高,但在肉类进一步工业化、市场化的过程中,保鲜包装材料对于肉类加工设备、保鲜技术、保鲜方式的改善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鲜肉包装方面,单体材料以PE、PVC为主,复合材料以PVDC、EVOH、尼龙三种材料为主。PE保鲜膜,超市生鲜肉包装的宠儿目前超市生鲜肉大多采用保鲜膜包装作为隔绝空气、防止被过度氧化的重要手段。据调查,超市用保鲜膜以PE、PVC、PVDC三种材料为主,那么,究竟哪一种材料最适合用于生鲜肉的包装呢?关于这个问题,笔者采访了天津科技大学包装与印刷工程  相似文献   

4.
专利台     
果蔬保鲜护垫CN2460483Y果蔬保鲜护垫的垫体包括三层,第一层为平面层,第二层为含有粘合剂的保鲜药层且均匀涂敷在平面层的内侧,第三层为瓦楞层且通过保鲜药层粘合在平面层上。这种果蔬保鲜护垫不但能起到保鲜和减震的作用,并且又具有较好的透气性能,而且保鲜剂不直接作用于果蔬表面而安全性好,明显延长了果蔬在运输或贮存过程中的保鲜时间,特别适用于葡萄的运输包装。冲瓶灌装联合机组CN2460453Y直线式冲瓶灌装联合机组由推瓶杆、翻转架、托瓶架、灌装阀、气缸等组成。冲瓶部分和灌装部分紧密地连接,利用一个托瓶气缸和齿轮齿条机构同时…  相似文献   

5.
“创新纸箱”保鲜功能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种新型瓦楞纸箱已经问世,这种纸箱在生产的过程中使用天然矿物粉溶胶作为胶黏剂,具有良好的保鲜、防潮和高挺度性能,解决了南北方花果运I输保鲜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虾、蟹等动物甲壳为原料,通过新的实验方法和工艺制备水溶性壳聚糖衍生物——羧甲基壳聚糖,并以此为主剂,以阿拉伯胶等为助剂制成不同性质的复合保鲜剂,配以不同浓度的复合保鲜剂水溶液喷涂于牛奶葡萄表面,于0~0.5℃的冷库内存放进行保鲜实验。结果表明:保鲜过的葡萄基本上保持了原有的色、香、味;葡萄梗仍为绿色,无霉变。储存180d后,牛奶葡萄失水率为1.56%,脱粒率为2.1%。可滴定酸含量为0.3%(质量分数),100g样品中 VC含量为1.59mg,还原糖含量为14.1%(质量分数)。该保鲜剂中的羧甲基壳聚糖和阿拉伯胶均来源于天然生物,具有食品安全性,无污染,符合《绿色食用葡萄标准》。  相似文献   

7.
包装新材料     
●澳大利亚研制果蔬保鲜活性包装材料澳大利亚开发一种果蔬保鲜活性包装材料,经保鲜几个星期的果蔬及鲜花十分新鲜丰满。这种活性包装材料基本上能使果蔬处于休眼状态,可以控制水果周围的气体,明显延缓生物变化过程,使整个成熟过程和正常的植物呼吸全部处于晕厥和假死状态,因而保鲜效果十分理想,远胜于同类包装材料。●日本用艾蒿制成食品保鲜袋日本一家公司前不久利用植物艾蒿制造出一种新鲜食品保鲜袋。这种保鲜袋可反复使用,用完后还能够被生物分解,化为土壤。据这家公司提供的资料,艾蒿具有抗菌、防毒、防虫和药用功能。新开发的食品保…  相似文献   

8.
美国农业部的科研人员开发出了一种由奶类制成、宜于食用、近乎透明的水果蔬菜保鲜薄膜,有延长水果蔬菜最外层生命的功能。 这种水果蔬菜保鲜薄膜以奶类蛋白质干酪素为基础,添加少量的维生素C,以防止水果蔬菜变成褐色。若将削去皮并切成小块的苹果,通过浸润,包裹上这种水果蔬菜薄膜后,可以保鲜数天;而未包裹这种水果蔬菜保鲜薄膜的苹果小块,在数小时之内就萎缩,并变成褐色。  相似文献   

9.
一种气调包装保鲜实验的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调保鲜作为现今一种重要的食品保鲜方法,其技术关键是复合保鲜气体的比例控制精度,因此在气调保鲜实验中确定气体浓度的配比极为重要。文中介绍了利用环境模拟技术进行气调包装保鲜实验的一种方法,较之传统的实验方法相比,不但提高了保鲜气体的控制精度,而且具有简单快捷观察直观及经济节约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绝大部分的饮料、油类和调味料等都是使用瓶罐包装的,目前国际上出现的瓶类包装新技术有:◎聚酯控氧保鲜瓶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方法,即用等离子体蒸汽沉淀技术在塑料瓶外形成一层柔软的聚酯薄膜,能够使瓶内装的食物保持新鲜。这种塑料表面镀层能够使氧气减少10%以上。镀层类似  相似文献   

11.
香蕉催熟将生香蕉排列装进无孔的塑料食品袋内,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曝晒4天左右即可成熟食用,皮鲜黄,肉嫩可口贮藏西红柿将半熟的西红柿放入塑料食品袋内,扎紧,放在阴凉通风处。每日开袋口一次,通风换气5分钟,果实鲜红后不扎口,可保鲜一个月。蔬菜保鲜将蔬菜摘除腐烂部分,放进塑料食品袋内,扎紧袋口,置阴凉处,可保鲜半个月以上。塑料袋的妙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保鲜剂因其天然无毒的特性广泛应用在水产品中,文章简述了几种常见的生物保鲜剂在水产品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一家公司采用新型聚合物为材料,制成了一种带有微小气孔的塑料薄膜。用这种薄膜包装水果和蔬菜,能控制包装袋内氧气与二氧化碳的交换,使包装中保持一种能放慢水果和蔬菜呼级的最佳气氛,从而有效地延长保鲜  相似文献   

14.
蔬菜保鲜新包装王天民美国拥有27亿美元资产的生产包装和化学制品的赫尔克里土公司日前透露了一种可以使新鲜蔬菜水果在货架上保鲜的时间延长一倍,并大大减少损耗的蔬菜包装系统。这种保鲜系统是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容器,它的盖上有一些小孔,一张可以渗透的聚丙烯薄膜...  相似文献   

15.
美国农业研究局用从大豆中提炼的蛋白质制造可食性包装材料,替代以石油为原料的合成塑料,主要用于食品包装。该可食性包装材料具有良好的强度、弹性和防潮性,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消毒能力。另一种是水果可食性包装膜,这种可食性包装膜采用贝类的提取物一壳聚糖与月桂酸结合生成一种可食性薄膜。这种薄膜厚度仅为0.2-0.3mm,透明度极好,用于去皮水果的保鲜包装,不仅能达到保鲜目的,而且不易被察觉。美国开发出新型可食性包装@杜振杰  相似文献   

16.
德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低廉、轻便、省电和实用的家用保鲜包装盒。利用这种体积不大的包装盒来存放水果、蔬菜和鱼肉,可以长时间保鲜;用于包装面包和糕点等,可防干硬;包装其他物品,也可防止霉变。其最大特点是省电,只是在包装时消耗一些电能,便可达到包装品长期保存的目的。家用保鲜包装盒@李有观  相似文献   

17.
水果蔬菜保鲜薄膜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一种含复合硅酸盐微孔颗粒的LDPE保鲜薄膜,测定了保鲜薄膜的力学性能及气体渗透性能,在力学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情况下,保鲜薄膜(厚度60μm)的氧气透过率为36078/·day·atm、水蒸气透过率为16.0g/·day·atm,证明气体渗透性能远优于LDPE普通薄膜。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特种气体在食品包装中的重要性以及气体与食品包装的密切关系,并介绍利用气体的理化特性作为食品包装防腐保鲜介质及在食品包装中的具体应用,从而达到食品的防腐保鲜目的。气体包装、气调包装是当前正在拓展的一种新颖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广谱杀菌剂邻苯基苯酚(OPP)及其钠盐,作为果蔬保鲜剂、家庭、医院等公共场所的消毒剂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广泛使用多年,我国因原料限制其使用比较晚。现以环己酮为原料,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型反应器,在树脂催化剂存在下,经减压缩合反应合成了中间体2-(1-环己烯基)  相似文献   

20.
生物聚合物聚乳酸(PLA)在美国零售市场的消费正在扩大,最近有三家公司发布了采用PLA包装产品的信息。沃尔玛已试用这种以玉米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一年,并在2005年12月开始推广使用,已使用PLA透明硬质包装盒包装草莓、分切水果、香草和汤菜,并且计划用PLA包装分切蔬菜、西红柿、炸面包圈和礼品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