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岁末年初,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捷报频传: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山东省农信社认真落实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坚持"面向‘三农'、面向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科学调整信贷结构,突出信贷支持重点,积极建设信贷营销网络,  相似文献   

2.
精细化服务是银行业目前吸引客户、适应激烈竞争环境的需要和必然选择。湖北省竹山农信社积极创新服务方式,全力推进"四大工程",引导辖内农信社金融服务由粗放式信贷服务向精细化信贷服务转变。  相似文献   

3.
信贷过程中,由于信贷双方信息不对称及道德风险,客户违约是难以避免的。为了对农信社客户违约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对赤峰市城镇型、城乡结合型和纯农牧区型三种类型6个农信社2002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发放的全部贷款进行系统分析,涉及贷款户26,434户,贷款  相似文献   

4.
农信社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农户贷款始终是最主要的传统特色业务,具有单笔业务金额小、面广、笔数多、季节性强等特点。农信社作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如何针对农户信贷需求特点及时优化贷款业务流程,不仅是一个金融服务和贷款业务风险管理问题,也是一个事关农信社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湘潭市政府4月7日召开了以"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创新论坛"为主题的大型活动,湘潭市农信社被评为2009年绿色信贷先进单位。将支持低碳经济作为长期经营战略,将更多的信贷资金投入到环保项目中去,是农信社面对新形势应有的新观念、新思路、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信贷档案是记载借贷双方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法律依据,不但是贯穿于整个信贷过程的信息资源,而且也是实现信贷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对农信社的经营、发展和风险防范起着重要作用。自2002年以来,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信用联社着本着“分类细致、资料准确、管理严格”的原则,建立规范、科学、系统信贷档案2.63万册,为经营预测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资源。  相似文献   

7.
前言 从2004年到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八年关注"三农"问题,"三农"无疑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尤为重要。农信社小额信贷作为农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关键的能量,农信社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也由此得以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8.
自2007年4月海南省省长罗保铭亲自策划引进"尤努斯"小额信贷模式以来,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积极创新,学习尤努斯精神,借鉴格莱珉方法,探索出了小额信贷的"琼中模式",实行"七专",即成立专项机构、组建专业队伍、创立专门文化、制定专项流程、开发专列产品、实行专项贴息、召开专门推广会,大力推广小额信贷,促进了海南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截至2010年6月底,  相似文献   

9.
银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以下简称贷款新规)系统地规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流程,为从操作层面有效防止资金挪用等信贷风险提供了制度保障。推行贷款新规必将实现信贷经营理念、管理模式的革新。由于贷款新规所规范的重点内容正是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软肋",农信社在具体执行中难度较大,在短时间内执行很难一步到位。  相似文献   

10.
农信社是伴生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的货币信贷机构。农信社经营是否适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关键在于能否把握好信贷投放的科学、有效。信贷投放不科学危及农信社  相似文献   

11.
信合阳光惠及广大民众全市农信社坚持"四个面向"的市场定位,倾力为"三农"提供深层次、贴近式、人性化的金融服务。积极推行各项便民措施,建立农户贷款"绿色通道",设立信贷专柜,全面推行贷款上柜台等便民贷款措施,简化贷款手续,  相似文献   

12.
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信贷台账是信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信贷运行中的有关内容、信息、数据的重要载体,为事后统计、查阅、决策提供帮助,也对加强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预警和遏制贷款风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笔者在审计中发现一些农信社在建立信贷台账过程中存在“三大”误区,具体表现在:一是“图形式”,  相似文献   

13.
银监会"贷款新规"的先后出台,强化了银行贷款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为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转变贷款管理模式,提高风险防范与控制能力,防范贷款被挪用,保护借款人合法权益,以及构建健康的信贷文化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分析、评估、计量、监测农信社非信贷资产及其质量,既是促进农信社达到审慎监管标准的内容,又是综合评价农信社风险状况与资本充足率的项目。随着金融开放和合作金融机构业务不断创新,非信贷资产比重日益上升,面临的风险也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5.
何琳 《南方农村》2011,27(2):71-76
摘要.为了度量农户对农信社信贷可得程度,依据对广东241户农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本文选取所属地区、人均纯收入、从事的主业等7个变量,运用LogisciC模型来剖析农户对农信社信贷的获取情况。研究发现,农户所属地区、贷款用途和当地贷款利率,显著的影响衣户获得农信社信贷,而贷款方便程度、从事的主业、家庭房屋面积、人均纯收入影响不显著。粤北农户比其他地区农户更容易得到农信社贷款,用于投资生产中请贷款的成功率不是最高,在贷款利率水平最高时农户获得贷款的可能性最大。说明地区问农村金融发展不平街,农信社的利润目标高于政策目标.运用风险报酬原理分析信贷供求,提出农信社需求诱导型发展逻辑。  相似文献   

16.
成功经验回放案例一河南沈丘县农信社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推行过程中进行了创新,他们除了借鉴国际小额信贷的优点外,还针对当地农民的具体情况创建了A、B客户经理制。所谓A、B制,是包村的信贷员A采集的信息,和另一个包村的信贷员B一起针对信息进行评估、筛选,为评定信用户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17.
随着农信社非信贷资产存量的不断增加和大量的抵债资产变现损失,造成了低效益资产和无效益资产的存在,加之认识上的偏差及管理措施不到位,导致了农村信用社非信贷资产中的流动性风险加大。为此,亟须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从而减少、弱化非信贷资产中的流动性风险,保证农信社的稳定、健康发展。本文就如何加强农信社非信贷资产管理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农信社到期贷款收回率不高,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始终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困扰农信社业务经营的一大难点。为此,湖北省随州市农信社组成调研组对辖内三里岗等12个农信社2006年元月至2007年7月农信社到期贷款收回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发现,多年以来,随州市三里岗农信社在经营信用的基础上经营信贷资金,既改善了当地信用环境,又提高了信贷资产质量,农信社各项业务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07年,在巩固已有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成果的基础上,银监会将全面推动农信社的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为更好地指导各地农信社推进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本专题从监管、行管和操作三个层面精选了三篇文章,给广大读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市场化改革旗帜的引领下,怍为我国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自身实力和发展能力都获得了大幅提升。然而,作为日益商业化、市场化的金融机构,农信社在信贷支农的模式选择上面临着新的挑战。尽管各地农信社都在积极探索提高信贷支农效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