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监管评级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银监会分别制订了《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警指标体系》,对国内银行业进行监管评级。此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适用的指标要素和评分标准与商业银行有较大差异。2006年银监会修订下发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和《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指引》(以下简称《评级指引》),农村银行机构监管评级依照商业银行的有关规定执行,农信社评级标准和程序大致与商业银行相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银行电子化水平的高速推进,信息科技已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业务开展和经营管理的基础平台。相对于国有大型银行而言,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信息科技管理尚处于初级阶段,与银监会《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信息科技风险已经成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又一重要隐患。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 为确保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按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要求,加快风险管理机制建设,银监会近日发布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贯彻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相似文献   

4.
10月11日,银监会就《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意见,旨在促进商业银行加强流动性风险管理,维护银行体系的安全稳健运行。 《流动性办法》提出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和定性要求,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治理结构,流动性风险管理策略、政策和程序,流动性风险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以及管理信息系统等各项基本要素,用单独成节的方式分别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5.
<正>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风险的管控将成为影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积极查找问题,明确差距,逐步改进风险管理机制成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决胜未来的一道必考题银监会于2009年12月和2012年6月分别下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和《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对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机制建设明确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近几年,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转型较快,全面风险管理意识也逐步增强,现有的风险管理架构也能基本维持现有的经营管理需求,但在风险管理政策及制度、运行机制、技术工具和模型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的适时出台,为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切实建立起与自身业务规模、复杂程度、服务对象相适应的风险管理机制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指引》的运用和推广必然会大幅提高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切实转换经营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各类风险,银监会2009年下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由农信社改制而来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农商行),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新路子,对于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2009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银监发[2009]107号文件),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3至5年内按照“梳理一规划一建设一提高”的路径,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指引》发布后,得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热烈响应,各单位纷纷采取措施,对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进行尝试与探索。借助这一有利契机,在浙江省农信联社的大力推动和支持下,  相似文献   

9.
近日银监会出台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您认为《指引》有哪些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换步伐,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2009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银监发[2009]107号文件,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农村中小金融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记者王苑霞)为贯彻落实银监会《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精神,推进广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工作,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提升广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意识和风险管理水平,2010年6月11日,广西银监局和广西区联社在南宁联合召开“广西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部署动员暨风险管理培训(电视电话)会议”。  相似文献   

12.
深化改革给农信社带来的是风险管理由单一管理向全面管理、事后控制向事前控制、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风险管理技术定性向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等方面的转变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提高最低资本标准,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监管改革的主要组成内容。2009年12月,中国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银监发[2009]107号,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13.
<正>银行机构应建立健全与自身业务规模、性质和复杂程度相适应的一整套流动性风险管理体系和管控机制,充分运用流动性覆盖率这一新指标,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前瞻性和精细化程度银监会于2014年2月发布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系统地完善了流动性风险监管框架,对于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水平,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办法》引入了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监管部门对100多家银行的风险管理专家就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出具了《2014年三季度中国银行业风险管理专家问卷调查报告》。据悉,本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对象包括1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行风险管理部门负责人、首席风险官或副行长。知情人士透露,《调查报告》显示,88%的银行反映当前银行业总体风险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特别是现代化信息传播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社会公众对于社会事物的关注和参与度大幅提升,使得社会舆论的产生和传播呈现出突发性、多元化的特点。在此背景下,作为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银行业,如何积极应对负面舆情,有效管理声誉风险,成为摆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面前的一个亟待研究的新课题。事实上,早在2009年,中国银监会就专门印发了《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指引》,引导和推动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声誉风险管理纳入公司治理及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逐步建立、完善声誉风险的管理机制。从此,我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向现代金融企业的转换步伐,建立风险管理长效机制,2009年12月,银监会印发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银监发[2009]107号文件,以下简称指引),要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3—5年内按照“梳理-规划-建设-提高”的路径,分类制定风险建设的中长期战略规划,逐步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本期“焦点透视”多视角报道农村金融机构对风险管理机制建设的认识与实践。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框架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含农村信用合作社、各级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监管,及时有效地识别和处置金融风险,保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健康稳定发展,2004年1月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奏员会制定下发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评价和预誓指标体系(试行)》,自2004年1月1日起执行,《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暂行办法》(银发[1997]491号)和《关于修改农村信用合作社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指标的通知》(银发[1998]528号)即日起终止执行。  相似文献   

18.
7月下旬,银监会印发《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明确提出了良好银行公司治理应包括的主要内容,即健全的组织架构、清晰的职责边界、科学的发展战略、良好的价值准则与社会责任、有效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这既是对近年来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实践的经验总结,也为今后银行业公司治理以及进一步完善明确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改革以来,农村信用社逐步改变了过去连年亏损的不可持续状态,经过几年的产权改革与机制转换,正在逐步迈入商业可持续的良性轨道。而要实现完全的商业可持续,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是核心。为此,2009年年底,中国银监会专门发布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指引》,指导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3-5年内按照"梳理-规划-建设-提高"的路径,分类规划,梯次建设,实现全面建设风险管理机制的目标。在过去一个时期,全国各个地区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积极实践,加强风险管理机制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本刊特别推出广东、江西、重庆等地的改革经验,希望广大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能够取长补短,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改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风险机制建设滞后、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等现状,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借鉴先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上的实践经验,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摸索全面风险管理之路,创新地以流程化管理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促使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走上了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