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命运多舛,刚刚成立3年,就四易主要领导,对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改革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2008年4月,新一届领导班子临危受命,"一班人"面对人心涣散、工作停滞、案件高发、  相似文献   

2.
2001年9月19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从而奏响了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领域新一轮改革的“集结号”。纵观“江苏模式”的存在,不难发现,是组织制度和业务机制创新带来了江苏农信社的发展和繁荣,组织制度和业务机制创新无疑是农信社发展的原动力,并在服务“三农”中凝练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农村信用社会计管理体制、机制存在诸多问题,使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致使会计工作被削弱,影响业务工作,甚至引发各类案件。一、当前农村信用社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一)结算体制不够健全随着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营业网点辖内同城票据交换及辖内往来核算工作成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而农村信用社县以上没有自己的独立的结算系统,影响了客户的结算方式,阻碍了农村信用社业务的发展。目前,一般来讲农村信用社结算以县联社营业部为主进行,县以下营业网点不参加人民银行的同城票据交换,从而影响…  相似文献   

4.
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在全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一九九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同志们:这次全国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会议,是一次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推动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会议。会议开始时,相...  相似文献   

5.
自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以来,全国29省(区、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系统展开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改革,经过改革形成了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三种产权组织形式,并确定了以股份制为主导的改革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经营中经常面临合作制目标、政策性目标、商业性目标及规模经济目标之间的相互冲突,影响着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2004年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成立以来,将拓展中间业务列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改革发展“十二大工程”之一。为了加快中间业务发展,改善盈利结构,江西省联社非常重视推进代理保险业务,并将代理保险作为中间业务突破口,各法人单位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逐渐开展代理保险业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回放:2005年10月27日,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部分银监局合作处的负责人共60余人集聚北京九华山庄,共商案件治理策略,探寻案防长效机制。随着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深入开展,各级领导都非常重视,并且周密部署案件专项治理实施方案,农村信用社出现的违法违规问题相继被查出陆续暴露,规章制度逐步得到清理完善,  相似文献   

8.
2003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文件,标志着新一轮深化农村金融的改革启动。总体要求是“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机制、增强服务功能、国家适当扶持、地方政府负责”,对产权、管理及功能目标实施了制度重构,目的是建立健全内控管理机制,实现“花钱买机制”的目标,并激励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积极投身改革,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村信用社系统各类案件禁而不止,防不胜防,形势仍很严峻。一、案件形势分析据对江苏某市调查,1996年以来,该市农村信用社系统共立案查处经济、违纪案件9起,其中经济案件6起,涉案金额56.24万元,案件查处率、追脏率均达100%;在违纪案件中,失职渎职等违纪案件也有所抬头。分析这些案件,存在以下特征:———作案主体转移,具有高层次性。领导干部作案比重增加。从1996年以来立案查处的经济违纪案件来看,基层副主任以上领导干部作案4人,占作案人员总数的44%。这些人利用职权,不择手段地贪污、挪用、…  相似文献   

10.
市(地)级农村信用社联社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目前,全国仅少部分符合条件的市(地)组建了农村信用社联社(以下简称“市级联社”)。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的有关规定,市级联社履行对社员社的行业管理和服务职能,不对居民和企业办理存贷款等金融业务。作为改革的产物,市级联社如何履行好这两大职能,我们作了初步研讨。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保持着特殊的关系,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不变(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平等的法律主体。市级联社的管理和服务对象是县级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县级联社”),作为管理者的市级…  相似文献   

11.
2001年9月19日,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在全国率先挂牌成立。历经8载春秋,一路走来,将改革的“试验田”升级为“示范区”,形成先发之举和先赢之实的“江苏模式”,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相似文献   

12.
经过近几年持续深入地开展"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因长期以来行业管理缺失而积累形成的案件风险充分暴露,阶段性"查堵"和"惩治"取得了良好的震慑警示作用。但作为金融机构,防控风险不是一时之事,必须着眼构建长效预防体系。山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结合实际,逐步探索实行"五人联保",不断完善内部约束机制,取得了良好效果,2010年以来全省农信社保持"零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记者董海涛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进入新阶段之际,为进一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全国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精神的有关指示和要求,顺应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全面提高高级管理人员水平,促进和加快农村信用社业务经营工作的健康发展,2002年5月17日至22日,全国农村信用社第二期省、市(地)联社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经人民银行合作司紧张筹备,如期在云南昆明举办。中国人民银行合作金融监管司司长张功平在培训班开班典礼上指出,在我国加入WTO以后,农村信用社在金融改革的新形势下,主要面对的是竞争和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过渡时期农村信用社面临的矛盾与对策□湖北省农金体改办课题组一、矛盾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以下简称“脱钩”)以后至农村信用社行业自律组织完全建立并正常履行职能以前,农村信用在此期间要经历一段改革过渡期。在此期间按照部署,农村信用社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客户资金安全风险案件频发,为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为进一步维护广大客户资金安全,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认真总结和吸取个别案件教训,举一反三,在江西省农信社系统全面启动为期6个月的“深度排查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联社)成立六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银监部门的监管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面科学履行管理、指导、协调、服务职能,有力推动了全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的改革发展。截至2010年3月底,全省农信社存款规模比改革前的2003年末增加2.1倍,贷款规模增加1.78倍,2009年经营利润较2003年增加8.58倍,整体经营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快提高,  相似文献   

17.
1996年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先后进行了多轮改革,但不同时期改革方案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总体来说,2003年以前的改革侧重于农信社管理体制的改革及历史包袱的化解,2003年后的改革将产权和法人治理问题提到了首要位置。经过历次改革,特别是近6年来的深化改革,全国各省市农信社普遍开创了稳健快速发展的新局面,系统风险和历史包袱逐年化解,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18.
为改变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普遍风险机制建设滞后、风险管理手段落后等现状,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借鉴先进商业银行在风险管控上的实践经验,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摸索全面风险管理之路,创新地以流程化管理改革为突破口,构建了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全面风险管理基本框架,促使广东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风险管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走上了规模、  相似文献   

19.
自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以来,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支持“三农”发展的同时,自身综合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在监管、改革和发展方面均取得突出成绩。但是当前,面对严峻的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应对变局,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如何有效开展成为一个瞩目话题。为此,银监会提出了《当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相似文献   

20.
在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发达地区城市内的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发达城市信用社)改革明显滞后。怎样适应竞争需要,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作用,已是发达城市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改革机构网点,重新调整机构布局按行政区域设立机构网点,目前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过度追求网点覆盖面,忽略了网点布局和成本核算。经营方式的粗放,造成投放大、产出小,人力、财力的浪费;在经营日趋理性的今天,必须走精减机构网点之路。本着“巩固完善为主,调整撤并为辅”的原则,实施“减肥工程”,把经营环境差、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