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娃娃理财     
春节拜年时,长辈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以压住邪祟。据说是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地度过1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成龙形,置丁床脚;另一种比较常见的,是家长将钱以红纸包裹,分发给孩子。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予,也可任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  相似文献   

2.
_   《金卡工程》2006,(8)
2-14恭喜发财 红包拿来晓静;临风;唐燕;压岁钱的由来 “恭喜发财,红包拿来”趁着还未满18 岁,赶紧走亲串友给长辈们拜年贺福,“索 要”压岁钱吧! “派红包”是华人新年的一种习俗,华 人喜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活力、愉快与好 运。派发红包给未成年的晚辈是表示把祝 愿和好运带给他们。红包里的  相似文献   

3.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习惯.元旦和春节都要给亲朋好友拜年,祈求来年的好运。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银行也会利用这个“黄金季节”对自己的客户。合作单位进行拜年营销.以加深感情,  相似文献   

4.
二月四日立春,二月十八日春节。在这新春佳节之际,曾晴向本刊的订户、读者朋友们拜年!  相似文献   

5.
天涯共此时──海外华人的春节习俗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俗称"过年"。一些海外华人、华侨,虽远离祖国,但每逢春节到来,仍以各种方式共庆佳节。美国的华人:过春节别有一番情趣,年初一,美国朋友只要与熟悉的美籍华人或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华人见面,第一句话就...  相似文献   

6.
拜年每逢春节,人们都要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节日祝贺,透出浓浓的人情味。这已经成为一种传统。那么,拜年的习俗又是怎么来的呢?相传远古时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异常凶猛。每逢腊月三十晚,它便出来觅食。人们为了免受其害,只得把肉食放到门外,然后紧闭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庆幸未被“年”吃掉。于是,拜年之风一直流传下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资》2010,(3):4-4
虎步渐近,虎味渐浓。当广大读者收到本期杂志的时候,正值牛归虎跃、新桃旧符的虎年春节,我们中国外资杂志社全体同仁给亲爱的读者朋友们拜年了!  相似文献   

8.
2009年大事记     
《深交所》2010,(1):8-11
一月 1月中旬,小品《多层次大厦》参加会系统迎春联欢会。 二月 2月9日,春节后首个工作日,总经理室成员向各部室员工拜年。 签署党风廉政建设和部门目标责任书。  相似文献   

9.
每年春节,晚辈们自然少不了给长辈拜拜年,而长辈们也少不了给未成年的晚辈们一个红包.里而装的自然就是“压岁钱”,多则上千,少则数百不等。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孩子的教育存在于生活点滴中.家长们不如充分利用好“压岁钱”,将它变为“压岁礼”。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及其经营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外汇管理》2005,(3):13-14
2月15日.农历正月初七.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郭树清、副局长马德伦一行冒着雪花来到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央外汇业务中心(储备管理司),慰问春节期间坚守储备经营岗位的工作人员。郭树清代表外汇局党组给大家拜年问好,然后详细询问了春节期间的投资情况,特别叮嘱工作人员在进行投资操作时务必防范各类风险,保证国家外汇储备资产安全。  相似文献   

11.
2月7日,正值《金融电子化》杂志2008年第2期出版之际,刚巧是农历春节。编辑借“金融生活”栏目给各位辛勤耕耘的金融工作者拜年,祝愿大家在鼠年中: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相似文献   

12.
新加坡被誉为“花园城市”,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点名要求借鉴的国家。中国政府之所以重视借鉴新加坡,固然因为其经济腾飞、社会稳定、人民安居的傲人成绩,使得其成功经验较为值得借鉴;也因为其华人社会的背景和一党长期执政的国情与中国大陆存在种种相似,使得其成功经验较为便于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马年春节,最令国人称奇道绝的,不是电视机屏幕上那流光溢彩的欢歌乐舞,也不是家乡父老亲朋做出的一桌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而是手机微信上不断闪烁的“祝你大吉大利恭喜发财”的微信红包。一个个微信拜年红包在瞬间占据了国人的指尖,一双双大眼睛不去看精彩的春晚节目,而是紧紧盯住自己手机的屏幕,随时准备着伸手去戳瞬间会被抢完的红包。“今天你收到了多少微信红包?”成为国人今年拜年问候的新时尚。  相似文献   

14.
春节是什么?小时候,春节是丰盛的年夜饭,是盼望的压岁钱。长大后,春节是漫漫的回家路,是满满的幸福感。春节,以亲情为伴,以文化之名,向时间和生命致以一年一度的问候。如今,春节正在被赋予更多新意,给不同年龄的人带来情感的共鸣。“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幸福欢腾的年味,祈福拜年的年俗,填满了一代代中国人关于春节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5.
博尔赫斯在天堂继续博览群书,他对如今已经81岁但仍然宝刀不老的老画家兼老作家黄永玉的回忆录《比我老的老头》发生了兴趣。他推荐财神爷爷看那本书中有关钱钟书生前趣事的描述。原来,中国人有个陋习,春节期间互相拜年。有领导在某年正月初二去钱钟书家拜年,钱钟书只开一条门缝,不让客人进门,隔着门缝,露出小半张笑脸道:“谢谢!谢谢!我很忙!我很忙!谢谢!谢谢!”然后关门。  相似文献   

16.
《金融博览》2009,(2):52-52
农历2009年春节即将来临,全国各地喜迎牛年的气氛日渐浓厚。为让全国银联标准卡持卡人度过一个祥和、快乐的春节,中国银联在境内26个省市和日本、新加坡、泰国、澳大利亚、香港等亚太国家和地区分别隆重推出“新年同刷银联卡,共享缤纷惊喜礼”和“银联亚太购物嘉年华”主题活动。  相似文献   

17.
压岁钱的支配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契机,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财商。在家长的悉心指导下,孩子可以在规划压岁钱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消费观,并逐渐掌握生活中所需的基本理财技巧,从而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需要面临的各种与钱有关的问题。每年新春佳节,在走亲访友拜年的过程中,长辈给晚辈压岁钱是多年来延续的传统。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长辈们给孩子压岁钱的金额也水涨船高,少则数千元,多则  相似文献   

18.
张洁 《中国金融家》2014,(10):118-118
窗外爆竹声、拜年的电话铃应声而起,父母"铛铛铛"地忙着剁饺子馅。牛年除夕晚上,全家围坐一桌,品味着团圆幸福的味道。我和哥哥早已经按捺不住,跑到长辈身边:"恭喜发财,红包拿来!"父亲乐呵呵地从口袋掏出红包。往年爸爸把一个厚厚的红包塞到我手里,可是今年的红包,明显比往年薄很多。  相似文献   

19.
孙柏  马海敏 《金融博览》2013,(12):32-37
在70后、80后的回忆中,童年的幸福总是很简单,它可能来自夏天的一根小豆冰棍、冬天的一串麻辣烫,也可能是因为口袋里面的几块糖、一小堆五彩斑斓的玻璃球,倘若偶尔能兜里揣上几块钱,或者长辈们往春节塞给自己的压岁钱没有被没收,那种幸福感更是强烈得难以言喻。  相似文献   

20.
竹椅     
我家祖居大洪山一个小村,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要去玩几天,岳父一家住在那里。那儿群山绵延,清溪长流,非常好玩。今年正月初二恰逢立春,农村人忌讳立春拜年,我们就初三去了。到了那里,我一眼就发现岳父家新置了一套竹椅、竹茶几,做工精湛,古朴自然,惹人喜爱。岳父看出来了,告诉我,这是魏篾匠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