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叶禹彤 《魅力中国》2013,(23):324-325
近年来,随着各大卫视的电视选秀节目的不断出现。对于选秀节目中出现“性别反串”的现象,它的现实状况、现实意义,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思考。本文主要分析了性别反串的根源与现代应用。阐述了它在电视选秀节目中的发展过程。以及节目主持人在面对电视选秀节目中出现“性别反串”现象的角色定位。最后正确引导受众如何正确对待选秀节日中出现的这种现象。以此来迭到真正的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其实现它应该呈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打开荧屏,时下,选秀节目“奇招”频出:“煽情比惨”、“导师作秀”、“下手孩子”…… 不同于这样的选秀节目,重庆卫视每周六晚十点播出的《奇迹梦工厂》,让人眼前一亮. 这是国内首档影视表演类真人秀节目,在全国各大卫视唱歌类节目泛滥之时,重庆卫视可谓独辟蹊径,它为中国影视界选拔优秀人才,拒绝煽情、恶搞,重视选手现场秀表演功底,强调节目本身的艺术感,一枝独秀.  相似文献   

3.
刘艳艳 《魅力中国》2010,(22):157-157
时下中国选秀节目中出现的“伪娘”现象,引起社会热议。本文从社会各界对电视选秀中出现的“伪娘”现象谈论出发,试图初探媒体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媒体过分的恶炒“伪娘”,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记者社会责任理念的迷失,同时也暴露出新闻职业精神的危机。  相似文献   

4.
韩鸿  喻倩倩 《魅力中国》2013,(12):36-37
随着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迅速发展,传统的电视选秀节目面临着更大挑战。《非诚勿扰》作为选秀节目的代表,自2010年开播广受业内外人士的关注。结合传播学原理,对该档节目的微博使用情况做具体分析,笔者认为,电视选秀节目只有将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和自媒体传播机制做适当结合,才能提升自身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2006年,各种电视选秀节目铺天盖地,热潮滚滚。有举办了三届的“超级女声”“、我型我秀”,有新诞生的“魅力新搭档”“、加油好男儿”,还有全家老小齐上阵的“全家总动员”……名目繁多的“选秀热”诞生了少数的“平民偶像”,还催生了一个庞大群体——“职业粉丝”(粉丝,英语fa  相似文献   

6.
胡澈 《新财经》2013,(11):108-108
自1776年以来,世世代代的美国人都深信不疑,只要经过努力不懈的奋斗便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美国梦”的大致概念。现在,通过好莱坞大片、选秀节目等媒介方式,我们逐渐相信并尝试将“美国梦”作为自己追求理想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沙雅 《魅力中国》2014,(7):286-286
自从2004年大型综艺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在湖南卫上映并视热播之后,国内迅速掀起了选秀节目制播的高潮,如《我型我秀》、《梦想中国》、《快乐男声》、《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中国好歌曲》、《出彩中国人》等相继冲击观众的眼球。总的来讲,我国选秀节目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8.
这个夏天,居高不下的除了天气外,还有各大卫视歌唱类选秀节目的热度.选秀节目最为集中的时段为周五,不但有浙江卫视的“中国好声音”、湖南卫视的“快乐男声”,还有江苏卫视的“全能星战”;周日档有东方卫视“中国梦之声”和湖北卫视“我的中国星”.其他时段还有周六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周三广西卫视“一生所爱·大地飞歌”以及周四山东卫视的“中国星力量”. 据索福瑞全国网收视报告指出,浙江卫视21:10档的“好声音”杀出重围,稳坐收视第一宝座.  相似文献   

9.
仿佛一匹黑马,突然杀人荧屏,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仅仅数周,便已屡屡坐上“收视率老大”交椅.创出娱乐选秀节目一个个奇迹。在电视娱乐节目花样不断翻新、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中国好声音》为何能一枝独秀?它到底好在哪里?看过几期录像,查阅一些资料,我以为,其制胜秘诀,在以下两条。  相似文献   

10.
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是近几年来电视荧屏的宠儿.本文运用莱西的元素论,从人物、环境、象征物、叙事、风格等五个方面骀解读、割析了表演选秀型真人秀节目.  相似文献   

11.
徐桂萍  王谦 《新西部(上)》2013,(10):133-133,120
“选秀”成了高校学生闲暇生活的主题词,“选秀’’风潮为青年学生寻找到一条实现“梦想”以及价值认同的管道,然而很容易使青年学生陷入“理想遮蔽”以及“审美绑架”的漩涡中。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客观、冷静地分析“选秀”风潮带来的影响,注重学生的闲暇教育,开展多种健康有益的活动,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闲暇价值观和终身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2.
《新财经》2013,(8):66
7月20日晚,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第一季第一期选秀节目播出,直接挑战浙江卫视正在热播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据统计,今夏共有13个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选秀的火爆,诱惑着无数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走上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13.
董露茜 《新财经》2013,(8):66-71
7月20日晚,北京卫视的《最美和声》第一季第一期选秀节目播出,直接挑战浙江卫视正在热播的第二季《中国好声音》。据统计,今夏共有13个电视音乐选秀节目。选秀的火爆,诱惑着无数怀揣音乐梦想的年轻人走上音乐之路。  相似文献   

14.
高波 《魅力中国》2014,(6):317-317
近两年来,移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以微博和微信以及客户端微代表的新媒体全面开花,价值地方卫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央视的外部坏境大变,部分频道收视率下降,广告收入增幅持续放缓,可谓“压力山大”。如何在新技术和新媒体及地方台的颠覆之下特危为安呢?且听我大无畏的说说十句大话。  相似文献   

15.
侯立  解炜 《新西部(上)》2013,(7):117-117,144
本文阐述了电视选秀节目出现同质化的原因,分析了电视节目同质化现象的利与弊,提出了改变电视节目同质化的对策。要注重原创,做到形似更要神似;加强受众研究,注重品牌塑造;完善节目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是大众娱乐的自我升华,还是格调庸俗的电视垃圾?人们争辩不休。但不容质疑的是从3月份开始至今,有15万报名选手,更有超过2000万观众每周热切关注。湖南卫视的“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这档“平民选秀”节目无疑成为2005年中国电视的最大赢家。炫目背后站着的永远是挂着灿烂笑容的商人。蒙牛人笑着说:我们1400万做了3000万的事。这个投入真的是如此“物超所值”?  相似文献   

17.
徐宁康 《走向世界》2012,(25):60-62
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农妇徐桂花,在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一档选秀节目中,用一曲高亢深情的《沂蒙山小调》,唱哭了观众,令两位主持人捐出了工资和劳务费,让评委寄予“成为像大衣哥一样火的‘草帽姐”’的厚望。位地道的农村妇女,如何练就了这副漂亮的嗓子?又凭什么打动了观众?这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草帽姐”徐桂花的家乡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8.
赵毅 《首都经济》2007,(7):87-88
尽管电视里的”红楼选秀”节目曾一度吸引了众人的眼球,但还是有无数电视观众在一片喧嚣声中能够凝神屏气,把一部长达82集的电视剧《贞观长歌》从头看完。这在古装戏早已泛滥至极的今天,实属非常不易。是剧本写得出众、导演功力非凡、演员演技精湛呢7  相似文献   

19.
仿佛一匹黑马,突然杀入荧屏,浙江卫视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播出仅仅数周,便已屡屡坐上"收视率老大"交椅,创出娱乐选秀节目一个个奇迹。在电视娱乐节目花样不断翻新、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中国好声音》为何能一枝独秀?它到底好在哪里?看过几期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好声音》第二季开播,收视率又创新高。“好声音”好在哪儿?“好声音”为何能在众多选秀节目中脱颖而出呢?有人说,“好声音”导师选得好,四位大腕,非常给力;有人说,“好声音”舍得投入,配备超级音响,请来顶级录音师……这些当然都是原因,但笔者以为,“好声音”之所以能鹤立鸡群,关键在于其赛制设置的精妙,由此让观众产生了欲罢不能的悬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