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传平 《物流时代》2010,(10):64-65
我国地质、地理条件复杂,生态环境基础脆弱,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强度大,不断发生的社会公共安全事故、矿井事故、化学物品泄漏事故等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公共安全事件,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解决伤者救助、卫生防疫、灾后重建、恢复秩序等工作。这时,应急物流保障做得好,就能够减少损失和危害。  相似文献   

2.
一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出现,不仅会造成自然环境质量的下降,也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危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虽然我国已经建立了应急预案制度,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忽视,导致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存在有很大的缺陷.突发环境事件发生通常是由生产企业造成的.这一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应急预案编制内容的不完善,导致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和自然界都进入了一个各类突发性事件发生概率更高、破坏力更大、影响力更强的阶段.为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突发性事件,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应急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应急管理工作,也为建筑企业做好突发性事件的舆论应对工作提供了原则指导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应急条件下,应急物资需求会发生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高度的不确定性对国家应对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产生极大的冲击和影响.以任务和需求为牵引,构建快捷、高效的军地"融通式"物资应急采购保障模式,能够消除这种不确定性的冲击和影响,保证应急采购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5.
阿朝 《西部财会》2004,(12):54-54
一位朋友的女儿从荷兰留学回来,跟我们讲述了她在荷兰海牙的一段经历。在她刚抵达海牙这座美丽的城市时,竞然收到了以该市市长名义写来的热情洋溢的信和市长的名片。来信请他去市政厅领取一个“令你惊讶”的“欢迎包裹”。领到包裹后,她被里面精致的物品深深地感动了:一个面包、一枚印有市政厅电话号码的钥匙、一包当地特产咖啡糖、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群众性活动举办越来越频繁和大型化,而大型群众性活动踩踏事件风险也随之增大。群体性踩踏事件并不是一个新型突发事件,但却从未能真正杜绝,既便是在上海这样一个久经历练、城市硬件设施配备较完善的现代化、国际化大城市也发生了此类事件。通过分析群体性踩踏事件的特点和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具体情况,对此次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的优点和不足分析阐述,从监测、现场引流、限流、指示工作以及应急能力等方面对防范踩踏事件发生、做好应急处置等提出了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城市公共安全治理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马为民 《人力资源》2003,(10):44-45
人才使用的"角色边缘化"观象不容忽视 "角色边缘化"就是不能完全进入岗位所要求的角色,是指工作人员在基本素质上不能达到所在岗位的要求或基本素质虽能达到要求但对本身角色介入的程度很浅.有人认为,只要是一名高素质人才,那么他无论当官员还是做企业家就都可以胜任,于是企业家被调去做党政官员,或党政官员被派下来当企业家的现象经常发生,两者之间在素质要求上的差别被忽视了.在一个企业内部,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工会主席等不同角色的管理干部之间互相互调整的事情也经常发生.对达到一定级别的干部来说,易地做官、易行业做官和易位做官的现象可说是司空见惯,这就很容易造成人才使用中的"角色边缘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在逐步增加,从企业的固定污染源到运输中的流动污染源,从城市饮用水源到农村面源污染,每一事件的发生都或多或少与环境有关,环保部门在应急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政府处置事件的决策参谋影响越来越大。这充分说明环保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提高了,话语权重了。但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环保部门在各类事件中角色的分量加重,其被追究责任的可能性也大了。一.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环保部门被责任追究的原因分析1.环保部门在平时工作中对企业违法排污行为监管不到  相似文献   

9.
军民一体化应急物流管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民用应急物流与军事应急物流的概念及应用范围,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在应急事件发生时,实现军民一体化应急物流管理机制,能够极大地改善应急物资供应方式,应急物资管理方法以及应急事件发生时的参与人员和物资的分配及运输管理.同时提出了与当前国内管理体制相结合的实现军民一体化应急管理策略,将军事应急物流与民用应急物流有机结合,实现应急物流协调发展,提高处理应急或危机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美容是一门集医学、美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交叉科学,对从业人员要求很高。但由于我国还没有很完善的相应法规和行业规章的制约,一些不具备整形外科专业技术资格的人也匆匆操刀上阵,因操作失误而造成美容者受伤乃至毁容的事件屡屡发生。案例一:产品未明示,美容变毁容郭小姐是一个经常光顾美容院的爱美女性,一次美容院服务员在为郭小姐做好常规护理后,提出公司新进一种新的脱毛膏,效果很好,问郭小姐是否尝试一下,郭小姐欣然接受。于是服务员当即就在郭小姐的腿上、手上、腮上涂上了这种脱毛膏。郭小姐期待着从此以后自己的肤色更加光亮…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 跨国经营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时代中的一个普遍现象.企业开展跨国经营,也就意味着要从一种文化的经营跨越到另一种文化的经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其独特性,在语言、传统、性格和生活方式上也不尽相同,这种文化上的差异给跨国经营带来了很多问题.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经营目标、市场选择、管理方式、处事作风、交流沟通以及组织变革要求等,常常会持有不同的态度,甚至发生对立事件.  相似文献   

12.
在内蒙古地区鼠疫是一种常规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民族地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因为民族地区特有的地理文化等因素而变得复杂和特殊。所以加强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的能力就显得尤为必要。文章以锡林郭勒盟突发鼠疫为例,对民族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过程当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基于4R管理模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制度变迁与社区公共物品生产——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任何公共物品都具有供应的相联性和排他的不可能性两个特征,导致集团成员在公共物品的消费和供给上存在搭便车的动机,公共物品的供给是一个典型的集体行动困境问题.作为整个社会制度变迁的一部分,城市社会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革,不同历史时段的社区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具有不同的特征.单位体制所形成的"政府-单位"公共物品供给体系,已经不能满足转型时期社区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在单位制解体和单位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城市基层社区将替代传统单位,成为城市社会整合的又一种制度性选择,构成公共物品供给与消费的基本单元.  相似文献   

14.
学会分享     
有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两个农民同时得到了玉米良种.他们的邻居知道后,便向他们俩购买.甲心想,如果所有人都种上了良种玉米,那么自己就没有优势了,秋后的收益一定会减少.于是,他拒绝了邻居的要求.而乙则是一位憨厚的人,他愿意与别人分享,邻居提出要求后,他马上慷慨地答应了.于是,他周围的邻居全都种上了良种玉米.……  相似文献   

15.
流感     
流感的起因 流感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流感病毒”所引起的,它藏在病人的鼻腔里和咽喉部。当病人说话、咳嗽、打喷嚏时,这种病毒就随着病人的唾液飞沫飞扬在空气中或粘附在物品上,当健康人吸入了这种被病毒污染的空气,或接触粘附有病毒的物品后就可能得病。如遇身体受凉,抵抗力减弱,也易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6.
邵佳 《价值工程》2010,29(1):76-77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公共性突发事件频频发生,而突发性公共事件由于其自身的突然性、普遍性、紧迫性等特点,导致其爆发时往往带来极大的破坏力,给政府的应急管理政策带来挑战。因此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的重要,健全的应急管理体系虽不能杜绝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发生,但可以起到预防作用,降低政府的损失和人民的伤亡,从而提高执政部门的威信度。我国的应急体系可以说是初具雏形,很不完善,尽管从非典、雪灾、汶川地震到H1N1禽流感的全球爆发,几场大的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政府职能部门第一时间做出了相应的应急政策,但也同时暴露出了我国针对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应急管理体系薄弱的一面。因此本文重点以汶川大地震为例,分析我国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自从美国"9·11"事件和我国"非典"疫情发生之后,公共危机及其管理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在西安市委和陕西省委办公厅领导岗位上工作了十多年,参与了"3·5"液化气闪爆、"6·8"洪灾和陈家山煤矿"11·28"矿难等数十起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亲身感受到了危机状态带给人们的严峻考验,也深切地体会到处置公共危机事件最关键的是应急决策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五、作为商品的信息“信息作为一种商品”的问题对于信息经济分析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信息商品具有“公共物品”的特性。有关公共物品的概念在现代经济文献中可追溯到萨缪尔森。在他看来,商品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可以在个人之间适当分享的私人消费物品,一类是每个人都可以并且完全消费的公共消费物品。实际上,一件私人物品的资产可以通过配置给消费者而完全消耗掉,但公共物品的资产可以没有限制地分配。海德 J.G.Head 认为,这种概念的公共物品是一个极端的情况,在实际当中,公共物品的消费要受到容量的限制。他分析了公共物品的两个特性——不可分性和外在性。不可分性意味着对某一个人供应一特定单位的公共物品是一种联合产品,它也要供应给所有的个人。为供应一个人而进行的公共物品的生产与为供应所有人而进行的公  相似文献   

19.
由于公共物品所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公共物品政府供给在20世纪中期的学者心中为大势所趋.但随看人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公民需求日益多样化,此刻政府无法满足,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共物品的类别和属性也相应发生改变,于是公民开始重新审视市场功能.诸多文献和实践证明,在很多前提下,市场完全可以有效提供部分公共物品.  相似文献   

20.
5月3日,包头市发生了6.4级强烈地震。震灾发生后,市民纷纷抢购食品、饮料等应急物品,而一些不法商贩借机抬高物价并将过期、变质食品拿出来销售。针对这种形势,市技术监督局根据市抗震指挥部公告精神,及时下发文件,组织市三区及郊区技术监督部门对震后市场进行了检查,对借地震之机,坑害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