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前人民银行县级支行普遍存在人员年龄逐步老化、人员数量逐渐减少等问题。同时,基层人民银行会计核算实行“四集中”、“集中核算”方式,即以中心支行为一个会计核算单位,县级人民银行作为中心支行的一个会计营业网点。2004年大额支付系统推广上线,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体制的改革,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方式由县(市)支行独立核算改为地市级了“集中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档案管理”的过中心支行集中核算,核算系统上挂支付系统,取消了县(市)支行的联行业务,完成程,同时也带来了中心支行核算部门管理的一系列问题。笔者存实践中做了一些探索,供商榷。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随着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相继上线,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系统等业务新系统推广运行,基层人民银行的业务数据相继集中到省会中心支行及总行,业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会计核算业务管理,人民银行实行了会计业务“四集中”管理,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清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和会计档案管理集中。实行会计核算“四集中”后,会计核算、联行清算、会计事后监督和会计档案管理等会计业务统一提升至中心支行,由中心支行集中办理,县级支行作为核算营业网点存在。会计核算“四集中”的实施是人民银行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举措特别是解决了县级支行因人员不足,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建设日益成熟,人民银行系统原有的会计分级管理体制已开始转向集中化管理。也就是将会计核算主体由县支行提至中心支行,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各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集中式会计核算体系。先期已逐步开通的大额支付系统,带给参与大额支付的人民银行机构的是资金划拨、操作环节、岗位设置等方面的革命性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已由属地分散型转变为市地集中网络型,随着联行业务和事后监督权限集中至中心支行,支行作为会计核算中心的一个网点业务量大大萎缩,资金风险点也大大减少。但是从全国2005年人民银行系统查处的20件案件看,支行占比达70%。基层案件呈现的多发势头,暴露出了  相似文献   

7.
一、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采用软盘备份存在的问题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一直采用软盘备份数据。2005年6月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简称ABS系统)在全国上线运行后。人民银行县级支行会计核算数据全部集中到人民银行地市级中心支行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市级中心支行尤其是所辖县支行较多的地市中心支行的会计核算数据量,仍沿用软盘备份暴露出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会计管理,提高会计核算质量,防范会计风险,人民银行在全国部分中心支行推广实行会计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会计事后监督集中、会计账务查询集中和会计档案保管集中。中心支行通过运行会计核算“四集中”系统,将县支行会计业务核算和管理权限上收,  相似文献   

9.
2005年以来,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系统及核算方式均发生了较大变化,ABS、TBS和大小额支付系统等先后上线运行,县市支行会计核算业务上收到中心支行,国库会计核算数据也实行了中心支行集中管理和核算,随着会计核算业务的发展核算系统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0.
赵平  学军 《海南金融》2003,(2):57-58
推行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即"会计核算集中,联行业务集中,会计档案集中,事后监督集中",就是改变人民银行总行、分行、中心支行、县支行四级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建立以中心支行为基本核算单位,辖属县支行为网点终端的网络化、集中式的会计核算和事后监督体系.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打破了目前实行的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中央银行传统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减少了因会计核算管理分散造成的违章操作;减少擅自篡改会计信息,内控制度因会计人员少、流动频繁形成的棚架现象.将基层会计人员从繁琐的日常会计核算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推行会计核算管理"四集中",必然与现行央行四级会计核算体制和中央银行会计基本制度产生冲突,对提高会计核算电子化业务操作系统的安全性防范和会计内控制约机制的完善提出更高要求.就目前现状来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1.
侯一哲 《金融会计》2007,(11):67-70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集中后,随即取消了县级人民银行独立会计核算主体的地位。现代化支付系统提供的便捷资金汇划渠道,使县级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业务大幅减少。在金融机构实施扁平化管理的大背景下,县级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到地市中心支行,不但可行,而且能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资金风险。本文对会计核算业务集中后县级人民银行的会计工作职责、内部会计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金融电子化》2005,(12):13-14
岁末年终,盘点人民银行各业务司局的信息化成果,人们惊喜地发现,2005年人民银行信息化工作大提速。一年内,人民银行信息化捷报频传:5月,第一个实行全国数据集中式处理的业务应用系统——货币金银管理信息系统在全国试运行;6月,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在全国31个省会(首府)城市以及308个地(市)中心支行和1600多个县(市)支行完成推广;9月,大额支付系统完成了在全国的建设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即将在全国上线推广,它实现了会计核算业务处理和数据管理的全国集中.是我国中央银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又一重大变革。本文通过分析其变革特点,阐述其对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的变化影响,最后提出了基层人民银行应对和加强会计工作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大、小额支付系统的上线运行,清算工作发生了很大变化,核算工作量下降,清算工作量上升,人民银行基层部门从过去主要从事服务转变为提供服务与指导协调并重,随着支付系统新业务晶种的不断推出,还会出现更多的情况。中央银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运行和升级换版工作,提高了基层央行会计核算系统的易用性和自动化处理业务的速度,但会计核算的现代化应用,并没有完全使人民银行会计核算人力资源的配置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因此,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基层央行会计核算岗位人力资源,提高基层央行金融服务水平,是摆在各级人民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地市中心支行实施综合柜员制的可行性(一)日趋完善的会计集中核算为实行综合柜员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多年来,人民银行会计核算经历了从传统的手工核算,到经历了初期的会计核算系统、会计四集中系统、会计核算大额支付系统、会计核算小额支付系统的不断改版和升级,不间断电源、  相似文献   

16.
郭新红 《新疆金融》2005,(11):28-28
近年来,随着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人民银行职能的转换,县(市)支行的工作重心发生了很大变化,基层国库工作已成为支行业务工作的主体。特别是国库单一帐户体制的建立、大额支付系统的上线、国库会计核算和统计分析等新系统的推广,使基层国库所承担的工作量进一步加大,国库风险也越来越突出,国库部门作为直接参与者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给基层国库带来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因此,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国库建设,更好地发挥经理国库的职能作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银行从2004年开始,会计实行集中核算,县支行不再具有独立的会计核算主体资格。今年6月末,临汾中支撤销了县支行会计网点核算业务,将县支行会计网点核算业务上收至中心支行,至此,县支行的会计核算业务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会计核算业务的上收,缩短了会计核算管理半径,提高了会计核算监督时效,对人民银行的会计核算及事后监督工作都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ABS)自2005年3月21日上线以来,至今已运行两年多,实现了人民银行系统会计核算方式的重大突破与创新,使县级支行由会计核算主体转换为以市级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下的营业网点,会计核算风险大部分上移至市级中心支行,风险管理趋于扁平化。但两年多来基层央行ABS系统的实际操作表明其内部设置与管理环节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隐患,系统功能亟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2004年8月,人民银行吉林省内各中心支行根据总行三定方案,设置了事后监督部门,集中监督会计业务。后来国库、发行业务相继纳入事后监督.旨在独立行使会计核算监督职能,规范会计业务操作,提高会计核算质量,保障资金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推广运行,形成了以中心支行为核算中心负责集中处理会计账务、中心支行本级营业部及所属各县支行为营业网点的核算体系,实现了会计核算、事后监督、查询查复、会计档案的集中管理。事后监督业务作为人民银行监督和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对其业务操作的正确性、准确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尤为突出和迫切,现行传统的手工操作已明显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要。为了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