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3年以来,我国总体上"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日益明晰,农业扶持补贴政策日趋完善,构建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购买大型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政策体系。基于江西省312户种粮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了农户对农业补贴扶持政策的认知特征及农业补贴扶持政策对种粮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抓好粮食收购,促进粮食生产 一是完善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和临时收储政策.2011年国家将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已经公布,稻谷最低收购价也将进一步提高.要在认真总结近几年最低收购价政策及临时收储、补贴收购等政策执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创新收储方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各方面参与托市收购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3.
《中国经贸导刊》2014,(7):10-11
自2002年中共中央在安徽省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人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4.
胡伟 《农机市场》2016,(5):12-12
正前些天《农民日报》第二版第三版是个通栏,专栏名称唤作:《"三农"政策明白纸》。浏览一遍,真的是脑洞大开,不看不知道,政策真不少。为让更多的读者了解这些政策知识,特罗列此52项政策如下:1.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农机购置补贴,3.农机报废更新补贴试点,4.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5.新疆棉花、东北和内蒙古  相似文献   

5.
美国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主要特点体现在:签订合同是参加目标价格补贴计划的前提、历史面积与产量是制定补贴水平标准基础、补贴方式丰富多样、多种价格并存、目标价格水平总体偏低、农产品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覆盖品种多、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调整比较及时,而且在目标价格的确定上也比较科学.借鉴美国的做法,应该进一步引入农业生产合同规范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使用历史数据计算目标价格与补贴标准且补贴标准不宜过高、目标价格补贴应鼓励商业化与规模化种植、对农产品最低收购价予以保留、建立更高水平的农产品信息系统,从而逐步建立我国科学完善的农产品目标价格支持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6.
新冠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粮食供应链受阻,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部分国家粮食供需失衡。通过梳理中国实施的最低收购价、生产者补贴、农业保险补贴等主要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效果,比较发现与国际市场明显不同的是,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市场价格相对平稳、粮农基本收益得到保障。研究表明目前国家采取的以市场定价、价补分离、险补结合为主要特征的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总体有效可行,同时也发现相关政策存在协同性不够、补贴发放与种植面积挂钩过紧、粮农实际净利润不高等问题,进而对后疫情时代中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2004年起,我国在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7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国家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稳定和提高粮食产量、平衡市场粮食价格水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国家在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全面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实行及制定最低价格标准要兼顾各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8.
粮食补贴的政策意图是通过改变粮农生产行为实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通过对河南省747个定点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从比较收益、市场风险、替代性三个方面,对实施补贴后粮农生产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当前补贴水平并未有效改变粮农生产行为,需要进一步提高粮食补贴标准、优化补贴结构、坚持和提高最低收购价和保证补贴增加幅度快于生产资料增长幅度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国际广告》2010,(11):138-138
重庆市城乡统筹办的统计显示,按照中央及重庆本地的有关规定,除承包地、宅基地、林地等土地权益外,目前向农民倾斜的政策还有20项,主要包括农资农机补贴、良种补贴、退耕还林补助、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家电下乡和汽摩下乡补贴、计划生育奖励和社会保障政策、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普通高中收费低标准等,涉及农业生产、民政、人口、  相似文献   

10.
<正>自2002年中共中央在安徽省开展粮食直接补贴试点以来,我国已初步形成以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直接补贴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收入补贴,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能繁母猪饲养补贴等为主的专项生产性补贴,和粮食最低收购价等价格支持政策相结合的综合性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其中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四大补贴"投入额度由2004年的145.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49亿元,增  相似文献   

11.
正推进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转变现行农产品补贴制度,是我国农业生产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中央提出,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目标价格制度转变。2014年,国家已开展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试点,表明我国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迈出了关键一步。近年来,随着全球农业生产环境的变化、国内农业生产持续稳定的增长,原先主要农产品国内价格低于国外价格的状况发生逆转,国内市场供应充裕、储存增加、价格稳定。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供求、价格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市场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启动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责任主体,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强了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和监管工作。从两年多的最低收购价粮食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最低收购价粮食监管有序,基本做到了“四个满意”,即:农民满意、政府满意、农发行满意、企业满意,收购质量、储存管理等方面普遍有所提高,责任意识、管理意识有所加强。笔者认为,从财务管理的角度,对最低收购价粮食进行单独核算,这样更加有利于加强对最低收购价粮食的管理。[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市场稳定,确保粮食安全,经国务院批准,从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启动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储粮总公司作为国家委托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责任主体,按照"四个有利于"的原则,认真执行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加强了最低收购价粮食的收购和监管工作。从两年多的最低收购价粮食管理工作的现状来看,最低收购价粮食监管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发改委2006年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对南方四省(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的水稻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由于粮食主管部门对最低收购价粮食的会计核算没有下发具体会计处理办法,各地在操作过程中不尽相同。在此笔者谈谈最低收购价粮食的会计核算处理办法,以供商榷。  相似文献   

15.
《农机市场》2006,(1):8-8
国家将改革和完善农资价格调控机制,逐步建立对种粮农民的化肥、柴油等农资的直接补贴制度。此外,2006年国家将继续对短缺的重点粮食品种在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以稳定粮食市场价格。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     
《财经界(学术)》2014,(19):67-67
6月2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会议认为,更多发挥市场作用,完善农产品价格和市场调控机制,是新形势下更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会议确定,一是在保护农民利益前提下,推动最低收购价、临时收储和农业补贴政策逐步向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转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选取2004-2010年全国287个市区粮食品种的数据,借鉴农户供给行为理论和价格预期理论,建立了主产区早籼稻、混合麦两个主要粮食品种的粮农供给反应模型,以检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主产区的农户粮食完善供给的作用。实证表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的粮食供给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研究结论,本文针对最低收购价政策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作用。借鉴货币政策中的“泰勒规则”原理和当前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本文实证检验影响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各项因素,并对各因素的效应规模和重要性进行评价。研究发现:上年最低收购价、过去两年平均总成本、上年库存水平、上年最低收购价与市场售价价差、国内与国际稻谷市场价价差对本年度最低收购价有较强影响;不同品种的稻谷最低收购价受上述因素的影响程度具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分析发现,差异性主要来源于稻谷供给弹性和用途的差异。建议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我国稻谷最低收购价形成机制,使稻谷最低收购价能够调整及时、幅度合适。  相似文献   

19.
中央储备粮,是为了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发挥粮食收储这一涉及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的国家储备粮食的机制,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国家从2005年起相继实施了稻谷、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并且委托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为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责任主体,负责按最低收购价政策组织收购粮食以及临时存储期间的库存管理。中储粮总公司及时制定了《最低收购价粮食库存管理办法》,并及时安排15166个收购库点,10663个储存库点,在启动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的省份,按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407亿公斤,稻谷86亿公斤。  相似文献   

20.
通过构建最低收购价政策影响下小麦期现货市场的价格传导机制的理论框架,并选取2015年我国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前后两个时期各4年的周度数据,使用ADF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背景下小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强麦还是普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对于小麦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均衡关系的形成均具有促进作用;在最低收购价政策改革之前,强麦期货市场不具有价格发现功能,之后这种功能才得以形成,同时普麦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变得更为显著;小麦期货市场的影响力强于现货市场,在价格发现功能中占据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