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6,(32):68-73
有人将上海形容为“人多城大消费高”,具有兼容中西的消费特点,于是乎,凡是与高端、品味有关的产品便纷纷涌入此地淘金,葡萄酒也是其中之一。近年来,上海葡萄酒市场的增长速度超过15%。 有资料显示,目前上海市有批发酒类产品的企业894家、零售商38000家、大中型餐饮店两万多家,麦德龙、欧尚、物美、大润发、时代购物,世纪联华、家乐福、华联、农工商等著名的大卖场都在上海设有一级机构。此外,由上海烟草集团、上海捷强公司等出资组建的海烟物流,则以数千家的终端店面网络贯穿整个上海。 据了解,2005年,上海市场葡萄酒的消费量约5万吨,销量增幅达到25%,不仅在各酒种中居于首位,也是近年来市场销量增加最猛的一年。在葡萄酒消费总量迅猛增加的同时,上海市场的葡萄酒阵营也逐渐凸现。[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全球最具规模的VINEXPO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商贸展上,发布了世界和中国葡萄酒市场的2012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06至2010年间,包括香港在内的中国葡萄酒消耗量上涨了2.4倍。2011年,中国超过英国晋升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耗地。报告预测,未来5年中国葡萄酒消耗量将有54.24%的升幅。各国贸易商家看到了中国巨大的葡萄酒消费潜力以及不断与世界接轨的进口葡萄酒关税,纷纷抢滩中国市场,各种进口葡  相似文献   

3.
朱浪 《糖烟酒周刊》2007,(14):68-69
专卖店模式一直是进口葡萄酒开拓市场的利器之一,国内知名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北京ASC、上海夏朵贸易、广州骏德酒业、富隆酒业、蓝泉酒业都拥有自己的连锁专卖体系。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大进口葡萄酒消费一线城市,随处可以见到夏朵、骏德、富隆等开设的进口红酒专卖店。随着专卖店模式的逐步成熟和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厂商看好这种扩张模式。洋酒巨头卡斯特就表示,2007年3月前启动“专卖店系统项目”,目标是在中国3年之内开200-300家专卖店,经营以卡斯特为主的全世界名葡萄酒。而在2007年之内,他们将在广州、北京、上海、深圳、东莞、厦门、泉州、福州开8家旗舰店,首家旗舰店设在广州,面积在干平方米以上。新近上市的进口红酒“名庄传奇”也表示,要建立专卖店进行市场扩张。  相似文献   

4.
2008年,伴随着奥运会春风,中国市场的国际地位被凸现出来,国外葡萄酒品牌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而中国葡萄酒品牌纷纷借助高端媒体进行品牌传播以应对市场竞争,则成为市场一大热点。 近一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市场需求日益强劲,特别是葡萄酒高端市场异军突起,有力地拉动了葡萄酒的生产与消费,改变了葡萄酒市场结构和消费结构。与此相对应,中国葡萄酒行业逐渐呈现出产品差异化、营销手段多样化、品牌塑造高端化的运行特点。  相似文献   

5.
《糖烟酒周刊》2005,(23):32-32
2004年意大利出口到中国的葡萄酒增长一倍 据悉,2004年意大利葡萄酒的国内消费比2003年下降了2.8%,但出口有所回升,特别是向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95%,出口额达50多万欧元。意方表示。中国将成为意葡萄酒出口的最重要市场之一.意大利目前是中国葡萄酒第六大供货国,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6.
《糖烟酒周刊》2005,(39):62-66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是全国葡萄酒消费的前沿阵地,他们的葡萄酒消费特点基本代表了某一区域的整体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国葡萄酒市场的变化及趋势。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对直辖市葡萄酒市场现状的了解分析,找出进攻重点市场的“金”钥匙,从而打开成功之门。[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4,(37):38-40
上海——这座具有消费导向作用的前沿城市,其葡萄酒消费量也正在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葡萄酒消费量最大的城市之一,显示出了独特的葡萄酒市场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广告》2012,(6):128-129
中国消费大潮的来临,让象征着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葡萄酒日益成为日常消费的"标配"——2011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高达19亿瓶,成为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但是,进口葡萄酒鱼龙混杂、本土品牌在高端市场上的传统弱势,都让葡萄酒高端市场尚未定型,这也是传统上准一线葡萄酒品牌"更上一层楼"的机遇。大家心里都知道,在关键节点上若不能抓住机遇占位一线,当市场完全成熟、赢者通吃之时将再难有突破。  相似文献   

9.
一番热捧和膨胀之后,国内葡萄酒市场渐趋冷静。据悉,波尔多葡萄酒典型代表拉菲期酒价格跌幅达30%,部分酒跌幅甚至超过50%。这是拉菲价格在中国市场8年来的首次下调。上海红酒行情系统显示,截至5月8日,2008年份拉菲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葡萄酒市场特点 1、市场潜力巨大。葡萄酒是世界上通畅型饮料酒,其消费量仅 次于啤酒而排第二位。中国葡萄酒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酒类潜在 市场。目前世界人均年消费量为6升,而作为有着12亿人口的中 国,1998年人均年消费量不足0.3升,并且葡萄酒的消费和居民 收入的水平相关度高于其他酒类。现在市场上,啤酒的销售量有下 降趋势,白酒消费量日渐减少,而葡萄酒消费量却以每年30%的 速度递增。 在国际市场上,当前世界葡萄酒大量过剩。如以1996年的产 销量计算,世界葡萄酒的年过剩量达493万吨(占生产量的 …  相似文献   

11.
群雄博弈的葡萄酒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商业文化》2004,(6):37-39
葡萄酒不仅有酒类的醇香和刺激,而且它还具有丰富的营养和潜移默化的保健功能,再加上我国人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传统饮酒习惯的改变,使得葡萄酒市场飞速发展、商机无限。专家预测,2006年,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将成为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面对如此强势,群雄并起、逐鹿中原:中国加入OIV  相似文献   

12.
张薇 《国际市场》2006,(7):33-33
智利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出口国。6月2日,智利驻上海领事馆举办了一场智利美食节.除品尝智利传统美食.出席美食节的多家智利葡萄酒厂商对葡萄酒进行联合推介。据介绍.全世界每天有600万消费者品尝智利的三文鱼.700万人喝到智利的葡萄酒。2004年,智利向各大洲,特别是英国和美国的消费者们输送了价值超过8.4亿美元葡萄酒。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各个口岸统计的数字显示,今年进口葡萄酒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表)。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英国权威机构调查显示,到201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市场,葡萄酒消费量将增长36%。进口葡萄酒新一轮的发展浪潮空前火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阿罗 《糖烟酒周刊》2007,(32):102-103
2006年国内葡萄酒市场销量已经超过129亿元,增长比例高达25%.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放眼世界,在国际上葡萄酒普遍供大于求的环境下,中国市场增长潜力引得各国葡萄酒商关注,进口酒与国产葡萄酒的交锋已经开始。对比进口酒,国内葡萄酒还是在营销思路、营销文化、渠道理念和市场推广方面远远落后,取长补短、为我所用才是国产葡萄酒发展的真正道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吴琼 《信息与经营》2010,(4):116-117
王朝葡萄酒是中国自有的葡萄酒品牌,也是中国最早的葡萄酒品牌之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历程,王朝为中国人生活品质的提升做出了贡献,也以高品质的葡萄酒令中国跻身世界葡萄酒产业.缔造了一个真正的中国葡萄酒“王朝”。日前。王朝酒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高峰在上海王朝俱乐部,向记者阐述了王朝三十年的历程和对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5,(33):26-27
江阴是最具葡萄酒消费能力的县级市场之一,2004年人口117万,葡萄酒年销售额则高达4000~5000万元(以终端售价计),即平均每人每年都要有40元左右的支出花在葡萄酒消费上;尤其是在餐饮领域,葡萄酒更是占据了餐饮场所酒类消费60%以上的份额。高收入、高消费、高要求是江阴人的典型特点,至2004年末已拥有18个上市公司的背景也足以成就江阴市场上千万元的年销售额,年份干红则是江阴葡萄酒市场上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7.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7,(34):84-85
一直以来,浙江都是葡萄酒企业争夺的重点地区,其较高的人均收入水平和较早形成的葡萄酒饮用氛围,带来了巨大的市场空间。不仅拥有杭州、宁波、温州三个战略核心市场,诸多地级市的葡萄酒消费量也相当可观。近来,随着葡萄酒消费的进一步升温,浙江市场也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华糖商情》2001,(16):8-9
2001年3月,就城市居民对葡萄酒消费的看法,北京美兰德信息公司对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武汉、成都、西安八大消费先导城市市区进行了调查,调查侧重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城市居民对葡萄酒的整体认知态度和各因素对葡萄酒消费的影响;二是国产酒和洋酒的对比性调查。  相似文献   

19.
吴迪 《糖烟酒周刊》2007,(28):74-75
浙江葡萄酒市场的年消费量超过10亿元(以厂价计),作为葡萄酒主销区之一.历来是众企业必争之地。但要想在已经形成了王朝、成龙等强势品牌的地盘上打开缺口,绝非易事。华东葡萄酒曾是国内最具代表性的区域强势品牌.仅在青岛一个地区就可实现超亿元销售额,令其位列囤内葡萄酒企业前十强。2005年,华东葡萄酒提出了分步骤实施的“全国化”战略.  相似文献   

20.
"葡萄美酒夜光杯",这是人们谈到葡萄酒时最容易联想到的诗句。在我国,酒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数千年历史,不过基本上以白酒为主。而如今,除了白酒之外,葡萄酒也渐渐成为餐桌上的"常客",甚至被大量消费,葡萄酒产业也逐渐成长起来。据国际葡萄酒权威机构OIV(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统计显示,我国是世界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国,2018年的葡萄酒消费达到18亿升。该机构还认为,中国是潜力巨大的葡萄酒消费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