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醋饮料的蛋糕目前还很小.醋饮料企业整体处于为生存而奋斗的阶段。因此,作为中国醋饮料的最大市场——广东市场的样本和标杆意义非常显著。通过细致地观察广东市场。醋饮料企业和经销商都会有不少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销售与管理》2008,(2):38-38
中国饮料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年中国人均饮料消费量增长达到25公斤,饮料产量预计将以每年18%的速度递增,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行业发展潜力。同时,由于饮料行业的进入壁垒并不高,在原有的饮料生产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推出新产品的同时,又有新的企业纷纷加入这个行业,饮料市场上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相似文献   

3.
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广告宣传与促销活动,2007年1~8月,乐天华邦的果醋饮料在北京市场上实现销售收入330万元,比2006年同期翻了一番。330万元不算多,但对于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这个数字和其潜在的增长空间,足以吊起企业的胃口。这意外的市场机会让乐天华邦的高层喜出望外,他们意识到,有必要重视、保护目前所占有的市场并继续扩大华邦果醋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4.
近日,国内某知名饮料品牌往北京开了首家饮料专卖店,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市场竞争加刷,仍会何其他创新的渠道产生。那么,究竟饮料这个行业将来有可能通过那些渠道销货呢?企业又如何开发出更加让消费者接收的渠道呢?饮料行业可以借鉴兄弟行业的哪些思路来拓展渠道呢?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的雪球式滚动,零售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激烈。尤其是在今年,可称得上零售市场是“烽火连天,诸侯并起”。先是奥运前期,由奶业巨头蒙牛、伊力之间的一场“楚汉争霸”,让人们还意犹未尽,接着啤酒市场由燕京、青岛、蓝带目不暇接地联袂上演了一场的零售版的“三国演义”。“树欲静而风不止”,啤酒市场的硝烟仍在弥漫,饮料市场又爆发了“汇源并购事件”,  相似文献   

6.
2004年功能性饮料发展势头强劲。其他品类的饮料与之相比。都失去了光彩。专家预计,2005年国际功能性饮料可以达到250亿美元的规模。在我国功能性饮料也将占到10%的市场份额。面对这么大的市场空间。饮料企业都充满了希望,认为功能性饮料的春天终于到来了。但从目前的市场看。一些跃跃欲试的企业却放弃了进军这一市场,一些饮料企业也逐渐减少了对功能性饮料的投入,  相似文献   

7.
产业动向     
《中国对外贸易》2012,(6):84-85
食品、饮料行业巨额广告费投入引起市场关注2011年年报和2012年一季报披露已收官,其中食品、饮料行业业绩最为醒目。2011年,食品饮料行业总体保持了较快增长,收入增长33.2%,利润增长42.8%,远远高于工业企业整体水  相似文献   

8.
目前,饮料市场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产品的同质化严重。同时,随着几大饮料巨头的市场竞争加剧,饮料行业的利润也在下降。找好市场的切入点便成为每个饮料企业较为关注的问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不断增强,一些饮料企业把天然、健康作为产品的卖点,为此加强了对原料产地的争夺;2004年康师傅、统一与外资企业的合作,为竞争激烈的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9.
由于年轻人的追捧——他们将咖啡视为一种提神饮料——近年来,中国咖啡消费市场每年都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让雀巢咖啡找到了拓展市场的切入口——从校园年轻群体开始培养品牌忠诚度。  相似文献   

10.
年均15%以上的行业增长速度。突破千亿元的市场容量,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不断涌入。等等一切足以说明这个媒体曝光率仅次于乳品、饮料的食品行业。已经驶入了一条快车道。因此,调味品行业市场增长空间的巨大,是毫无疑问的。  相似文献   

11.
信息世界     
《光彩》1997,(1)
我国饮料工业的现状与措施当前,我国饮料市场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企业规模参差不齐,企业之间经济效益悬殊。如全国拥有饮料企业3000多家,其中广东健力宝、海口罐头厂、上海申美公司等20家大型企业的平均产量为8.8万吨,为全国饮料企业平均规模的40倍。二、部分小型企业技术装备差,产品质量和食品卫生得不到保证。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对部分企业新生产的果汁饮料的市场抽样检测表明,合格率仅为55%。三、有的优质名牌企业通过合资生产外国牌饮料,丢掉了多年来自己创出的名牌产品,从而丢掉了市场。为使我国饮料行业获得新的…  相似文献   

12.
李澜 《糖烟酒周刊》2005,(10):A020-A020
看到《金丝猴瞄准高端饮料市场PM3点蓄势待发》这篇文章,我认为在功能饮料市场上。集中了很多名牌企业,脉动、激活、红牛等。这些企业在饮料行业都具备了相当的实力,其品牌在市场上也是具备了很好的消费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市场预测 目前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饮料已成为日常必备消费品,市场需求量以每年14%的速度迅猛增长。如果用该中小型专利饮料机建饮料厂,项目投资少,设备性能好,使复杂的碳酸饮料生产变得简单、方便化,大大降低了饮料成本,投资人必将以饮料质量好、价格低的强大优势淘汰当地不合格的低档饮料,而迅速占领饮料市场。  相似文献   

14.
蒋云峰 《中国广告》2004,(9):116-118
一枝独放不是春:功能饮料群雄并起,激活整体市场迅速增长 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睿在发言时特别有感触.红牛1995年进入中国.曾掀起一阵能量饮料的热潮.但是“一枝独放不是春”,市场拓展困难。她将前8年称为“八年抗战”,而2003年是中国功能饮料的转折年.消费者消费意识在“非典”后有了明显改变.“健康”、“功能”、“补充维生素”等概念深得人心。2004年,激活、脉动、尖叫、他她水等众多实力饮料企业的品牌加入这一领域.迅速加大的品牌传播力度也进一步培育了功能饮料的消费意识.广泛传播了功能饮料对消费者的利益点.共同做大了市场。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饮料行业一直持续高速发展,近20年来平均增长率达20%以上。该行业以生产成品饮料为主,主要市场在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出口到世界其他国家。果汁和水果饮料是饮料行业各类产品中增长最快的产品,也是饮料行业发展的重点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16.
在国内饮料市场中,能量型饮料市场份额的增速远远高于其他饮料,市场空间巨大.当前能量型饮料市场老大红牛中国陷入了法律纠纷中,其市场份额大幅下跌,同时不少能量型饮料新品牌崛起,能量型饮料市场迎来了重新洗牌的局面.东鹏饮料公司在能量型饮料市场份额位列第二,应当迅速抓住市场机遇,制定实施适当的竞争战略,扩大市场份额,挑战市场领...  相似文献   

17.
刘会民 《糖烟酒周刊》2005,(11):A034-A035
在过去的一年中,果汁类饮料的噌幅虽然达到37.5%,产销率达95.69%,但很多企业的发展感觉并不象数字那么好,市场上也没有出现具有代表性的新品,这除了功能性饮料的快速发展对市场短期必然影响外,最主要的是果汁饮料市场进入了成熟期,企业的发展速度渐缓。在果汁类饮料市场中剩下不多的蛋糕中,纯果汁巨大的市场空间重新吸引了企业的目光,2005年纯果汁市场也开始解冻,进入了春天。  相似文献   

18.
营销动向     
<正>大健康饮料受青睐碳酸饮料销售下滑不可逆转,蛋白饮料、凉茶饮料、植物饮料的市场争夺战也是日益剧烈。随着人们健康消费理念的增强,选择饮料方面趋于理性。有保健功效的饮料近年来受到青睐。江中集团推出了爱眼食疗饮料——蓝莓枸杞植物饮料(下称"蓝枸"),该款饮料是由蓝莓和枸杞制成,规格310毫升*12罐规格的蓝枸饮料卖价81.6元,每瓶售价高于6元。江中集团还推出猴菇植物饮料,其传递给消费者的理念是养胃。类似于江中集团的食疗饮料,国内不少企业都在效仿,并推陈出新。当王老吉和加多宝等凉茶饮料火爆市场后,健康饮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自我保健意识的升温以及全民健康理念的普及,生产健康型饮料是全球饮料业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为国内外饮料生产企业提供了市场机遇。中国饮料市场的发展以超越一般产业的速度,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在各种饮料产品中,保健  相似文献   

20.
乳饮料是近年来市场增速最快的饮料门类之一。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和产品毛利率偏高等因素吸引了很多投资者进入这一行业,由于追逐财富效应的影响。一批中小乳饮料生产企业开始涌现.特别是在冀鲁豫地区,数量众多且非常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