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的审查不容忽视笔者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中,发现有一些单位随意虚设往来账户,将部分收入列入“经费暂存”、“暂存款”、“经费暂付”、“暂付款”等往来科目的收方,而将部分支出列入这些往来科目的付方,以达到在往来账户中用收入直接冲减支...  相似文献   

2.
我部于今年一季度开展了对直属工会2011年度新《工会会计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从检查情况看总体还是比较好,但也存在着:一是有些会计业务核算不准确,部分工会会计科目的开支范围把握不规范。特别是"代管经费"科目存在滥用现象,有的单位将应该记入行政账户的收入项目,如:单位行政固定资产出租的收入、借出款、存款利息收入等转入工会账户,有的将一些乱拉的赞助款、乱收的费用等收入项目转入工会账户,列入"代管经费"科目核  相似文献   

3.
所谓往来账款,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应收、暂付和预付款等债权方面的款项以及应付、暂存和借入款等债务方面的款项之统称。它既不属于收入性质也不属于支出性质的款项,它是资产、负债的组成部分。往来账款涉及到单位日常经济业务及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反映出单位管理中存  相似文献   

4.
郭俊岭  牛志峰 《理财》2015,(1):89-90
单位往来账是单位在经济财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在一个单位的财务会计账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管理好往来账,能有效利用资金,减少坏账,保证财产物资不受损失。然而,笔者在多年的乡镇审计和书记、乡(镇)长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乡镇在单位往来账管理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往来账款长  相似文献   

5.
《会计师》2016,(24)
企业的往来科目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这几个科目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为非核心科目,往往不能够引起报表使用者的关注,但是往来账项不仅仅关系到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影响利润表的损益项目。其不仅仅反映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也反映着一个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重点探讨了企业往来账项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针对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所谓往来账款,是指一个会计主体在经济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应收、暂付和预付款等债权方面的款项以及应付、暂存和借入款等债务方面的款项之统称。它既不属于收入性质也不属于支出性质的款项,它是资产、负债的组成部分。住来账款涉及到单位日常经济业务及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反映出单位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缺陷。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有利于单位避免资金长期占压、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会计信息失真。最近,十堰市财政监督办公室对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市直2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款进行了清理。通过清理核查,暴露出了往来账户中资金余额大、挂账时间长,不良债权债务多等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7.
往来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临时性暂收暂付等待结算的款项,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往来账款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运作和财务风险管控,因此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试探讨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胡君燕  郭海燕 《会计师》2014,(10):12-13
往来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临时性暂收暂付等待结算的款项,是企业资产、负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往来账款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资金运作和财务风险管控,因此加强往来款项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作实践试探讨往来款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存在的问题 1.利用特殊交易,隐瞒收入,逃避税收管理 一是具有关联关系,如集团内部购房、有经济利益关联往来的单位和个人等之间低价转让房产.二是合作建房不按全额申报.合作建房的双方以地换房,开发商以转让部分房屋的所有权,换取部分土地使用权,以代建房的名义不计这部分收入或以低于无关联的第三方价格作为收入,减少应税收入和应税所得额.三是销售特殊对象不作收入.将自行开发的房屋分给投资方部分,将开发的返建房(回迁房)部分和以房产物业抵偿劳务款未作收入申报.四是收取价外费用不计收入.不少开发商在售房时,以各种名目收取水、电、燃气、外装修等代办费,在往来账款科目按代收代付结算,未将其并入营业收入,少计收入和应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0.
潘云霞 《会计师》2012,(19):62-63
<正>高校往来账款是高校在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应收、应付、暂存、暂付款项。正确核算和管理往来账款不仅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且对于畅通资金流动渠道、理清各种财务关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目前有一些高校对往来账款的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11.
孙金平 《中国外资》2012,(20):273-274
高职《基础会计》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式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该表中"期末数"项目多是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记录填列。但"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账款"、"预付款项"四个往来项目的数据填列一填是容易出错的难点所在。教学中,倘若根据教科书或按照准则解释的方法进行讲述,效果不太理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了两种专门针对这一特殊任务的两种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财务管理精益化和集约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供电企业对往来款项的基础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往来账款的管理,对于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有效地防止虚盈或潜亏,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率减少坏账或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往来账款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等,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供应商与客户的管理便是往来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高职《基础会计》中要求学生掌握简式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该表中“期末数”项目多是根据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记录填列.但“应收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账款”、“预付款项”四个往来项目的数据填列一填是容易出错的难点所在.教学中,倘若根据教科书或按照准则解释的方法进行讲述,效果不太理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了两种专门针对这一特殊任务的两种教学方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预算单位往来账款是预算单位在经济业务活动过程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临时性结算的款项,涉及债权和债务两方面。往来账款的管理,是预算单位财务管理的基础,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本文拟从水利行业的角度,分析预算单位往来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十二、应缴国库款包括的内容 应缴国库款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取得的应上缴国家预算的各种款项,包括事业单位行使政府职能取得的收入和其他按预算管理规定应上缴预算的款项。如代收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基金、行政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无主财物变价收入、固定资产处置净收益等。  相似文献   

16.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清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事业单位往来账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经济财务活动中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临时性待结算款项。在会计科目上反映为:暂存款、暂付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等。其实质是单位之间债权债务情况的反映。往来账款的管理是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薄弱环节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是财政部门在非税收入代理机构设立的,专门用于汇集、记录、核算和反映非税收入收缴及往来资金结算的账户。该账户的功能是归集四类性质的非税资金:一是预算收入,包括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行政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二是行政事业性收费等预算外资金收入;三是国有资产经营收益、事业单位经营收益及其他收入;四是往来款项,如政法部门的暂扣款、执行款以及单位其他结算资金等。  相似文献   

18.
(一) 某市在 2000年初对市级行政事业单位 1999年度财务决算的专项检查中,发现预算外资金收入管理方面存在较多违规违纪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延压收入。少数单位为调节收支、少缴政府统筹金,将 1999年的收入延压至 2000年帐。 二、隐瞒收入。 1.将一次性预算外资金收入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长期不转作收入。例如一学校将以前年度的预算外资金收入 55.9万元长期隐留在其他应付款中, 1999年直接挪作教学楼基建,未列作事业收入。 2.利用往来科目核算预算外资金收支。如某单位将 1997年的农转非手续费 61万元,长期挂在往来科目内…  相似文献   

19.
潘云霞 《会计师》2012,(10):62-63
高校往来账款是高校在经济活动中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生的应收、应付、暂存、暂付款项。正确核算和管理往来账款不仅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而且对于畅通资金流动渠道、理清各种财务关系、加强财务内部控制、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  相似文献   

20.
<正>行政事业单位往来是指行政事业单位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发生的暂付、应收等债权方面的以及暂存、应付等债务方面款项的统称。按照核算要求,其内容应该既不属于收入也不属于支出性质,但在实际情况中,有单位将应属于收入的款项记暂存,也有单位将应属于支出的款项挂暂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