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人民币存在着人民币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且两者差异呈扩大趋势的"新货币现象"。正确认识人民币"内贬外升"现象,对当前乃至今后长期内的中国宏观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民币出现"外升内贬"现象,国内学者开始将人民币名义汇率升值领域内的注意力集中在国民福利水平的影响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完全开放条件下的跨时期一般均衡模型,在此基础上探究人民币名义升值对一国国民福利的影响,从长期均衡角度和短期调整角度分别对模型作出了不同的诠释,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分析及人民币汇率走势预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7月起,为提高汇率的市场化水平,我国开始实行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此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直处于整体上的升值状态.与此同时,自2007年起近一年多时间,我国国内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逐月攀升,人民币"外升内贬"的走势日益明显.本文在剖析2005年下半年到2008年上半年人民币"外升内眨"根源的基础上,对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的走势做出预判.  相似文献   

4.
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出现了两大经济现象:一是人民币汇率一直持续保持小幅的升值,二是国内的整体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人民币表现出"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这个现象是暗示经济学的一般规律并不适用于我国的经济状况呢,还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别于传统的理论研究?本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来解释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论人民币“内贬外升”及利率、汇率与通胀率的新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全年的通胀率会接近5%,而人民币汇率全年上涨了6.87%。按照传统的经济学理论,5%的CPI水平是一个显著通胀的标志,也代表着人民币的贬值,但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却大幅度升值,这个现象被人们称为人民币的“内贬外升”。  相似文献   

6.
朱乔  沈明涛 《商业科技》2014,(8):179-180
自我国进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贸易顺差一直居高不下,由于外汇储备积量大,导致人民币汇率甚至压力巨大。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实施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上涨。在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同时国内物价反而上升,人民币出现了对内升值对外贬值的现象。在这一矛盾情况下,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水平的影响意义非凡。本文通过对消费者价格指数、广义货币供给量、人民币有效汇率三个变量的建模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民币能抑制国内物价的上涨,但是影响的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7.
自2007年以来我国一直面临着物价上涨,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按照传统的西方经济学理论,通胀总是伴随着汇率的降低,然而我国的近期状况却与之相悖。本文阐述了人民币汇率以及CPI指数的现状,提出了“内贬外升”的矛盾,回顾了人民币汇率的历史以及当前人民币相对篮子货币的价值变化,并从价值低估,利差,以及政治因素三个方面探讨了人民币升值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本国经济发展对外依存度也持续增大。2005年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整体呈现出升值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后,虽然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状态,但国际市场要求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呼声愈演愈烈,人民币处于升值的压力中。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对制造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途径,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巍 《商》2014,(2):295-295
自2007年我国CPI指数步入上升通道至今,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存在已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一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是影响一国汇率的根本因素,而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对外贸易的影响非常大。因此,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析了产生人民币“外升内贬”现象的原因,以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同时对于这种现象对外贸产生的积极以及消极影响作了阐述,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0.
冯青琛 《商》2012,(21):93-93
自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汇率从2004年的8.2764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不断升值至2011年8月的6.3876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且升值态势不减。同时,国内物价水平明显上涨,消费物价指数不断攀升,让居民倍感压力。本文主要对人民币出现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这种现象进行分析,并简述其原因。  相似文献   

11.
近期,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外贬值吸引了国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热点话题。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除了对影响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的探索外,人们把更多的目光和关注点放在这一现、象即将产生的影响上。本文将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及世界经济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的相关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沙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3):132-133
2002年以来,人民币出现了对外升值和对内贬值并存的现象,目前国内物价水平节节高升,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的经济局面。通过2005年6月至2011年3月的月度数据,使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物价水平的相关关系,研究结论表明,在整个样本期间,短期内人民币汇率的变化尤其是人民币升值会带来通货膨胀率的下降,但是相比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和对物价水平的贡献度,其抑制通胀的效果并不明显,所以让人民币升值来抑制通胀并不是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3.
《商》2015,(10)
在金融学和经济学规律的基础上对近年人民币对外升内贬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从对外升值是通过对经济增长率、国际收支状况、外汇储备量和货币供给量通过数据进行定量模型分析和对内贬值是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与货币发行量之间的定量模型分析;通过模型解并检验,得出影响人民币对外升值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率X1和进出口差额增长率X2,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因素是国家对人民币的大量发行使得国内人民币价值出现偏离,体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水平。  相似文献   

14.
《浙商》2011,(23):28-28
人民币真实购买力每年都在快速下降,按照购买力计算,人民币最近这些年应该是相对美元在贬值,而不是升值。现下人民币升值非常迅猛,到现在为止已经有撕左右的升值幅度,已经破了6.4。但国内通货膨胀非常的严重,且发钞量非常大,现在有80多万亿的M2的余额,而美联储只有差不多9万多亿美金的M2的余额。可以说中国以美国40%的经济体,发钞量比美国还要多。如果按汇率换算的话,人民币是非常明显的内贬外升。  相似文献   

15.
中国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的国际收支与汇率变动的情况直接影响着该国的对内、对外金融政策以及相关国家的政策取向。并且与该国甚至该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尤其像中国这样在地区经济中有着重要影响的国家,其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变动更是举足轻重。从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至今,中国政府一直对外承诺人民币决不贬值,这有效地防止了金融危机在该地区的加重和蔓延,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如今金融危机基本过去,人民币汇率是否会以及将会怎样变动格外引人注目。甚至有日本官员和著名企业首脑要求人民币升值并呼吁欧美政府联合行动促使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是升是贬?本文在对历史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将对中国国际收支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趋势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货币职能出发,分析了代表货币内外价值的价格与汇率,并结合近年来我国出现的人民币对内贬值、对外升值的"怪"现象,阐述了汇率对国内价格的传导机制.最后通过理论逻辑分析和经典的"汉堡包理论"分析,得出了当前人民币对外升值与对内贬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升值是近年国际金融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也是影响我国国计民生的重大现实问题。在人民币对外不断缓慢升值的过程中,国内物价水平却不断攀升,即人民币对内是贬值的。一种货币对内对外却表现出不同的价值运动形态,其表面上是矛盾的,而其深层次原因却是共通的。分析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变化的影响要素,指出两种现象并存的成因,并提出应从当年日元升值吸取经验,发挥货币政策在汇率调解中的作用,通过宏观政策降低系统性风险,以维持人民币的稳定。  相似文献   

18.
1994年以来,人民币对内贬值而对外升值。其更为深刻的原因是国内二元经济结构所决定的价格双重运动和外资大量进入使得外汇持续供大于求。1996年人民币汇率应继续保持基本稳定,小幅度微调应取决于美元的变化。我国未来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是限制人民币对外价值过度升值和对内价值过度贬值并存,防止人民币内外价值同时贬值的突然爆发,实现人民币对内对外价值的同时稳定和互相稳定。  相似文献   

19.
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以及中国的CPI为研究对象,运用R/S分析方法对人民币的对外升值以及对内贬值的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都具有长期记忆性,即人民币内外价值的冲突还会延续下去。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升值预期与我国汇率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环境不断改善,外国直接投资持续增加。然而,西方主要国家经济长期持续低迷,对我国施加压力,要求人民币升值,形成了强烈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对此,我国将改革汇率制度,在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在均衡、合理的水平上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