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汽摩配》2006,(10):78-78
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汽车展览始于1900年11月,在纽约市当时的麦迪逊花园广场举行。从历次汽车展览可以看出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出美国汽车工业汽车造型及功能的发展。19世纪末,美国的经济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工业生产开始处于世界前列,它的钢铁和石油化工等工业的  相似文献   

2.
标志一:可以回收利用。目前,环保脚步走得最快的德国已经规定,汽车厂商必须建立废旧汽车回收中心。 标志之二:动力源的改进。电动汽车是目前“绿色汽车”开发的“重头戏”。美国把开发电动汽车作为振兴美国汽车工业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颁布实施,表明国家对汽车工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借鉴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八年工业产业政策实施的机制和经验、对促进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使其沿着正确的道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美国近年来政策的转变汽车工业是美国的传统优势产业.近20年来,在能源危机和国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其回内市场和优势地位受到严重冲击。为了振兴美国汽车工业,夺回其主宰世界汽车市场的霸主地位,克林顿政府通过了“清洁汽车计划”,并同美国汽车制造业三巨头一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等公司结成历史性的新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4.
在今后几年内,中国的劳动就业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而各国的经验表明,汽车工业对其上、下游的就业均有重要贡献.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这一点已经被世界许多国家的发展经验所证实。它的带动作用突出表现在带动上、下游的就业方面.为了能够量化这种带动作用,我们从美国商务部、美国劳工统计署和巴西驻华使馆等机构找到了一些资料,着重说明汽车工业在美国以及巴西两国在带动就业方面的重要地位.现根据美国1939年、1958年和1994年及巴西1993年的有关资料,就美国和巴西两国汽车行业对其上、下游就业的带汽车论坛动作用,列表如…  相似文献   

5.
前言我国汽车工业走过了40年历程,已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地壮大,基本上完成了量的积累现在是到了提高其质量即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的时候了特别是在加入WTO的步伐加快的前夕。因此;分析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定义、内含、层次对于提高我国汽车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里是笔者的一点粗浅看法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汽车工业国际竞争能力的定义、内含及层次国际竞争能力是80年代由美国提出来的,自此以后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就某些方面开始了国际竞争能力的研究。国际竞争能力是一个有明确的直观意念…  相似文献   

6.
汽车工业是美国的脊梁骨和美国工业的领头羊。可以说,只要汽车在开动,美国经济就在向前进。众所周知,美国有三大汽车公司:通用(GM)、福特(Ford)和克莱斯勒(现应为戴姆勒·克莱斯勒,DaimlerChrysler)。实际上,这三大汽车公司是经过上个世纪几十年的兼并重组才形成的。目前,从谱系结构来看(参见表1),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都有11家重要的品牌子公司,福特有8家。翻开20世纪美国汽车工业史,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1913年福特公司应用流水线装配技术实现汽车大批量生产,它为造就美国中产阶级提供了前提条件。其实7…  相似文献   

7.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工业经济》1996,(5):41-46
中国汽车产品质量问题浅析国家质量战略课题组中国汽车工业已经走过了38年的历程,相对日本、韩国、巴西等世界汽车工业后发国家来说,时间不算短,然而中国汽车工业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却越来越大。汽车工业的落后,归根结底是产品质量的落后。中国汽车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德·德鲁克博士曾称汽车工业是“工业中的工业”(theindustryofindustries)。1990年,詹姆士·沃麦克和丹尼尔·琼斯两位专家把历时5年、耗资巨大的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IMVP国际汽车项目研究成果定名为《改变世界的机器》(TheMachineThatChangedtheWorld),足见汽车工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对相关产业的影响是何等重要。本文试对德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过程及现状略作透视。与美国国家相比,德国的汽车工业起步相对要晚一些。1925年,美国的汽车保有量已近1750万辆,可是德国才17.1万辆。当年德…  相似文献   

9.
美国汽车工业发展百余年来,很少有人会去思考其"汽车之都"底特律的地位会不会变化、因为底特律似乎已经成为汽车的代名词,其地位也似乎从来就没有动摇过;所以,美国及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1996年举办的汽车工业发展100年纪念活动中,把底特律理所当然地作为主要活动地,因为这样似乎就更有现实意义。然而,就在底特律百年纪念后不久,在美国汽车人脸上的笑容还未消失的时候.一份有关美国汽车工业生产能力地理配置的研究却表明,美国汽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有向美国东南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而且这种趋势合乎潮流、那么,照此发展下去,底特…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是美国汽车工业百岁生日。一些起源于19世纪末的汽车公司利用这个时机,回顾历史,重温传统。历史学家公认,1896年是美国汽车工业元年(尽管个别汽车在此之前就造出来了)。这一年,位于麻省斯普林菲尔德的杜尔亚汽车公司生产了13辆不用马拉的车。杜尔亚被看成是美国第一家专业生产汽车的公司。如果翻开通用汽车公司别克汽车的家谱寻根,其汽车动力方面的发源早于1896年。1993年,别克汽车部曾举行过一系列活动,纪念别克正式开创90周年。1903年,别克汽车公司在底特律成立,后来搬到北边60英里处的弗灵特。别克汽车公司90岁的纪念活…  相似文献   

11.
《轴承工业》2005,(11):37
全球最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尔福公司在北京时间(2005年10月8日)星期六晚上申请破产保护,这将极大地冲击本来已经被高劳动力成本和市场份额不断缩小而受到削弱的美国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2.
李绍仪 《汽车观察》2010,(10):79-79
“2010年生产1300万辆,到2030年将达到7500万辆,人均汽车保有量会达到1000人800辆,会达到美国现在的水平,或者更高。”面对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Edward Prescott的预测,可能有人觉得十分自豪,说明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迅猛,连老外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前景都刮目相看了呢。然而,有人已经笑不出来了。汽车社会带来烦恼,已经超乎了很多人的想象。  相似文献   

13.
汽车工业是高垄断性产业,在欧美国家,汽车工业不是双峰并峙,就是三足鼎立,有的甚至一家独霸天下。美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数百家汽车公司,历经百年风云之后,现在只剩下了三大家,欧洲汽车工业也有类似的情形。但是日本汽车工业却没有经历这样剧烈的兼并,现有汽车工业公司有11家之多,这是为什么呢?政府始终限制厂家数量日本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一开始是陆军部制定的“军用自动车补助法”,1936年政府公布了“汽车制造事业法”,只有经过批准的企业才能从事汽车的生产经营。二战时期,民用乘用车生产基本禁止,军用和政府用轿车生产、…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许多人仍然在津津乐道“汽车是改变世界的机器”,但是早在1994年,在FISITA年会上,克莱斯勒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顿先生发表了题为《过去百年,汽车改变了社会;今后百年,社会将改变汽车》,就已经改变了这种说法。长期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盼望长大,渴望成为支柱产业,呼吁各行各业的支持。然而汽车工业也一直面临“暴力”、污染、耗能、忽视消费者权益等等指责。那么是坚持汽车改变社会还是接受社会改变汽车?这是汽车工业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标志一:可以回收利用。目前,环保脚步走得最快的德国已经规定,汽车厂商必须建立废旧汽车回收中心。标志之二:动力源的改进。电动汽车是目前“绿色汽车”开发的“重头戏”。美国把开发电动汽车作为振兴美国汽车工业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汽车停的时间是走的时间的10倍左右。城市停车已经成了一种城市矛盾,越来越尖锐。进入工业化的国家都为解决这一矛盾而努力,但由于各国停车场的建设和国家发展轿车的时间差导致了不同的成效。在美国,与汽车工业一起成长壮大的各类商业企业,对投资停车位这一商业机会极为敏感,停车场是美国汽车与美国商业共同繁荣的典型特征。如沃尔玛超市在许多地方的营业面积与停车场面积的比例竟达到了1:1,凭借硕大无比的停车场争夺到了开车购物的有车一族,迅速抢夺了传统商业市场份额。从20世纪60年代起,巴黎就规定,无论是居民公寓、商…  相似文献   

17.
概念车,表现着各国的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工业的发达与否,往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工业发展程度,这已经被大多数人所认同,那么汽车文化是否能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呢?这却还是一个有待商榷的论断,我们不妨透过相对设计成分较大的概念车来看一下各国的文化.所谓概念车,就是各国汽车公司为体现某种设计思想或采用某种新技术而制造的样品率,它体现的是各大汽车公司对自己传统优势的继承发扬和对未来的把握能力,也是折射各国文化的多棱镜.美国作为世界汽车工业的领头羊,在概念车的制造上,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想象丰富、造…  相似文献   

18.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公布以后,汽车产品的自主开发能力问题已经受到普遍的重视。但是,由于长期忽视产品开发工作,投入较少,技术力量薄弱,这与中国汽车工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形成尖锐的矛盾。汽车工业的一位老领导曾经指出:自主开发能力问题已经是“关系到中国汽车工业能否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无法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产品的竞争,而产品竞争的根本是质量和价格,构成产品竞争力基础的是设计水平,这样性命攸关的事情只有靠自己来解决。没有自主开发能力的汽车工业是不完整的汽车工…  相似文献   

19.
王丹 《汽车观察》2010,(10):82-83
2009年,美国克莱斯勒和通用汽车公司先后破产,看似强大的汽车帝国在金融危机的考验中脆弱不堪。世界汽车工业到底怎么了,是旧有的商业模式过时了吗?  相似文献   

20.
李小平 《轴承工业》2004,(12):31-33
美国在战后曾经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王国。五十年代初,美国年产汽车已达800万辆,美国汽车商不仅完全垄断了国内的市场,在向其它国家出口中也一直占据领先地位。而当时日本年产汽车只有近3万辆。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作为主导产业的汽车工业也迅速发展。1980年,日本汽车产量突破700万辆,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