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上海小企业》2005,(3):6-6
今后5年,上海将进一步推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步伐,鼓励有比较优势的企业采用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对外劳务合作等活动。在近日召开的上海市推进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作座谈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明确指出,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领域和符合上海战略需求的领域是下一步本市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两大关键领域。  相似文献   

2.
“走出去”与“请进来”是我国对外开放相辅相成的两个重要方面。近年来,在“请进来”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充分意识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已成为提高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成为中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并由此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日前,福建省制定出台了《关于为福建省企业“走出去”提供便利化服务的工作意见》,从九个方面为企业“走出去”大开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3.
上海外经集团是上海最早从事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专业公司。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外经集团继续发挥行业龙头的引领作用,积极发展海外承包工程业务,加大“走出去”力度和企业发展步伐,为上海“走出去”雄壮画卷,增添了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相似文献   

4.
李建华 《企业活力》2002,(12):30-31
<正> 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已经正式写入“十五”计划。预计未来5~10年,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将会大大加快。然而,中国企业“走出去”起步晚、经验不足,如能在比较与借鉴中,找出差距,吸取精华,将会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5.
"走出去"战略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对我国“4”战略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动因、走出去的基本方式及其战略框架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该问题的相关研究成果。文章着重指出“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主体是我国政府或者企业,客体是国际市场,目标是获取发展条件和持续竞争优势,方式是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我国企业随着经济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逐步形成并实施以产品外销和投资境外为特征的“走出去”战略。企业走出去的多年实践证明,标准化是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技术动力。  相似文献   

7.
王海腾 《新远见》2012,(9):34-41
从2001年“十五”规划首次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到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在十多年的实施中逐步完善。近年来,中国”走出去”战略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猛,成为全球最强劲的海外投资母国,  相似文献   

8.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各类所有制企业有序开展境外能源、原材料、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合作和跨国并购。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发展模式,支持“走出去”的企业相互协同、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面 ;中国企业要抓住“走出去”的时机 ;中国企业要瞄准“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中国企业要选择“走出去”的经营策略 ;中国企业要找到“走出去”的合适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0.
政府如何为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走出去”的主体是企业,政府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到境外投资、开展跨国经营创造条件。这其中,至少有“指引方向、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指引方向政府应正确把握与企业的关系,这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关键所在。“走出去”战略是国家战略,政府必须考虑国家长远发展的需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志;作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主体的企业,首先考虑的是经济效益。要顺利实施“走出去”战略,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妥善处理国家宏观目标与企业微观目标的关系,找到一个适当的结合…  相似文献   

11.
在今年初“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后。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似乎变得更加坚定了。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走出去”战略?什么样的企业更适合实施“走出去”战略?“走出去”战略还需要政府的哪些政策支持?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先生。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在今年两会期间对记者表示,国家应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国家品牌发展战略,完善与市场经济规则相配套的政策体系,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他说,国际化是中国企业谋求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央提出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3.
当期,国内企业抓住机遇,实施积极的海外并购扩张,对企业来讲具有风险也充满挑战,而这也是企业一项不可或缺的长期发展战略。特别是国家在2010年明确提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优势企业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在“走出去”过程中.能源资源类企业依然是重点。通过成功的海外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培育知名品牌以及开发和获取资源等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4.
我国纺织服装业应适时实施“走出去”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红玉 《企业活力》2007,(10):12-13
<正>2001年,实施"走出去"战略正式纳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我国政府定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实施能够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对外投资,扩大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领域、途径和方式。本文所指的"走出去"仅指我国企业的对外投资,是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战略,即把我国的一些产业转移到国外进行生产和销售等经营活动,以获取发展条件和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走出去”战略是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企业由内向外扩展,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许多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国外经济合作,成绩显著。作为大型企业的中原油田,发挥自身优势,在亚洲、非洲、欧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拓国际市场、建立分公司,实施以石油钻井为龙头,工程承包、贸易、国际合作经营综合发展的“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授予“中国陆上承揽国际钻井项目最多的公司”荣誉称号,成为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开展国际经营的典范。我…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110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开幕式上表示,中国具有资金和外汇比较充裕的优势,将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广大发展中国家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中国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走出去战略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打造中国的跨国公司,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战略重点.本文通过对我国比较优势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走出去"比较适宜的类型以及"走出去"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8.
李萍 《企业经济》2003,(7):53-54
“走出去”战略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走出去”战略指的是使中国的产品、服务、资本、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中国的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到国外去开展竞争与合作;狭义的“走出去”战略是指到国外投资办厂,将各种生产要素输出到国外,将生产能力向国外延伸和布局。本文是从广义角度探讨走出去战略。20多年来,中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请进来。应当说,请进来战略的实施是成功的,它为我们今天实行走出去战略创造了条件,走出去战略是请进来战略的必然发展。入世与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密切的联系,入世进一步强化了企业走出去的必要性,同时,入世也…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步伐加快,投资规模迅速扩大,许多民营企业也融入到“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的时代潮流。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各国税收法律法规存在巨大差异,使“走出去”民营企业面临诸多税务风险。本文浅析我国“走出去”民营企业所面临的各种税务风险,并提出税务风险防范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包括“引进来”和“走出去”。近年来,面对国际化的新形势,党和国家又不失时机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山东作为沿海经济大省,在“走出去”战略实施方面亦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共累计批准设立境外企业(机构)825家,中外方协议总额累计10.56亿美元,其中中方协议投资6.95亿美元,境外企业(机构)分布在95个国家和地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