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5 毫秒
1.
新准则下,会计科目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科目设置上更加体现了可靠性和相关性,科目种类上增设了共同类科目,是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结果.但因经济业务的复杂性,难免极少科目的设置上会存在一些瑕疵,分类上与会计要素会存在一些矛盾.本文对存在瑕疵的科目和当前按要素的科目分类进行了剖析,提出了设置和分类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新会计准则下会计要素设置的不足主要有:会计要素设置冗余和缺失并存,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之间存在矛盾,会计要素和会计科目设置不统一。这表明我国会计要素设置仍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集团公司国际化的进程加快,会计制度逐步向国际惯例靠拢,我国合并会计报表在某些方面已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从我国现状来看,合并价差在定义上及会计处理上均有不合理性。因此,应准确界定合并价差的核算内容,对“合并价差”科目或考虑设置二级明细科目核算,或考虑取消该会计科目。  相似文献   

4.
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相应的会计科目也进行了调整,取消了“待摊费用”科目,对外提供的会计报表也不再披露这方面的信息。“待摊费用”科目取消后,其相关业务应当怎样进行核算与披露?本文就此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列表总结的形式将会计原理中常用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整理,并将每个科目的知识点概括为“会计科目名称,科目性质,科目结构,核算内容”四项,相信这对会计原理的学习者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新智慧》2007,(1):58-96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依据企业会计准则中确认和计量的规定制定,涵盖了各类企业的交易或事项。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行增设、分拆、合并会计科目。企业不存在的交易或事项,可不设置相关会计科目。对于明细科目,企业可以比照本附录中的规定自行设置。会计科目编号供企业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查阅会计账目、采用会计软件系统参考,企业可结合实际情况自行确定会计科目编号。[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在会计学当中,会计核算理论体系的构成主线就是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和会计对象。能够正确把握和理解这几个概念,分析他们之间必然的、内在的联系,才能更好的掌握会计核算方法。研究会计科目是研究会计要素的首要条件。研究好会计科目,我们就能够系统地、科学地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监督和核算。因为会计科目明确了核算的内容,指明了核算的对象,所以,我们才能进行会计报告、记录、计量和确认。这篇文章论述了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和会计对象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讨论并分析了会计科目在分类和设置上与会计要素的协调与矛盾及中外会计要素划分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费金华 《新智慧》2007,(7):41-43
由于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对会计科目作了较大改变,本文试对新会计科目体系中除涉及金融和生物类特别科目外的其他科目与《企业会计制度》(2001)中相关科目作一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一、成本、费用和支出的关系支出是指资产的减少,不仅包括成本性支出和费用性支出,还包括偿债性支出等其他支出;费用是一种引起所有者权益减少的耗费,是期间化的耗费,是和收入相配比的耗费。费用性支出可以形成费用,然而费用还包括未形成支出的耗费,如预提的利息费用等。成本是一种对象化的耗费,是为了某种获得而付出的一种代价,但其不需要期间化,也不需要与收入配比。成本性支出形成成本,而成本中也包括未形成支出的耗费。总之,成本、费用和支出之间虽然有一定的联系,但都有自身特定的含义,不能混淆。二、《企业会计制度》中部分会计科目名称有待商榷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所得税”等会计科目的名称不够科学,容易造成成本、费用和支出之间的含义混淆或自身的含义不清。《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制造费用”科目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除了“制造费用”科目之外的上述其他几个会计科目均属于损益类会计科目。“制造费用”科目字面上表示的是一种费用,但它所表示的是一种要计入生产成本的间接成本。损益类科目是核算企业损益时所运用的会计科目,该类会计科目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收入性质会计...  相似文献   

10.
深刻理解会计的反映职能,是科学运用全计科目,正确地使用记帐符号,合理进行帐务处理的基本前提。在会计的诸多职能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职能,应是会计的“反映”职能。这种“反映”职能,就是利用会计所特有的方法(如:设置会计科目、填制和审核会计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核算方法上对会计电算化和手工会计进行了比较 ,目的是想让会计电算化工作者从理论上了解一般会计软件的应用原理 ,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认识会计电算化 ,进一步促进会计电算化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非上市企业的会计核算正在由旧的会计准则向新的会计准则过渡.从过渡的实际情况来看,许多企业对体现会计核算内容和规范的会计科目变化还是不够清楚,直接影响了新会计准则在企业核算中的实施.为此,对企业会计科目的变化以及弃用会计科目的业务归属和账务处理进行探析,可使企业认识和把握这种变化,按要求规范地进行账务处理,顺利完成会计核算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财务欺诈、会计舞弊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会计监管体系不健全,会计监管不力。本文就如何健全会计监管体系,加强会计监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会计准则执行的伦理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会计伦理是会计与伦理交叉的边缘概念,它与会计道德和会计法规在概念和约束机制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会计伦理是新会计准则执行机制之一,其在会计准则执行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的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不尽如人意,较低的会计职业道德水平导致会计人员伦理方法论的错误,因此,建立和推行会计伦理机制尤为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5.
事项法会计必然取代价值法会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事项法与现行价值法的本质差异,揭示了价值法会计的局限性以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面临的挑战。根据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环境和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论证了事项法会计必将取代价值法会计,领导知识经济时代会计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16.
17.
宏观操控和微观操纵是会计信息操纵的两大特点。宏观操控是指游说规则制定机构,迫使其制定对会计信息提供者更有利的政策而进行的寻租行为。微观操纵在本文中称为寻机性会计,是经济个体通过操纵会计数据而使会计信息偏离客观真实性。更好地理解这两种行为,有助于对其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是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冲突与协调的结果。在会计制度的变迁过程中,原有会计制度的均衡状态被打破,与准则相关的利益集团围绕新的会计准则制定展开新一轮的博弈并迭到新的均衡。我国会计制度的“双轨制”变迁模式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重新协调与折衷的结果,会计寻租对此起到了推动作用,“双轨制”反过来又进一步促使会计寻租的发生。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多重博弈使会计寻租达到纳什均衡状态,基于会计寻租的“双刃”性,对会计寻租的控制只能适度地进行。  相似文献   

19.
会计国际化与国际会计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会计始终是国际化的会计,会计国际化是历史的必然。会计国际化包含各种会计因素的国际化,而会计准则国际化只是会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阶段,建立标准化的国际会计准则将是会计准则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但为了使各种会计因素适应标准化国际会计准则,各国要走的道路还很漫长。  相似文献   

20.
“立信乃会计之本”。会计诚信是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而会计执业环境是影响会计诚信的重要因素之一。会计执业环境包括外部执业环境和内部执业环境。重朔会计诚信,应着重改善社会文化环境、法律环境、企业内部环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