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所确立的8个“约束性指标”,是本轮五年规划中人所公认的亮点和创新。纳入约束性指标体系的,多为推动发展模式转型的关键与核心所在,如人口、资源和环境,公共服务和民生,等等。将这些指标定位于“约束性”,不仅体现了中央政府“确保完成”的决心,亦暗含了对以往偏差“强行纠正”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首都经济》2007,(4):3-3
“十一五”规划提出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说这句话时,语气坚定,目光沉稳。总理所讲的两个约束性指标,就是指“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万元GDP能耗降低20%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改革》2011,(3)
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作用的差异,全国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次将发展指标分为预期性、约束性各12个指标,涉及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和人民生活。之前的11个5年计划(规划)中,仅十一五规划首次涉及预期性和约束性指标(其中14个预期性指标,占63.6%;8个约束性指标,占36.4%)。  相似文献   

4.
《河北经济研究》2006,(6):48-48
2006年3月5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在这本厚达90页的草案文本里,一个个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构成一个个闪亮的“民生指标”,勾勒了五年后中国百姓的生活前景。  相似文献   

5.
2006年,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首年,第一次提出节能降耗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节能指标,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是目前各级政府、全社会,以及国际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也是当前节能领域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裕杰 《宁波通讯》2008,(12):48-49
众所周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已形成共识,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正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推行,它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这两项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一、当前中国生态和环境变化的基本态势:稳中有好但改善缓慢在即将过去的“十一五”中,尽管经济增长速度基本不减,中国完成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领域目标的情况总体来看还较“十五”期间为好。这种“较好”的依据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与生态环境相关的3个约束性指标均在2008年和2009年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将有望成为首个环保指标如期完成的五年计划(规划);而且,  相似文献   

9.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区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即把长期以来“挂帅”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列为预期性指标,而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五年降20%),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五年降10%)等列为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能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2006年我国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两项约束性指标虽然没有完成,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这两个约束性指标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不能改变,必须坚定不移地去实现。西部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比重较大,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降耗减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两个约束性指标,并进行了相关战略部署。这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2.
2006年3月5日,“十一五”规划纲要提交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批准。在这本厚达90页的草案文本里,一个个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字,构成一个个闪亮的“民生指标”,勾勒了五年后中国百姓的生活前景。让1亿农民喝上干净水[民生指标]解决1亿农村居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和血吸虫病区、微生物超标等水质不达标及局部地区严重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调查研究报告》2006,(171):3-15
各省(区、市)“十一五”规划中规定的能耗强度降低目标加总起来,并不能保证全国“十一五”规划确立的能耗强度降低20%的目标实现。鉴此,“十一五”规划约束性指标的约束机制要尽快落实。这也启示我们,需要深入研究规划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职能和定位,以及各级政府在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中的权责界定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产业》2006,(4):10-12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对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的设定,对政府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政府部门必须在“十一五”期间转化职能。  相似文献   

15.
滨赫  辛晶 《东北之窗》2010,(22):52-54
全国单位GDP能耗5年下降20%,这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因为指标的时间限制,“节能减排”越临近期限形势就越加紧迫.成为今年下半年来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将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指标区分为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即把长期以来“挂帅”的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列为预期性指标,而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五年降20%),主要污染物(指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减少(五年降10%)等列为约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7.
孙健 《天津经济》2012,(2):24-26
我国已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列入“十二五”规划纲要.很快就要分解到各省区市。为研究天津市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前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碳强度的因素,然后根据天津市在“十一五”时期碳强度及其影响因素的数量变化,找出影响天津碳强度下降的主要因素及相应的数量关系,再结合有关“十二五”规划目标,预计天津“十二五”碳强度完成情况。最后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8.
和全国一样.江苏生态省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通过对江苏省“十一五”规划中涉及生态省建设的指标发展态势的模拟预测和分析,到“十一五”期末,万元GDP能耗、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等约束性指标还存在较大的完成压力。  相似文献   

19.
薛峰 《东北之窗》2012,(1):44-46
5年前,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纲要第一次把节能和减排指标列为约束性目标。大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开局之年。大连市的节能减排工作力求更扎实推进,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  相似文献   

20.
敖虎山  马妍 《发展》2011,(4):20-21
“看病贵”是当前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卫生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南于其关乎民生,政府、社会和卫生行业自身都在努力研究其成斟,并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即将出台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将解决看病贵等问题列为下一个五年政府工作的重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