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税收促进技术创新投资的一般分析,从政府与技术创新投资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矛盾出发建立税收分析模型,借以分析鼓励技术创新投资者进行创新性技术投资的最优税率,提出了我国促进技术创新投资的税收对策。  相似文献   

2.
旅游项目的分级投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旅游投资体制和投资环境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是我国的旅游项目投资模式仍然不能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相适应,为此,应对旅游资源价值的不同进行分级管理,并建立与之相应的分级投资模式来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首都经济》2005,(1):48-49
为了进一步优化北京投资环境.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投资促进服务体系.向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多元化、专业化的投资服务.以适应“新北京、新奥运”战略的新形势.根据北京市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精神.在北京市投资主管部门的倡导下.2004年初.北京市7家大型国有企事业单位出资成立了投资北京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投资北京”).搭建起“投资北京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指出:“除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企业外,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元化投资主体,逐步实现股权多元化”。投资主体多元化是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提高投资效益的一项创造性工作,是加快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推进市场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同时也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扩大投资需求,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本文试从固定资产投资角度对我市投资主体多元化问题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众多国家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BIT),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与资本积累,中国参与国际投资的角色也逐渐发生变化,并在2015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在我国开放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等区域普惠性倡议的推动下,我国未来的对外投资规模必将保持强劲的增长。对于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是否能够有效促进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国内外研究得出的结论并不一致。通过构建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我国签署、修订或重新签署更高投资保护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对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促进效果,结果表明,我国早期签署的投资保护标准较低的双边投资协定对于促进我国对外投资的作用效果并不显著,而签署或修订投资保护标准高的双边投资协定则显著促进了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签署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显著促进了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  相似文献   

6.
目前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和第三大对外直接投资国。对于全球投资治理体系中国有三大诉求:一是降低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投资壁垒;二是保护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安全;三是希望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投资模式得到尊重和认可。目前国际上缺乏一个有约束力的全面覆盖投资促进、保护、便利和自由化的多边投资协定。这一缺失既是问题,同时也为中国参与全球投资治理提供了机遇。中国需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全球投资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发出自己的声音和利益诉求。而相对于区域协定,最佳路径是推进中美、中欧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使之成为构建多边投资框架的范本和平台,从而撬动多边投资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建立双向投资合作的有效方式以及双向投资合作的模式,尤其在强调了长三角地区资本走出去和引进来的过程中长三角区域内合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长三角地区资本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具体实际情况,提出了建立长三角投资合作促进机制及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8.
李想  储成兵 《特区经济》2006,(3):160-161
本文对农村公共投资促进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作用进行了论证,并且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稳定的农村公共投资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张瑞祥  王虹 《辽宁经济》2000,(10):13-14
投资是扩大我国内需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对各国经济发展的研究也已表明,无论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早期经济增长都是靠投资引致,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效益是关键因素。因此,为保证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笔者就提高我国投资效益的对策提出以下观点。   (一)体制方面的对策。造成我国投资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与之相应的投资体制。这种投资体制的特征是中央政府为投资主体,投资结构、投资总量和建设项目的审批都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投资…  相似文献   

10.
提升劳动生产率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运用Eviews 10.0建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及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例对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和制造业投资占比均会促进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制造业投资占比的影响程度更大。在此基础上对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