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抓好职业技能培训 提高转移就业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省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农业人口52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28万人。潜江市多年来一直把劳务输出作为解决城乡人员就业的重要途径、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重点来抓。特别是在被劳动保障部确定为全国输出地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重点监控地区、全国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城市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实施以来,潜江市因地制宜,在全市范围内抓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的职业技能培训,推进农村劳动力开发就业工作向健康有序方向发展。目前,潜江市累计外出打工人员为12.8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67.4%,其中有组织培…  相似文献   

2.
安庆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市,2005年末全市共有乡村人口512万人,农村劳动力达306万人。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业、制约了农民增收。近年来,安庆市劳务输出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统筹城乡发展,将劳务输出工作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措施来抓,使得该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已逐步形成规模,并渐趋稳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我们湖南省桂阳县是郴州市版图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桂阳劳动力资源富足,其中农村劳动力37.2万,剩余劳动力12.8万。近年来,我们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坚持把劳务输出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来抓,坚持“不把劳动力当苦力卖”,通过有序组织劳务输出,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优化就业环境,一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进城入镇经商置业,加速了城镇化进程,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2003年,全县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0余万人,年创劳务收入7亿元,外出务工人员带回创业资金2亿余元,创…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磐安县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农村人口180664人,农村劳动力109907人。1983年从东阳分县以来,磐安县委、县政府正视工业经济基础薄弱、就业容量小的实际情况,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大力宣传、发动当地农村富裕劳动力外出务工经商,把劳务输出作为当地改革开放、农民脱贫之富的重要途径和产业来抓。到目前为止,劳务输出到县外从事非农产业有45300多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1%:从事各种加工工业者36636人,  相似文献   

5.
宜昌市现有农村人口272万人,农村劳动力147.52万人,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的98万人,人均耕地1.5亩。面对增收致富任务和人多田地少的现实,宜昌市把组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提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来抓,深入展开了一场农村富余劳力向非农业发展、向非农村转移、向非农民转变的持久战,解决农村劳动力供需矛盾,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并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新格局。2004年底,全市在外务工就业的农民为25.93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17.6%,实现劳务输出收入15.58亿元。  相似文献   

6.
江西省吉安市遂川县地处革命摇篮井冈山脚下,总人口56万,每年劳务输出人数达10万人以上,年劳务收入超过8亿元,农民人平劳务经济收入超过1000元。目前共有农村劳动力总数22.5万人,已转移就业总数14万余人。近年来,该县将劳务经济作为主导产业,四轮驱动,坚持畅通渠道与帮扶就业并举,强化培训与鼓励创业并重,成效显著,先后荣获"全国第二批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等称号,2012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全省就业先进工作单位"。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劳务输出工作,把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2005年全省农村劳务输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劳务输出总量达到440.6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量的16.2%。比2004年末净增70万人。5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劳务输出达190.7万人,占劳务输出总量的43.2%。  相似文献   

8.
新兴县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面积1500多点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0,72亩,45万人口中有38.9万是农业人口,农村富余劳动力达123万人。但就是这么一个经济尚属欠发达的山区县,近年来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走出了一条顿具地方特色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子,截止到今年上半年结束之际,县内12.3万农村富余劳动力中,有10.6万人实现了就业,剩余劳动力1.7万人,其中县内就业的占55.2%,劳务输出到县外就业的占44.8%。他们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之路怎么能够敲击越市呢?  相似文献   

9.
泗水县立足实际,把农村人力资源作为一种产业来开发,把简单的劳动力转移作为一种劳务经济来培育,把组织劳务输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劳务输出工作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县已有6万多人在外务工,其中农村劳动力约占93%,人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上。年总收入过3亿元。2000年被省政府授予“农村就业先进县”称号。泗水县在夯实内部管理机制的基础上,完善外部运作,建立机制,查缺补漏,规范运作,做到了“十到位”。  相似文献   

10.
周锋 《中国就业》2013,(8):30-31
湖北英山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是一个贫困山区县,同时也是全国扶贫开发重点县、是第一批劳务输出示范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先进县、是人社部定点的就业信息监测县。全县3乡8镇,309个村,总人口40.9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17.5万人,在外务工人员约8.7万人,年外出打工收入10.2亿元,是财政收入的2倍还多。打工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重要支柱,做好劳务输出工作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2012年劳动就业工作实现新的突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683人,登记失业人数34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失业人员再就业1396人,帮助困难人员就业829人,  相似文献   

11.
周平  李苹 《中国就业》2007,(4):27-28
2006年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劳动保障部“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部署,制定下发了《福建省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从六个方面,强化运作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技能培训工作。2006年,全省共组织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40.7万人,其中技能提升培训25.49万人(外省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10.4万人),劳务输出培训9.30万人,劳动预备制培训5.96万人。  相似文献   

12.
我省适应新形势下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的新情况、新特点,积极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创业。在今年春风行动期间,举办各类招聘会2197场,涉及16个行业和100余个工种,提供免费服务155.2万人次,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4.3万人,本地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就业45.2万人,跨地区有组织劳务输出29.2万人。  相似文献   

13.
林口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44万人口中30万是农民,有8万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劳务输出战略的实施,鼓涨了农民的腰包,开阔了村民的眼界,已经成为县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国际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让全国的就业形势陡然严峻起来,林口这艘劳务输出"大船"也受到了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4.
平邑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全县98万人中,农村人口占80万,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又占到25万。近年来,该县以全国劳动力开发就业试点县为契机,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产业来抓,建网络、抓培训、拓市场、强服务,着力培养品牌意识,做到了输出有组织、在外有管理、调控有手段,使劳动力资源优势较好地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常宁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7 8%。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人口72.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53万人。常宁同时又是一个劳务输出大市,每年外出务工人数接近3 0万,占劳村农村力总量的一半以上。除去农村土地吸附的一部分劳动力外,常宁每年新增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都在1万人以上,转移就业压力巨大。近几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常宁市  相似文献   

16.
刘乃元 《中国就业》2014,(11):32-33
正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自2009年7月份被选为首批25个省级创业试点城市以来,按照"保就业就是保民生,抓创业就是抓发展"的工作思路,不断建立健全"五大体系",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及创业带就业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几年来,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1.7%左右;转移农村劳动力5万余人;新增创业个体工商户8197户,年均新增1500户,新发展私营企业681家,年均新增创业企业130家,带动新增就业4万余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西省大余县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富民强县的重要工作来抓,把发展劳务经济产业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抓紧抓实,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真抓实干”的原则,走出了一条劳务输出促进劳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目前全县农村总人口21.06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0.7万人,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6.32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59%,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3.9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人数的36.6%。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8.
乐陵市人口65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4万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发展农村经济,大力发展劳务输出是一条主要途径。通过组织引导、鼓励支持、服务保障等方式,截至目前,全市共输出各类劳务人员11.2万人。2000年,全市劳务输出总收入8亿元,人均7000元。主要做法是:(一)确立发展思路。劳务输出不仅缓解就业压力,还促进经济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劳动保障部门成功地组织劳务输出,建立稳定的输出基地的基础上,决定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把劳务输出当做实现富民强市的一条重要途径。采取三项措施:一是思想上引。积极引导广大群众摒弃"二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保守观念,解放思想,敢于到外面的世界去闯、去试、去干。二是行动上促。在全市筛选确  相似文献   

19.
郧西素有"秦之咽喉,楚之门户"之称,总人口5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劳动力24万人,耕地面积36万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0.8亩。是湖北省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条件最贫困的县份之一,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年输出劳动力达12万人以上。近年来,郧西县委、县政府及人社部门一直把开展劳务输出作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就业》2011,(12):28-29
谷城县是湖北省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达11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每年劳务纯收入超过15亿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近年来,该县充分利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技术和信息资源后,盼望回乡发展的愿望,积极引导他们回乡创业,收到了"放出小鸟、飞回凤凰","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效果。目前,回乡经济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全县已有近3万人在家乡就业创业,累计投资4.28亿元,创办各类经济实体2700多家,新增就业岗位3万多个。该县先后被评为首批"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湖北省劳务输出十大品牌——建筑鄂军"、"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示范县"、"全省促进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