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魏青松  张慧 《董事会》2008,(1):88-89
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通过会计造假操纵利润,损害国家和投资者的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已经成为我国财经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财政部2007年11月7日公布的“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公告“显示,SST天海、ST花炮、航天通信三家上市公司过去几年中均有会计造假存在。天津市天海集团有限公司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将利用外国政府贷款购置的价值7.2亿元的船舶长期挂往来账,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其下属子公司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伪造银行存款15亿元,以隐瞒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会计信息失真。目前,无论在我国还是在世界范围内,企业财务信息造假问题日益突出。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的会计人员造假账、出具虚假财务报告,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毒瘤,为孳生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腐败现象提供了温床。2001年,财政部对110户企业进行会计信息抽查表明,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普遍存在,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少企业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在被抽查的110户企业中,收入、费用、利润核算不同程度存在失真的有102户,占抽查总户数的92.7%;收入、费用不实金额达24.32亿元,利润虚列13.88亿元。…  相似文献   

3.
一、导致部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泛滥的原因思考 就大部分企业而言,会计机构的设置比较完善,会计人员的配备比较齐全,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也还是不错的,主观上的会计信息不实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但尚不明显。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属于主观上的会计信息造假,突出表现为虚盈实亏,资产不实,隐瞒负债。 那么,为什么企业敢于有法不依、制造虚假的会计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资源 ,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决策和微观决策的基础 ,是评价企业管理水平和经营状况、防范经营风险和金融风险 ,检查和监督经济行为的依据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但是 ,近年来会计信息失真已经成为我国会计界难以治愈的顽症 ,越来越普遍 ,越来越严重。 1999年财政部对国有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行了三次抽查 ,从第三次抽查结果看 ,10 0户企业中 ,有 81户存在资产和盈亏不实问题 ,共虚列资产 37 61亿元 ,虚报利润 2 7 47亿元。中粮黑龙江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有 32家下属单位 ,1998年全公司亏损 342 6万元 ,…  相似文献   

5.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及防范 会计信息是企业对其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会计信息的使用范围涉及企业、政府、投资者和债权人等各方面。《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提出了质的要求,即会计信息要客观、可靠。目前,我国企业中的会计信息虚假、失真的状况令人担忧,每年审计、税务部门所进行的审计及税务大检查中所发现的违纪金额有增无减。在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中将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控制作为重点研究课题,足见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迫切性。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由于目的不同而有所差别,有的表现为虚盈实亏,这多见于实行承包经营的企业;有的企业为了偷税漏税,则使财务成果虚亏实盈,以达到少纳税的目的。当然,也有一些是由于其它客观原因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失真的不利影响绝不仅仅表现为经营成果的不实,它对我们的经济活动造成了危害,具体表现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接连出现的一系列会计造假事件,人们普遍对会计诚信问题产生了深重的忧虑,从而引发了对会计信息的信任危机。虚假会计信息严重扰乱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采取切实措施防治会计信息失真。一、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⒈外部原因。⑴会计准则的灵活性和真空地带引起的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准则的这种灵活性为个别不同企业依据自身具体情况如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提供了可能,但也为一些企业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粉饰财务报表提供了条件。⑵监督体系引起不完善的失真。目前,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由政府审计、企业内部审计和…  相似文献   

7.
经济新闻     
国企违规资金金额高达千亿元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日前在《关于200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指出 审计署审计1290户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999年资产损益情况后 查出违规金额1004亿元人民币。据透露 主要问题是企业各种财产损失和潜在亏损数额较大。据不完全统计 总金额达742亿元。二是资产 负债 损益不实会计信息失真现象普遍 会计报表严重不真实的企业占68%。三是逃废银行债务 私设小金库 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达228亿元。  相似文献   

8.
孙继辉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3):137-137,F003
前不久,国家财政部对医药、纺织、民航、冶金、石油石化等行业的320户企事业单位以及为这些单位年度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125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抽查。结果显示,资产不实73.75亿元、利润不实35.11亿元。其中,资产不实比例在1%以上和利润不实比例在10%以上的分别占被抽查单位的50%和57%。虽然失  相似文献   

9.
袁国辉 《工业会计》2003,(11):13-15
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和需要者不统一,导致了需要者对生产者所提供的信息持理性的怀疑态度。依据委托代理理论,企业控制者与会计人员之间构成一对委托代理关系。在这对关系中,企业控制者有权操纵会计人员生产其所需的会计信息;作为会计信息需要者,如果企业控制者有强烈动机去粉饰会计信息时,会计诚信危机就将产生。会计信息需要者也会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区分为真实信息需要者和虚假信息需要者两类。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社会,会计信息质量是会计工作的生命。会计信息失真就等于会计工作失去价值。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存在严重失真的现象,对我国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宏观调控措施的执行、相关部门对企业的生产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产生了重大的危害。同时,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助长了腐败行为,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因素就是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会计报表所规定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只能提供定量的会计信息,它所能反映的会计信息受到一定的限制。会计报表附注是会计报表的补充,主要对会计报表不能包括的或披露不详尽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解释说明,以助使用理解和采用.本拟结合《企业会计制度》与各项具体会计准则,对附注中应披露的内容加以归纳。  相似文献   

12.
会计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企业及相关主体的决策及控制提供准确、真实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能否做到真实、完整,无论对国家的宏观调控,还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乃至对投资者的正确决策都有重要影响。然而近年来,我国财经工作中比较普遍地存在制度执行不严、财经纪律松驰、会计信息失真等现象;做假账、报假表、玩数字游戏、“变通”处理经济业务等,也屡见不鲜。会计信息失真危害极大,它不仅违反了真实性原则,还助长浮夸不实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同时误导财经信息,使决策部门失去准确的依据,造成宏观决策失误。一、会…  相似文献   

13.
会计信息是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的依据。因此 ,会计信息必须具备一定的质量特征 ,这种特征的核心是真实性。如果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其所计量和记录的经济活动 ,则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所谓会计信息真实性 ,就是企业会计资料 (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 )客观、正确、完整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及其经营成果。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保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为有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决策依据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人为地操纵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不同的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关…  相似文献   

14.
<正> 朱镕基总理绝少题词,2000年4月16日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亲笔为该校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当前,会计市场的核心问题是作假,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融资及募集股本的需要,或者是为了达到逃避债务和偷税等目的,不惜采取种种非法或貌似合法的手段对本企业的会计报表以投入资本等会计信息进行粉饰和“包装”,造成会计信息的严重失实。有资料表明,中国证监会成立七年来对上市公司所作的处罚,半数以上是因为假账。可见,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已成为社会公害,对国家经济秩序构成严重威胁,成为扼杀投资者信心、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国家对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进行了治理,总体较以前有所改善.但仍不尽如人意,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依然十分严重。为了建设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保障国家、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利益,我们必须加大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研究,减少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6.
《董事会》2011,(11):16-16
财政部10月11日公布去年对114户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和56户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检查公告。  相似文献   

17.
李军文 《冶金财会》2004,(12):58-58
为了提高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真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分配等财务状况,加快实现我国会计核算与国际接轨的步伐,营造一个客观、公正、可比的经济管理环境,财政部先后颁布了《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企业会计准则及新《企业会计制度》,对影响以前年度经营成果的处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有的单位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屡屡被批露,对国家和社会的经济造成极坏的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代表着国家、集体和个人切身经济利益是否得到正确的反映,从而涉及到种种利益、关系、特别是分配关系能否正确的予以处理。如何使会计“不作假账”,保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分为非法会计失真和合法会计失真两种。前者是归咎在会计作弊上,后者是因出现新情况,会计准则对于一些重要业务没有做出具体规定,造成会计信息偏离实际情况。非合理会计失真是当前的主要矛盾,而合理的会计失真不会…  相似文献   

19.
财务报表粉饰的现象在我国愈加普遍,从最早的琼民源事件到如今的康芝药业造假、天香集团财务舞弊都从侧面反映出报表粉饰的严重性。由此可见,如何有效地杜绝财务报表粉饰现象的发生,加强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本论文通过对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及手段的深入探讨,试图找出解决财务报表粉饰问题的方法,以期使我国财务报表粉饰的现象逐步得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崔建华 《冶金财会》2001,(11):41-42
<正> 近年来,企业会计信息资料的失真在一定范围内相当严重,不仅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失实,误导和干扰了国家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和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而且致至舞弊和腐败现象得以滋生。因此,在整顿经济秩序这一重大命题下,认真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与原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是摆在企业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强化企业内审监督角度,探讨对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和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